第115章 -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澍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15章

【李渊这家伙把皇位说得跟击鼓传花一样,真是不知道他说这话时心里是咋想的。

独孤怀恩也是,人家敢说,他就敢信,并且他还曾经说过,总不能孤独家只有女性富贵吧。

但其实独孤家难道不是为了依附权贵,将女儿嫁给了一方权势吗?独孤怀恩若是真想富贵,他其实也可以去嫁个人,当皇后去吧你……】

天幕上的后世女子还真是越来越敢说了……

大唐下,贵族百姓皆是眼角抽搐,这男的怎么能嫁人呢?这简直……

他们一想到,瞬间觉得脑袋都疼了。

李渊:……

【然而还没等到他起势,他就在夏县之战中被尉迟敬德给俘虏了,独孤怀恩德部下元君宝对一起被俘虏的唐俭抱怨道,若是独孤怀恩早一天起事,也不至于赶上这一趟兵败被俘虏。

当时的唐俭听到这话估计两眼一懵吧,不是懵独孤怀恩、元君宝等人要起事,懵的是,你特么造反的事,你光明正大和我说??是觉得大家都一定一定要死了,死人不会开口说话是吧?

什么段位,就你们这点心思,还造反??】

此时的隧州都督、莒国公唐俭苦笑不得,天幕还真是将当时他的心情猜得一清二楚。

当时他根本不觉得自己会死,被俘虏的人怎么能不试着逃跑呢,所以在听到元君宝的时,他都恍惚了,造反这样的事,难道不是应该在成功前烂在肚子里的话嘛?

由此可见,即便独孤怀恩真的造反,就他手底下这些人的素质,那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外,当时尉迟敬德在美良川被李世民大败的时候,独孤怀恩趁乱逃回了,他的部将元君宝又对唐俭说,独孤怀恩可真是王者不死啊,这都能被他逃了,并且还接管了蒲坂城。

唐俭一听,哎……坏了坏了……

他立刻说他自己想促进秦王李世民和宋金刚和谈,劝说尉迟敬德放走了刘世让,这才有了李渊在渡河之前的紧张时刻。

李渊当时脸色都变了,立刻诏令独孤怀恩前来,而独孤怀恩当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全部计划被元君宝这个大嘴巴巴拉巴拉全说了,所以他毫无防备就去见了李渊,被李渊当场下狱,再从他嘴里撬出党羽后,一并处死了。

随后李渊就在蒲州蒲坂监斩了王行本,才急匆匆返回了长安。

说回来秦王李世民这边,因为唐军这边粮草充实,所以他们一直在柏壁内厉兵秣马。

唐军的“坚壁不出”,可不是窝在城内睡大觉,而是在城内锻炼己方的士兵时,同时需要盯准敌军的一举一动,这样的盯梢在长时间内是很容易疲劳和懈怠的。

一懈怠就很容易忽视掉一些细微的、很难引起注意的小动作。

但李世民可不会这样,防守反击,谋定而后动,一战定乾坤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听起来这样的政策好像十分简单,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做起来是非常难的。

李世民对这样的持久战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耐性、他的战场嗅觉、情报收集、信息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并且通过收集到的信息,他能迅速、果断地做出最准确的反应。】

大殿上的武将们越听越觉得心潮澎湃,想到将来秦王殿下还会三年解决突厥,他们恨不得加入秦王的帐下,如此一来,他们也能参与大胜突厥这场战,在历史上留下名声。

李世民听着,嘴角微微上扬,他承认自己是优秀的,但他真的有天幕说的这般天纵之才吗?

李渊此刻却忍不住开始嫉妒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凭什么他这个大唐的开国之君在天幕的嘴里落不到几句好,自己的儿子世民却说三句还要夸两句他。

太子李建成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被天幕给遗忘了……

身为一国储君,在大唐还未建立之前,他也曾经在战场上挥斥方穹,然而大唐建立之后,储君是不能轻易出战的,他只能在皇宫内帮着自己的父皇处理国内的政务。

以往他从不觉得这有什么,但如今他却已经明白,从一开始他就已经错过了。

当年晋阳起兵时,起兵的具体事宜皆是二弟李世民与刘文静、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负责,而他当时还在河东,等到他赶到的时候,计划早就已经敲定如何实施了。

再到后来,父皇的大军渡过黄河之后,他与二弟世民兵分两路,他屯兵在永丰仓附近扼守潼关道路,他的二弟却带着大军由渭北西进,在平阳昭公主、李神通的响应下,席卷关中。

他们二人早就在慢慢拉开了距离,后来他父皇的大军兵力由晋阳起兵的三万增长到了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大军里却有十三万的兵力来自于二弟世民的渭北大军。

再到之前天幕所讲的“灭西秦”,消灭薛武举父子上,他的实力再一次扩充……

而他李建成呢,储君的身份是助力却也是对他的桎梏,他在皇宫中失去了培育自身力量的机会,失去了在征战中拉拢军功阶级的机会。

他的父皇刚刚开创大唐,正是执掌朝政的时间,他根本不能将手伸得太长,去触碰自己父皇身边的势力,否则他的父皇绝对会认为他是想谋朝篡位,毕竟北周、隋朝、大唐可不就是一家人的皇位争夺赛吗?

时至今日,他这个大唐的太子除了储君这个身份之外,一无是处。

【晋阳被刘武周收入囊中之后,山西便仅剩的几座孤城,例如潞州、浩州等。

刘武周一直在攻打这几座城池,但都被唐朝的守军击退。长时间下来,刘武周大军甚至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浩州这座城池处在给宋金刚的后勤运输线上,有时可以抢劫宋金刚的后援粮草保证自己的供给。

所以虽然这座城池一开始是非常不起眼的,孱弱的,但是由于不断有唐军的残兵败将往这边聚拢,加上宋金刚那边不抢白不抢的粮草,导致实力竟然在不断地增强。

眼看着浩州的变化,刘武周内心是十分焦灼的,因为不仅仅是他,宋金刚那边同样如此,陷入了消耗战中。

与唐军的持久战,当时的宋金刚面临着三个选择,第一个是退兵,趁形势尚未恶化的时候,赶紧撤返回介休城固守。但是他们一旦撤退,唐军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一定会趁势追击他们。

第二个选择是进兵,寻找刘武周的支援,双方一起合力先将柏壁打下来。

但是这也面临着一个问题,此前宋金刚已经连败两场了,己方的士气低落,并且刘武周这边同样也是在进攻浩州、潞州时损失惨重。所以不一定有余力可以支援宋金刚。

除此之外,唐军深沟高垒,要一战获胜的概率实在不高。

最后的选择便是不进不退,继续与唐军打消耗战,原地固守机会。这个选择目前来看是稳妥的,但是……最致命的后勤补给完全跟不上,所以时间久了,只能是等到粮食耗尽,原地等死。】

当时的宋金刚确实面临这三个选择,若是他是宋金刚,他会怎么选择呢?

李世民摇了摇头,不……他根本不会让自己落到那样的境地……

【以上三个选择,宋金刚却选择了最没希望的第三个,他选择继续与唐军僵持。

一直到四月,宋金刚的粮食终于消耗殆尽了,在加上浩州唐军这边的李仲文主动出击,使得离石被迫投降唐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