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回程,战争再起
说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这李二才被赵金星说动心,有些犹豫道“要是真有这样的还是,那俺肯定去,你确定不是骗俺的?”
赵金星强忍着不快,耐心解释道“肯定不便你,你也不去打听打听,我赵金星好歹也是个秀才,哪怕没考中举人,那也是见官不跪,怎么可能会骗人。何况你一个穷的叮当响的泥腿子有啥可骗的?”
他这话说的自己都有点心虚,虽然这差事有同知大人首肯和担保,但他也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这些泥腿子去了估计就是给人干一辈子活,说白了就是‘贩猪仔’,不过这些都与他无关,他能赚到钱就足够了。
李二这才被说动,发问道“既然大老爷都这么说了,那俺去,可这到哪去登记啊?”
“小六子,还不快带着这位李兄弟去商号登记点!”赵金星指挥着自己九岁的小儿子,带着李二去往登记点了。
而他也松了一口,说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是把这个二愣子给忽悠去了,他的耐心都快被消磨光了,要不是看在二百文钱的份上,他都打算换下一个了。
李二被小六子带走后,他自己则继续劝说剩余的流民乞丐,为了赚钱,他也放下了自己的身份。
而李二跟着赵金星的小儿子一起,很快就来到了登记报名点,这事辽宁商号在泉州城开设的一家商号,当初南下之时,舰队里面就带了不少商号的掌柜和管事,战事结束之后,便在还是福建巡抚的邹维琏协助下,在各个主要城池开设了商号,虽然暂时没多少东西可卖,但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此时,这里已经排起了三十多人的队伍,看来活不下去想搏一把的人不在少数,而周边则是七八个明军士兵负责维持秩序,没有人乱来。
李二也在排在了队伍的末尾,等待队伍一点点的迁移,根据他的观察,不少人都是携家带口的,只有他一个孤家寡人,有这么多人陪伴,他的担心也少了一些。
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后,终于排到了他,坐在桌子后面充当书办的商号员工,将一张写满了信的纸存放起来,又拿出一张空纸,抬起头看着李二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今年多少岁了?”
“小人叫李二,泉州惠安人,今年二十三了。”
而一旁的小六子则向书办补充道“大老爷,他是我父亲赵金星举荐来的。”
书办应了一声,然后记录下来,给了小六子一张盖着大印的凭证,上面写着‘介绍泉州惠安李二’,而小六子也带着收据回到了父亲那边,有了这收据,明天一早就能来领钱了。
而后,书办又把一个木牌递给了李二,指着旁边的五六十人说道“拿好这个牌子,这是你以后的身份凭证,切记一定要保存好。现在到那边去集合,待会有人会带你们去吃饭,然后准备登船前往台湾。”
李二接过木牌,并不认识上面的字,不过还是站到了那些人身边,放眼望去,都是跟他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穷困潦倒的人,其中几个他还认识。
接下里他们身边的人数渐渐开始增多,不到半个时辰,便有了接近百人,然后其中一个士兵告诉他们跟着自己走,李二便跟随在这个士兵的身后,来到了城外一个庄子。
在这里,李二感觉自己像是活在梦里,进入庄子后,管事便集中安排他们洗了个澡,然后把他们的旧衣服全烧了,给每人发了一套崭新的衣服,然后放在他们面前的便是一大桶香喷喷的白米饭,足够让他们吃到撑的白米饭。
而吃完饭之后,管事便把大家集中起来,让他们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动作,虽然很简单,但确实重复做,虽然有些累,但想到不听话的话就取消资格,每个人都很拼命,
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天,这三天对于李二来说简直就像是天堂一般,每天都能吃饱饭,也不用做什么苦力,只需要按照管事的指挥,排成队列,喊一些口号,走一些奇怪的步子。
这也让他更加相信,官府的告示是真的,这辽宁商号,真的是雇佣他们去开垦荒地的。
第四天,他们便被要求排成三排纵列,在管事的带领下前往泉州港,这些都是这三天来他们不断重复的事情,五百多人的队伍,也没有出现任何混乱。
走了一个多时辰,他们终于来到了港口,港口内已经停了三艘大船,他们便按照管事的吩咐,分别登上这三艘船。
经过两天的航行,船终于靠岸了,而李二,也迎来了他的新生活。
像李二这样被告示吸引,选择移民台湾的流民乞丐不在少数,他们本来就快活不下去了,就当是搏一把,万一是真的,以后就有好日了,万一是假的,顶多就是一死,他们现在的生活,比死好不了多少。
台湾海峡上,每天都有大量船只往来福建广东沿海与台湾岛之间,运送这些移民,刘分的发展计划也正式开始实施了。
看到移民行动渐渐进入正轨,孔有德也准备返回山东了。
九月初启程离开山东,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现在又接近年关,是时候回去了。
这一次南征行动,可以说是圆满结束,甚至取得了一些超过预期的成果。
一开始的目标,只是趁着郑芝龙跟荷兰人的大战期间,将还未崛起的郑芝龙集团消灭,免得郑芝龙击败荷兰人做大之后,天策军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
此外,本想着跟邹维琏等福建高官达成交易,为天策军在大明南方的军事和商业活动提供便利,并没想着将他们收入麾下,却没想到他们如此主动,直接向自己投诚了,这便是意外之喜。
而与西班牙人结盟,则是临时决定的事情,
十一月六日,浩浩荡荡的天策军舰队,再度启程,向北方前进。
除了刘分统领生产建设军团,负责台湾的开垦与发展之外,徐文仪和李明达以及第一第四舰队也被留了下来。
他们的任务同样不轻松,这些天策军新掌控的地盘,距离山东都太远了,倘若没有徐文仪这样的大将镇守,孔有德还真放心不下。
现在西起香港岛,东到台湾岛,北到平潭岛大明的南方海域,已经全部落入天策军的掌控之中。
接下来的事情还非常多,包括配合吕宋清扫海盗,运送移民到台湾岛以及各个岛屿,去琉球清扫萨摩藩的势力,各个港口的建设,以及防范东印度公司的反扑等等。
此外,这些据点也是需要建设的,不单单是港口,包括建立商业城镇。
光徐文仪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索性把李明达也留下了,南下之前李明达的第四舰队基本都在不断地训练,无论是对付后金残余水师,或者是征讨朝鲜,进攻日本,都没他们什么事情,是时候拉出来历练一番了。
此外,留下李明达也存在制衡的意思,这是上位者必须要防备的事情,哪怕再信任的人都一样。
舰队启程后,便一刻不停歇的往北前进,相比与来的时候,这次天策海军的舰队用不着隐藏行动,大摇大摆的全速前进,也不用担心被发现或者偷袭,所以速度相当之快。
十一月十一日,舰队抵达长江口,仅仅补充了一些淡水之后,便再度启程北上。
原本驻守崇明沙的刘分,现在去台湾岛担任生产建设军团的军团长去了,现在独立军团第三师的师长,由在攻打热兰遮城立下大功的林子丹接任。
带着孔有德的期望,以及刘分的嘱托,他也开始了在崇明沙的建设工作。
原本刘分在崇明沙,只是招纳周边的无地农民来开垦土地,对于港口方面并没有怎么建设,依旧沿用当初崇明沙千户所的那个破旧港口,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天策军的实力还不够。
万一港口建设好了,南直隶的明军,或者郑芝龙的水师,或者刘香的海盗船队来搞一波,都是白费力气。
现在大明沿海天策军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扼守住长江这条航运大动脉的出口,再加上控制珠江口的香港岛,以及南澳岛,月港,厦门岛,平潭岛等据点,便能将大明的海贸,全部掌控在天策军手中。
六天之后,孔有德回到了威海卫军港。
然而,他刚从船上下来,便看到了一脸焦急的程希孔。
按照孔有德的安排,程希孔现在应该是驻守在登州城的,想来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不然他不会到这威海卫来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