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隋炀帝杨广采纳了裴矩的建议后,他下令将江都境内的寡妇、女子聚集到宫内,任由骁果军将士挑选。
此前如果有奸污、私通妇女,尼姑、女道士的士兵这个时候说出来,便也将女子许配给他。
在这般窒息、丧心病狂的操作下,骁果军士兵的情绪得到了安抚。】
大唐天幕下的百姓闻之纷纷气愤难挡,特别是家中有女儿、姐妹的更是勃然大怒。
天幕下百姓骂声一片,如今是武德九年,距离隋朝的灭亡也不过刚刚十年。
十年,一代人的时间都不够,这些人经历过隋朝末年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对如今能给予他们平稳日子的大唐深怀感恩,对比之下,也就对隋朝越发深恶痛绝。
与宫内百姓相同,殿内的群臣、皇族等面色也是难看的。
大唐公主的地位算是非常高的,由此可见大唐女性普遍的社会地位也是较之前朝高得多,所以这等女子像物品一样任由挑选的事情,谁听了不得气愤难挡。
李世民气得胸腔上下浮动着,忍不住道:“有隋炀帝杨广这样的后代,杨家真是遭大难。”
他其实还想骂一骂裴矩,但……
李世民瞄了一眼仔朝臣中使劲藏住自己身体的殿中侍御史、太子詹事、检校侍中、安邑县县公裴矩,忍了忍,还是没有出言。
群臣自然也尽量藏住自己看向裴矩的眼神,毕竟如今大家都是同朝臣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李渊看了一眼二儿子,这个儿子情绪总是那般充沛,对比起大儿子来,显得格外重情重义,这也是他为什么虽然忌惮他,却又难以朝他下手的缘由。
李渊双手负于身后,淡淡道:“隋炀帝杨广这是自绝于人民。”
【然而其他自家的亲属、财产、权利等都在关中的关陇勋贵们,他们可不想像隋炀帝杨广一样一副打算一辈子滞留在江都的样子。
且更不说他们在江都的这段时间根本没有获得利益,反而因着他们的离开,李渊的入主关中,那些留在关中的勋贵们已经在蚕食他们这些身在江都的勋贵。
因此这些人对隋炀帝的不满越来越多,积攒到快要爆发的时候了,有道是几十年的皇族,几百年的世家,他们不愿意与隋朝这艘巨轮一起沉没。
于是一场围绕着隋炀帝的危机已经慢慢展开了,并且这一场危机甚至后续产生了巨大的反应,改变了当时天下大势。
而在此时,隋炀帝杨广又开始搞事情了,他不夹着尾巴做人,反而直接向身在江都的关陇贵族们摊派,表明自己是绝对不会再回到关中了,他决定要定都江南丹阳。
定都丹阳?意思很明显,那便是他准备偏安一隅,搞个自己的小政权就算了。
这样消极的态度直接让江都朝堂吵成一团,这个时候隋炀帝的朝堂上是有两拨人马的,一方是关中的关陇贵族们,一拨是江南的贵族们。】
李渊摇头,“隋炀帝杨广自绝于人民便罢了,此时还自绝于世家贵族。”
“隋朝本就是贵族世家门阀出身,这般行为就是在自毁根基。”李世民道。
李建成看着一言一喝的父皇与弟弟,不敢冷落道:“所以隋朝气数已尽是必然,大唐应顺天意而诞生。”
【迁都的决定,江南世家这边高兴坏了,而关陇世家绝不可能接受,这无疑在迫使他们放弃他们底蕴厚重的根基,然后去到江南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所以当隋炀帝杨广真的发布了修建丹阳皇宫的诏令时,越来越多的骁果军士兵,还有上层的军官虎贲郎将窦贤等率领部众直接逃亡了。
对于这些逃亡的将士,隋炀帝杨广丝毫不反思自己既让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行为,直接下令全部处死,如此一来,骁果军内部不安的情绪快速蔓延。
当时宫人对萧皇后道,宫外人人都想反了皇上,宫人想将这个消息禀报给隋炀帝杨广,萧皇后没有阻止,当获知这个消息的隋炀帝杨广并没有去查证这个消息是否真实,直接将宫人给斩杀了。
不久之后,深受隋炀帝信任的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对与自己关系叫好的虎贲郎将元礼和裴虔通道,现在皇上显然是没有返回关中的念头了,骁果军现在人人都想逃走,我想告诉皇上,但皇上最讨厌听到这样的消息,到时候肯定会杀死我的。
可是如果我现在不说,等到骁果军逃跑后,我们还是得死,进退都是死,到底该如何办呢?
远礼、裴虔通听他这么说,都表示出同样的忧虑,于是他们三人共同商议,不如联同骁果军的上层部将,大家一起逃亡。
于是在司马德戡的主持下,三人开始分头拉拢同伙。】
李世民嘴角一抽,这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跑路”吗?
能不能有点出息?到底是格局小了啊!!
若是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掀翻上面,换自己做天。
【主播一开始以为这三人准备干掉隋炀帝杨广,没想到他们只是想跑路。
跑路小组开始了发展下线的工作,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人纷纷加入。
这群人经常聚在一起,商议出逃的计划。
他们这般奇怪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宫人的注意,宫人提醒萧皇后,萧皇后想到之前处死宫人的事情后,阻拦了想去告状的宫人,道,如今天下已经到了这样的局面,即便告诉皇帝,也已经是于事无补了,所以就不要拿着这件事去烦扰皇帝了。
隋炀帝杨广毕竟是一国之君,虽然废,但也没有完全不知道这伙人在商议出逃这件事。
于是他挑选了数百名身强力壮、勇武异常的官奴,平日里给他们厚赐金银珠宝,让他们驻守在玄武门以防不测。
虽然如此,但隋炀帝杨广还是不放心,他曾照着镜子,对萧皇后说,我的头这么好,也不知道谁能将他斩下来呢。
此时的隋炀帝并没有料到他的这颗好头颈不是李密、李渊、甚至其他各方势力的人,恰恰是在身边最后唯一信任的宇文化及。】
【没多久,骁果军密谋的事情终于还是传入了将作少监宇文智及的耳中,这个人是隋炀帝心腹宇文述的次子。
宇文述死后,他的长子宇文化及承袭了许公爵位,获封右屯卫大将军,三子宇文士及为中书侍郎。
而宇文智及在得知骁果军竟然在密谋这件事时,他立马就意识到这个机会可以扭转关陇集团如今的困局。
于是他在好友赵行枢和外甥杨士览的引荐下,他会面了密谋出逃的主力成员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原本计划在三月十六日的时候,夺取禁军十二卫的军马,劫掠城内居民的粮食财务然后率军西逃。】
李世民眼皮一跳,露出一言难尽的神情,“逃跑就逃跑,不去劫掠隋炀帝的物资,专挑百姓下手,真是让人看不起。”
李渊闻言,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