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送贺礼
众人正襟危坐等了许久,才见帝后二人入场。
入场时百官宫人都要行大礼,许初初没办法也跟着跪跟着磕头,所幸她隔得远,动作不标准也没人发现。
她也躲在人群里偷偷观察了帝后。皇帝比她想象中年迈一些,胡子和两鬓都开始发白了,但给人种威严霸气的感觉。
皇后是二皇子的生母,看起来却不比那个酒囊饭袋的二皇子大多少,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保养秘方,貌美年轻,肤色也很白。
接下来又是一长串的寿词、祈福仪式,所有人都只能规规矩矩坐着听。
到了“祝寿”这一环节,才能稍稍放松下来。
祝寿,直白来说就是喜闻乐见的“送礼”环节,宫人会依次把每个人送给皇帝的贺礼抬上来展示,有需要的可能还会介绍几句。
为什么说喜闻乐见呢,因为送寿礼的各官员财力不同,想法也不一。
有人想稳妥不出错,有人想玩新奇博皇上注意,每年稀奇古怪送什么的都有,有的拿不准就会闹笑话。
前年有一位户部主事公然送一位西域美人,被皇帝当场骂出去不说,连带着让户部尚书也挨了责罚。
所以今年也有不少人暗搓搓的等着看好戏。
首先送寿礼的是皇后和妃嫔,她们送的基本都是自己手工缝制的心意,没有什么价值奢华的大件。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妃嫔有的东西大多都是皇帝赏赐的,赏赐来的东西做寿礼还回去当然不合适。
接下来是皇子和六部重臣。太子送的一套据说价值连城、精妙绝伦的文房四宝。
许初初看不出这套文房四宝哪里精妙了,但听萧瑜也赞赏,心想肯定不会差到哪去。
二皇子则是把皇帝往年所作的诗词文章制成了书册,外壳是木制的,内里的书页则全是纯金片雕刻的,在日光照射下那叫一个闪瞎眼,皇帝见了爱不释手,多夸了二皇子好多句。
后面六部官员送的贺礼都中规中矩,唯有兵部夏尚书送了自己世代家传的一把宝刀。
许多人都小声议论说他为了讨好皇帝下大血本,唯有萧瑜和许初初猜到此举和夏晚晴的事脱不开干系。
然后轮到大国师,他送上的贺礼是和徒弟沈照之一起准备的。
师徒二人站在场上一顿比划,原本明媚天色突然暗下来,天上乌云密布,一条金色的巨龙突然破云而出,向下俯冲,怒吼着穿梭过人群。
巨龙没有实体,但掠过人前的时候带来炙热的狂风,周身耀眼的金光几乎照得人睁不开眼,足足绕了一炷香的时间才离开。
“好,好!”皇帝抚掌大笑,“此礼甚合朕的心意,赏!”
众官也没一个不服的,暗叹大国师真的有两把刷子,能召唤真龙。<
许初初在一旁看得真切,这条金龙当然不是真龙,而纯粹是大国师的灵力汇聚成型。
“这是什么原理?”萧瑜低声问她。
许初初答道:“大国师修为高深,沈照之只是跟着比划了,没有出力。”
萧瑜了然的点点头:“看来大国师也一心想把沈照之抬起来。”
说完这句他就没再多言了,因为接下来就轮到他了。
只见有宫人捧上一副托盘,朗声道:“萧公子送上前朝杜太白诗词真迹一副!”
皇帝见了不满意的哼了一声:“臭小子萧瑜!这又是你上哪家黑市搞来敷衍朕的,就知道砸钱,毫无诚意!”
萧瑜顿时一阵恶寒。
这幅词当然不比大国师的贺礼亮眼和“用心”,但和之前六部官员送的贺礼价值相当,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了,也要被挑出来骂。
“臣想着陛下向来欣赏杜太白,就选了此物。”他麻木的道,“是臣愚笨了。”
“你才不愚笨!”皇帝道,“你的书法比杜太白差吗?还不如你来把这首词誊写一遍送给朕来的心意足!”
说着又招呼身旁宫人:“给他准备笔墨!”
这居然是要萧瑜当场表演书法?众人又猜想萧瑜是不是哪里惹皇帝不快了,要当众教训他?
许初初也忍不住紧张起来,她知道萧瑜的书法很好,但皇帝如果铁了心给人穿小鞋,他写得越好,皇帝反而越生气。
宫人很快把准备好的纸笔送上来。
让人惊讶的是,纸张并不是放在案几上的,而是被搁置在竖立的木架上。
只见萧瑜从容提笔,轻蘸松墨,转动身形,飞快的誊写起那首词。
他动作幅度很大,持笔如持剑,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像是舞剑般灵动飒爽,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一首词写毕,再看纸上字迹,众人才真的信服皇帝所说,萧瑜的书法真不比前朝书法大师的差。
两人的字体不是同一种风格,前朝大师规整肃穆,萧瑜的更加洒脱肆意,可谓各有千秋。
“写得好!果真不负朕的期望。”皇帝感慨道,“早这样不就好了,整天藏着掖着像什么样。”
“陛下谬赞,萧瑜不敢当。”萧瑜不卑不亢的退到一边。
这时候不少有心人都反应过来了,皇帝这哪里是找借口给萧瑜使绊子,是找机会给他在众人面前亮相呢!
果真如传言里说,皇帝知道这萧公子病好了,要大力重用他了?
“说起来,朕都五十了,一直有一桩心事未了。”皇帝又悠悠道,“萧瑜年纪不小了,婚事也该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