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182章:九曲连环1
文曦一头雾水,不清楚为何太后会这样说,连忙趁着下跪谢恩的机会,问她道:“多谢太后隆恩,请问是什么任务?”
太后无奈的摇了摇头,走下来亲自扶起了文曦,叹了口气回答:“曦儿呀,你也别有负担,也不算是什么任务,这不是那夷狄使团来了嘛,三王子还带着自己的妹妹丽莎公主,咱们这边呢,你也知道皇上没有兄弟姐妹,摄政王建议得有个女眷出席一下接风宴以示对对方的尊重,找来找去,也就你和那个公主年龄相差不了几岁,所以直接下旨由你作陪了……”
文曦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心下略宽,她看了看身上的大礼服,感觉比县主的礼服隆重多了,心想可能是为了在外人面前帮自己涨涨脸面,至少从穿着上面和对方的级别得差不多才行,她就没再问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可是又一想自己可不懂什么的接待外宾的礼仪,宴席上面怎么应付才能落落大方的表现大国的风范,不给宁朝丢脸呢。
文曦态度诚恳的向太后表明了自己的顾虑,想请她教自己几个应对的技巧,免得一会儿在夷狄人面前当众出丑,丢的可不只是她自己的脸面,而是整个大宁朝。
太后早就有所准备,说自己晚上也会出席,请她不要紧张,先让彩苹带她下去休息并教授她一些宫庭礼仪和出席这种高规范宴请的注意事项。
文曦知道太后也需要时间准备好合适的服饰来参加晚上的宴会,乖巧的答应下来,跟着彩苹来到了偏殿听她和自己讲解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宫庭礼仪文曦还是知道的,所以学习的还是比较快速的,不知不觉的一个时辰就要过去了,太后派人来请文曦先到庆和殿中去,她得稍后和皇帝一起压轴出场。
这个出场顺序和文曦在电视上面看到的一致,她自然是明白的,太后还让人和她说,不要透露自己县主的身份,只需要应对一下就好。
文曦明白,这是怕对方使臣们挑理,一国公主竟然只安排了一个小小的县主来作陪,这是明显的挑衅行为,说明大宁朝眼里根本不把夷狄放在眼里,所以是万万不能让对方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的。
她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点头答应下来,太后又给她派了几个太监宫女跟在身边伺侯着,文曦这才前呼后拥的向庆和殿走去。
到了庆和殿门口,身边只有一位宫女能跟着她进去伺侯,其他人等只能等在外面,随时听候着差谴。
文曦到的是比较早的,进了殿之后自有人把她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她明白自己的级别最低,理应早早来到这里等候大家。
她第一次参加这种国家级别的招待宴会,自然是好奇的左顾右盼,好在现在殿上客人还都没到,她也不知道都谁会做在什么位置上面。
宁朝的宴席是每位客人单独一个长条桌案,案后安置圈椅,座位当然是按级别来排列的,越接近皇帝的位置的级别也越高。
最上面的位置自然是皇上和太后的,这两张正座的桌案是面对的门口横向排列的,太后的位置稍向后错了一些。
余下大厅里面的桌案均是纵身排列,中间留出来足有大概五六米宽的过道,供奴才们穿梭其间,文曦估计应该还会有歌舞表演之类的,反正她之前看电视中一般国宴都少不了这个环节的安排的。
除了中间的过道之外,两侧的桌案是相对而立排列的整整齐齐,一侧各两排,文曦的座位自然是坐在第二排,下首的位置。
她目测了一下离着皇帝的座位大概差了有十来米左右的距离,她明白这是给自己往前提了级别的安排。
又看向了对面安放屏风的座位和自己也一样差不多的距离,貌似对方的公主的级别也不算高级。
看了这样的安排,她心下稍安,看来不是和自己想像的一样,把两个女人单独放在一个区域里,而是各安一隅,宁朝这边只是向对方展示一下有人陪着那丽莎公主,不算失礼就是了。
又等了一会儿,有大臣们陆续着便装开始前来赴宴,自然有小太监或者宫女前来迎接他们引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大厅里开始热闹起来,人们在正主们到之前还是互相打着招呼寒喧着,桌上面已经陆续摆放上了凉菜和一壶酒,不过没有人敢现在就开始喝的。
又等了大半个时辰,有太监拖着长音报:“摄政王驾到~”
皇甫安双手背在身后,身后跟着摄政王妃双双来到了宴会大厅里,刚走进门,原来热闹的大臣们立即安静了下来,跪下给摄政王夫妇行礼。
皇甫王做了个请起的手势:“大家快快请起吧,不必拘礼。”
众人听话的站了起来,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等着一会儿正式开席了,摄政王都到了,看来皇上和太后也快来了。
只是这宴席的主角儿,夷狄的使团却一直到这个时候都没有来到,未免有些太托大了一些。
有的大臣就开始跟旁边座位上的人咬着耳朵窃窃私语的议论起来,说这夷狄的使臣架子够大的,竟然敢让摄政王等着他们,这摆明了看不起大宁朝等等。
摄政王和王妃只是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面带微笑,安安静静的等待着。
文曦和他们的位置隔了有两张桌案那么远,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摄政王带着王妃露面,不禁好奇想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美人才以收得住摄政王这样的大德之人。
嫁为人妇的女眷自然是不用再带着面纱或者锥帽了,文曦有禁有些羡慕她们起来,带着面纱仿佛呼吸都费事儿好多,吃个饭还得设置个屏风,才能解下面纱,真是麻烦死了。
她无所事事的枯坐着等待着,情不自禁的又开始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和上官宇风成亲,等反应过来自己还不到十五岁,按现代的标准来讲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般的年纪,不禁又笑话自己竟然和那些大龄恨嫁女一样,巴不得马上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