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凡尘神手(2) - 独战天涯 - 龙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独战天涯 >

第32章凡尘神手(2)

韩小铮打断他的话道:“那么你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韩小铮坚信他不会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

神手道:“其一,阿芸恢复记忆后,一定可以将某些东西告诉我,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其二,你的出现,一定可以牵制对方的一部分力量,那么我们的活动将是极为有利的。”

他的表情很坦率,他接着补充道:“我们之间是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韩小铮冷笑道:“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绝世神功你自己不练,反而让我这样与你毫不相干,甚至仇视你的人去练?”

神手道:“因为我知道自己练不成那样的武功。”

韩小铮大笑道:“阁下如此看得起我吗?”

神手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道:“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天机神功’?”

当然听说过,“天机神功”是江湖人的成人童话,几乎每一个江湖中人都会说出一两个与它有关的典故来,但几乎每个人都认定它只是传说中的一种近乎神话般的武功,一种美丽而虚幻的传说而已。

韩小铮不明白神手为何要问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他只是点了点头。

神手悠悠地道:“现在,我要你练的就是‘天机神功’!”

韩小铮一愣,忽又笑了,一发不可收拾。

神手不满地道:“你有何可笑的?”

韩小铮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喘息道:“你如此风趣,我能不笑吗?你竟然让我去学‘天机神功’!”

神手叹息道:“为何世间上总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人呢?为何总有那么多人喜欢想当然尔?”

韩小铮不笑了,因为他发现了神手的神色很郑重。

韩小铮道:“可是你所说的太不现实了。”

神手道:“也许你所说的没错,这的确不易被人所接受,但它是事实!”顿了一顿,接着道:“天机神功分为三乘:第一乘为兽面人心,第二乘为人面佛心,最高的境界便是佛面佛心!而我使出自身所有潜能,也只有将第一层囫囵吞枣!”

韩小铮惊讶地望着他,他看不出神手有一丝开玩笑的意思。

他不由叹息道:“看样子你的确是认真的,可我一时实在接受不了这件事。我不明白为何传说中的事怎么会突然跑到现实中来?而且就在我身上发生!”

他一脸茫然不解之色。

神手道:“别忘了,我是皇族中人,普天之下,皇室想得到的东西,是很少会得不到的。而皇室中所拥有的珍稀之物,又不是外人所能轻易想象的!”

韩小铮沉默了,他知道“天子”这二个字的分量,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一本武功秘笈再神奇,也终究不过是武林秘笈而已。

神手惋惜地道:“像‘天机神功’这样的东西,本不是凡物,然而充满无限玄机之神物,若要参悟它,须得有缘有份才行。有缘无份如我者,得到它亦不过是枉然,我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玄奥之处。所以,在我手中,它是平凡而又平凡,但在你手中却不同了。”

韩小铮道:“你的武功现在仍是在我之上,怎么我反而会比你更有‘份’呢?”

神手自嘲地摇了摇头:“可你别忘了我能有如此修为,已是花了数十年光阴。而你,只不过只用了二年时间,所以又岂可简单对比?自从进入此地二十日来,你的武功是进步最快的。左之涯的武功底子好,夏雨江湖阅历丰富,而尹飞扬则纯粹是挫子里面挑个头,充个数而已。

而我能学到‘兽面人心’那一份上,已是我的造化了。”

顿了顿,他又道:“我给你们习练的武功,正是‘天机神功’的入门武学,如果不能学成,则无学‘天机神功’的天份,如果能全部学成,则可以一试!”

神手看着韩小铮,续道:“现在,我就把这个机会留给你!”

韩小铮恍恍惚惚的。

难道,神手花费了那么多心思将他们引来之后又好一番折腾,为的就是此事?

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就像天上平空掉下一个香馍馍那样让人无法相信,像老虎嘴里竟留下了一根剩骨那样匪夷所思。

神手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吗?恐怕未必!

韩小铮突然一拍脑袋,自责忖道:“如果空想,即使把脑袋想破了,也注定是毫无收获的,只要将他所说的‘天机神功’拿来看看,多多少少会有点头绪。”

果然是“天机神功!”

虽然韩小铮只是在平时听了一些与“天机神功”这本武功秘笈有关的事,所以脑中的秘笈形象也是虚构的,但看了这本已发黄的秘笈之后,他立刻断定这真的是“天机神功”的武功秘笈。

这是凭他那天生对武学的敏感来断定的。

韩小铮在看这本秘笈时,已注意到这间屋子四周有许多人在百般戒备,刀出鞘,剑在弦。

显然,他们是在守卫这本旷世武林绝学,为得到这种绝学,江湖中人大多是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

而韩小铮却未费任何周折便如此轻易地捧着这本秘笈,这的确是不可思议之事。

神手缓缓地道:“天机神功并非如人们传说是由三百年前的绝世高手流传下来,而是更早,是在五百年前便有了这部武林绝学!更奇特的是,完成这本武林秘笈的人,根本不会武功!”

韩小铮吃惊地望着他。这,这怎么可能?如此超凡入圣的武林绝学,怎么会是由不会武功的人所著?

神手道:“对于这一点,谁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

“此秘笈最早的主人名叫刘荣贵,这样的名字要多俗气,便有多俗气。他本是一介书生,寒窗苦读十年,却未得任何功名,甚至连个秀才也捞不上,这样一来自然免不了别人的冷嘲热设。一气之下,刘荣贵遁入深山,结了一个茅庐,开始练辟谷功,无奈最终仍是吃不了那份清苦,半年之后,又扒了草庐,下山回家。”

“这样一来,冷言冷语就更多了,刘荣贵本就木讷,自然处处受人压制。于是他又学起了魏晋时传下的玄学,因为玄学深奥玄妙,常人不易理解,而且玄学中的诡辨之术颇多,渐渐地,刘荣贵之言辞变得‘玄而又玄’,一般人若再讥讽他,却是再也辩不过他了。”

“他妻子恨他终日说一些生涩难懂之言,行为怪僻,一气之下,最终离他而去。刘荣贵心灰意冷之后,竟遁入空门,但空门日子更为清苦,一年之后,他竟又还了俗!”

“从此,他无家无室,便在三教九流中混迹,他性子古怪,人又单薄,自然是处处吃亏,几乎每日都要被痛打一顿!”

“一日以几斤浊酒换得狂醉之后,他突发奇想:他们如此欺负我,我倒要学点武功教训教训他们!”

“但他这样的人,加上年纪已是三旬出头,又怎能有人教他?反倒又招了数次痛打。那些武师打人可就不同常人了,看似轻描淡写的几拳几脚,刘荣贵可就得躺上十天半个月。如此一来,他倒是学会了如何挨打。”

“终于,有一日他心血来潮:好,你们不愿教我,我还不稀罕!我要创一种独门武功,高过你们!”

韩小铮不由插话道:“独创一门武功,又岂是那么简单?恐怕是嘴切灯笼草,说得轻巧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