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秦。
被迁移到咸阳的楚国世家、贵族们听着天幕说着他们楚国的过往,无一不恨得咬牙切齿。
昨日今时,身份地位落差之大……
楚国的世家贵族们无一不遗憾,若是早知道……当初丹阳之战,他们就该狠下心不要顾着身后楚国自己的封地,直接打进咸阳,这会儿大秦说不定都没了。真是可恨!!
大街上一平民百姓望着自己身边的陌生人,“哎,你们楚国居然是这样的,国君这么废的吗?”
说话的人曾经去过楚国,方才身旁的陌生人对着天幕一顿又一顿地叹气,便可知道他是楚国人。
“什么你们我们楚国的,现在大家都是大秦人,没听见吗?天幕说了统一是大势所趋,你这是在挑拨关系?”
被问话的陌生楚人瞬间一噎,耻辱感袭上心头,电光火石之间他先立即扣上一顶大帽子给对方,然后冷冷瞪了对方一眼,马上跑开了。
“哎……你这……这会儿承认自己是秦人了,你们楚国可真是笑死人了。”
“别说了,别说了,万一真成挑拨国家安稳的就不好了。”身旁的人赶紧拉住他,连连劝道。
关中。
年少的项羽道:“叔父,为什么大家不帮楚王打仗呢?大家一起力量多大啊。”
项梁是项家家族的人,对一个大家族利益至上的观念再是清楚不过了,面对项羽的疑问,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因为大家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根本看不到长远之处。即便后来……”
说到这里,项梁沉默片刻,才再次道:“却也是来不及了。”
楚国打败秦军的那一场战役,就像是楚国这个国家落幕前最后的辉煌了。
【问题是,你是冲着灭国来的呀!打国都,不要紧,杀楚王,好商量。但是你若是要搞我们世家贵族那事情可就大了。于是这一次,世家贵族难得地再一次集结起来,不得不掏出自己的家底了来打仗了。
而这个率先将他们凝结起来的人不是楚王,而是楚国赫赫有名的上将军项燕,项燕也来自大家族项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可以代表他们楚国的世家贵族。
面对即将而来的,危机重重的大秦灭楚行动,楚国大军凝聚一心集结到项燕麾下,而这支大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而对于项燕来说,虽然说李信是个少壮派的年轻将领,但他没有轻看李信这个人,项燕一合计,还是觉得自己匆忙之间集结起来的兵马之间配合度不够好,正面与李信率领的这支一直在征战的秦军硬刚不是办法。因此项燕暗中筹划了一番。
李信和蒙武在大战的前方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却不防受到了背刺,秦国的重臣昌平君背叛了秦国归顺楚国,他率领了颍川等地区的反秦势力发动了叛乱。
而这个昌平君到底是什么人呢?有人说是昌平君是楚考烈王在秦国做人质的时候留下来的子嗣,也有的说是他原本就是楚国的贵族公子,当年跟随华阳夫人*1入秦。
直至后来,楚国被王翦攻破时,他还被推为了楚国的末代国王,总之这个人就是和楚国的王室脱不了干系,这一次的反水就是项燕和昌平定暗地里互谋出来的“里应外合”。】
【昌平君的反水,对李信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叛军占领了陈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非常终于重要的军粮运转地,所以李信带领的秦军等同于被切断了粮道。
粮道有多重要,就不用主播多说了是吧?
这一遭李信完全是被前后夹击了,前方是项燕的大军,后方又是叛军,这个时候李信面临着一个抉择,若是全军往身后去平定叛军,就得放弃现在的战果,也就是攻下来的淮北的两个重要的据点。
要么就得分兵一边去平叛,一边继续与项燕对峙,最终李信与蒙武两人一合计,李信决定分兵,然后他率军队北上平定陈郢等地的叛乱,然后蒙武则继续率军南征与项燕进行对峙。
说到陈郢等地的叛乱,根据后世出土的秦墓里有书简记载,说到末代韩王被灭国之后就是被流放到了陈郢附近,死在了哪座山上,而这里地方昌平君就住在此处。
所以大胆推测这次项燕和昌平君密谋的叛乱里面大概会有距离鄢陵不远处的韩国旧部有关。】
天幕下的嬴政脸色阴沉,这使得他联想到灭六国之后,他给过六国贵族与平民机会,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踩在他的底线上。
“当年灭韩,朕没有将他们杀尽,却没想到流放之后这些人依旧贼心不死。”
这话一落,未等到扶苏劝诫,赢政便又道:“罢了,如今天幕乍现,想来这天下的百姓自该知晓统一太平的大势。”
赢政说完,睨了扶苏一眼,“朕没有那么狭隘,朕的心里装的是天下,自不会因个人的喜怒迁怒现在的六国遗民。”
扶苏闻言,低声笑了笑,父皇已经开始有了转变了。
【话说回李信平定这次叛乱,他率兵到达陈郢附近的时候,没有料到这次的叛乱居然阵仗如此之大,很有可能是没有一开始没有料到这一次的反动势力居然会有韩国的旧部。
眼看着局势越来越差,李信只得返回去和蒙武汇合,两人再度商议,最后决定避开叛乱地区,先回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进行重新整顿和商讨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然而两军会合之后的秦军又一次没有料到他们后撤之后,项燕居然咬着他们死死不放,一直在追,这个时候秦军已经疾速行军了三天三夜,一直撤退到了城父附近。
再则前面说过,后勤的粮道已失,秦军没了补给,又一直在奔波,秦军上下人困马乏。
项燕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在秦军终于到达了城父,绷着的一口气终于泄掉,准备好好休整一顿的时候,楚军出击了。
项燕下达了命令,趁着夜色猛攻秦军的营垒,秦军的两个营盘被攻破,七个都尉战死,秦国的二十万大军损失惨重。
原本战之前计划得好好的,可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并且这还有楚国地势的原因,楚国除了长江一带之外,其他地方基本都是平原地区,正因着是平原地区,秦军才能够长驱直入,但优势与劣势都是相互转换的。
同样正是因为楚国满地尽是平原,而秦军才二十万的大军,人手不够,很难在幅员这么辽阔的楚国内时时掌握楚军的行路程。】
楚国的这一场战役,关健时刻正是被分封出去的世家贵族们出了手,这也是分封制一开始存在的优势。赢政已经预料到或许其他的大臣又要借着此次事情来复辟分封制。
除了世家贵族之外,嬴政心里对外戚政权也是相当敏感的,正如他不立皇后,也是为了大秦往后不要再出现像他母亲赵姬这样的人。
扶苏看着天幕,点头道:“所以这才王翦将军需要六十万大军的缘由……楚国毕竟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如果不能将之彻底铲除,很有可能继续卷土从来。”
楚国的地理位置是真的好,不像他们大秦需要经过几代的君王的勤快开垦,修河筑渠。
“嗯。”嬴政沉吟着点头,“且楚国政治体系松散,铲除一个,对整体产生不了致命的伤害,所以须得全部一起铲除,否则即便成功,也要被耗在楚国治理上的平稳了。”
【而王翦又是怎么胜利的呢?在大秦的战将中,王翦个人是比较地低调的,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中唯一一个落得善终的大将。
公元前224年,秦楚两国第二回合的较量拉开了序幕,王翦带着秦国六十万的大军,这几乎是秦国的全部身家了。
王翦、蒙武以楚国背弃盟约攻打秦国南郡为由,出兵伐楚。出战前,秦王嬴政亲自将他们送到了灞上,出发前,出发过程中,王翦为了安抚秦王的心,处处要财,处处要地,还要了五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