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连战连败(两章合一起了) - 明末阴雄 - 多极世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411章连战连败(两章合一起了)

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是有装备盔甲的,只不过在站马上为了行动迅速,没有佩戴罢了,现在装备这盔甲,手头也有近身格斗的兵器,可以非常从容的射击,感觉就像是训练的时候打靶一样。

而城外的明军,进攻路上并非一片坦途,尽管招远城没有护城河,但有着各种拒马,壕沟,陷坑,明军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

看到明军开始蚁附攻城,毛承福知道时机来了,直接打开东城门,率领四百骑兵从城门口气势汹汹的杀出。

原本徐元永和刘国柱就和憋屈,攻城计划是在极度愤怒的状态下做出来的,根本没有深思熟虑,认为全军压上,顶多两轮攻击,这一座连护城河都没有县城,必定能够拿下。

所以这些明军对此根本没有防备,当毛成福杀出来的时候,攻城中的明军士兵立刻就慌了,本来就是攻城的阵型,想要转变阵型,用于对付这些突然杀出的骑兵,根本不可能。

而且一部分明军已经开始爬墙,其余的也都在城墙二十丈范围内,就算摆出能够摆出防御阵型,也会被城头的火铳杀死,这些明军彻底慌了。

而毛承福接近这些明军之后,没有任何犹豫,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开始收割这些明军的生命,片刻功夫,这些明军就开始溃逃了。

而且毛承福也并非一味的砍杀,而是直接兵分两路,朝着南北两个方向奔腾,做出要包围他们的动作。

慌乱之中,这些明军发现回去的路已经彻底被堵死了,能做的是有向南或者向北逃跑,于是也顾不得其他人了,开始撒丫子狂奔。

毛承福的目的达到了,他要的就是这些明军慌乱,按照他所划定的方向逃窜,他则一路衔尾追杀,并不着急,仿佛是猫在戏耍抓到手的老鼠一般,跟在这些明军溃兵的身后。

速度和溃逃的明军持平,只要有掉队的,就会被天策军的骑兵们一刀毙命,其他明军看到这情况,也就跑的更加卖力了,不求跑的多块,只要比队友快就好了。

于是,双方就这样你跑我追,当这些明军跑到城墙拐角的时候,看到了其他在攻城的明军,就像是看到救命稻草一般,本能的朝着他们跑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两股慌不择路的明军逃兵,在骑兵的追击下,开始冲击南北两侧攻城的敌军。

本身这些明军就因为攻城受阻,陷入僵持阶段,士气低迷,又发现友军溃败,而且敌军骑兵追击过来了,那还有个闲工夫继续攻城,滚雪球一般,也加入了溃逃的行列。

在此之前的几天时间里,毛承福压根就不跟明军正面交战,而是采用袭扰的方式,这就使得明军们都认为,这股叛军骑兵其实并不怎么样,只会利用手中精良的火铳,远距离对他们攻击。

又或者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埋伏一部分兵马,包抄他们分出去的骑兵小队,利用人多大人少,将他们击败。

所以刘国柱和徐元永等明军将领,都认为这股叛军骑兵正面交战能力不行,而且因为前几天毛承福的行动,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他们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有做出详细的作战部署,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置措施。

毛承福突然率军杀出,他们压根就没反应过来,直到开始冲击南北两侧的攻城明军的时候,他们才做出反应,赶忙调派骑兵上去掩护攻城部队撤退。

北边的情况还好,因为是刘国柱的中军大帐所在,兵马较多,没多久数百骑兵就在徐元永的带领下,朝着毛承福冲过来,毛承福看到这个情况,也不冒险,直接回撤。

然而他们并不是直接从北门入城,而是继续朝着东边跑,后面的徐元永看到毛承福率军逃跑,顿时大喝一声,下令追击,务必将这一伙骚扰了他们好几天,打的他们相当憋屈的叛军骑兵,赶尽杀绝。

而毛承福撤退的路线很讲究,并没有远离城墙,最远也就六十丈的距离,甚至还不时回头挑衅徐元永,后者果然如毛承福与心得一样,按照他行动的路线追了上来。

但他忽略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城头的枪骑兵,当毛承福率军通过之后,这些枪骑兵就瞄准了后面的明军骑兵。

“嘭嘭嘭……”

片刻之后,枪骑兵们纷纷扣动了手中的扳机,一大片弹丸飞向明军骑兵阵中,顿时有二十多个骑兵中弹,因为剧烈的疼痛而坠落马下,身体也因为惯性管滚了好几圈。

徐元永在最前列,虽然听到了传来的枪声,但并没有在意,也不知道后面的情况,知道有损失,但应该不大,而是选择继续追击,因为他们和毛承福的距离越来越近,要不了多久就能追上,直接无视了城墙上的火铳。

其实,徐元永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还是源于他对火器的不了解,他是原山东总兵张可大的部下,张可大本人对火器不大看得上,甚至还为此和孙元化爆发过冲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张可大不喜欢火器,徐元永这些底下的将领,就更加的不喜欢了,热内火气这些没多大作用,也就不会去了解这些东西。

登州开始大量铸造火器,是在崇祯三年下半年,这个时候徐元永已经调驻莱阳了,他也知道红衣大炮虽然笨重,但威力巨大,但仅限于此,其他火器更是皮毛都不知道,至于火铳,认知还保留在那些粗制滥造的鸟铳上。

前几天毛承福的袭扰行动,虽然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那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战果,为了保证命中率,毛承福还下令尽可能的接近明军营地,但战马上面,命中率依旧不及平底地,使得徐元永认为这些只不过是质量好点的鸟铳罢了。

这些就让徐元永放松了戒心,然而当他继续追击的时候,发现城头上的火铳声不断,而且听着声响,明显不止几十只‘鸟铳’,感觉起码得有三四百支吧。

然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叛军把所有的‘鸟铳’都集中到了北面,那就更不能放弃追击了,只要继续追下去,就能干掉这股叛军骑兵,然后吸引城头叛军的火力,让西边和南边能够顺利攻破城池,简直是一举两得啊。

“嘭!”

突然,他的耳边传来一声巨响,仿佛有什么东西贴脸飞过去一般,惊魂未定之际,又传来一个声响,半个呼吸的功夫不到,就感觉右小腿传来钻心的疼痛。

他低头看了一眼,难以置信的发现,自己的右小腿出现了一个窟窿,正不停地往外冒着鲜血。

而他的腿上并没有箭矢,说明并非是被敌人的神箭手射中的,而是被那些自己瞧不上的火铳所伤,这让他吃惊不已。

顾不得腿上的疼痛,他回头一看,赫然发现,后面的队伍明显稀疏了一些,他带出来的一共是六百人,现在粗略估算,只剩八成左右,也就是说,在这片刻功夫,麾下骑兵的伤亡,就高达百余人。

这要是继续追下去,先不说自己会不会因为失血而死,这些骑兵,恐怕都要报销在这了。徐元永果断下令,全军撤退,然后带头折向北方,脱离城墙上面火铳的射击范围。

毛承福看到这个情况,知道敌人发现中计了,但并不知道徐元永中弹了,不过他也没有回头去追,毕竟敌人还有四五百人,而且是实打实的战兵,看起来比当初刘远航的骑兵都要强上一筹。

没有了燧发枪的掩护,以两百人硬碰硬去打,就算是能赢,也是惨胜,这样不划算的事情,他可不敢。

不过他也没打算就这么回城,而是朝着东边明军的临时营地飞驰,想着如果敌人防御不严密,自己还能再去沾点便宜,靠近之后发现,这些明军已经组织起了防御阵型,少量骑兵也严阵以待。

毛承福在明军营地面前饶了一圈,耀武扬威一番,就凯旋而归了。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明军的攻城行动也就被终止了,本来占据着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准备一次强攻就拿下招远城的行动,结果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战后清点战果,让毛承福喜出望外,这一次战斗,己方的损失小的可怜,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人,比前几天加起来的损失还要下。但杀伤敌人的数量,就突破了一千二百人,差不多赶上前几天战斗的总和了。

具体有多少还不清楚,毕竟敌人的伤员和尸体都在城外,清点起来没那么容易,枪骑兵的战果占比接近一半,毛承福率领的这一队骑兵,战果在一百四五十人左右。

而另外一支朝南追击的骑兵,战果则接近五百人,因为明军指挥部不在南边,所以他们几乎是撵着这些攻城的明军跑了一圈,从东边跑到南边,在跑到西边,这些步兵在骑兵手里,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由于敌人数量太多,又太过分散,再加上没有参与攻城行动的敌人前来阻击,他们也砍得有些累了,才选择从西门回城。

此战之后,明军当天并未再发动任何进攻,他们知道招远城池没有他们想想的那么好打,必须要制定严密的计划,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否则只是徒增伤亡。

第二天一大早,经历了第一天的失败,吸取教训后又准备了一天的明军,在嘹亮的军鼓声中,再次展开了对招远城的进攻。

相比第一次,这次他们打造了很多攻城车,用于对付天策军犀利的火铳,而且将携带的五门佛郎机火炮推了上来,为攻城的兵马提供掩护。

然而毛承福也不是吃素的,早就准备好了相应的对策,提前准备了很多开花弹,等到敌人的攻城车靠近,派一些臂力强的士兵,将这些开花弹扔到敌人的攻城车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