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开端
虽然叶知寒将难度用推演核弹的难度形容了一下。
但对于一个外行人而言仍旧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不过他大概明白叶知寒的意思,那就是过程很艰难。
叶知寒又道:“不过,如果只要求打到丑国,而不要求具体打到哪个州或者哪个军事基地的话,难度就会小很多,毕竟靶子越大,射中靶子的难度就越小。”
祂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无非就是证明我们具备把战火引到丑国本土的实力。”
“那难度就降低了八成。”
“如果这个项目要做,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我能给你怎么样的帮助?”
叶知寒道:“这个项目唯一的难题,就是工程量巨大,且需要大量的钢材。”
“你先说需求,然后我们再讨论如何解决需求,从而完成任务。”
“需要三百万吨钢材,具体建成时间和参与建设的工人数量成正相关,所以具体什么时候能完成,需要看投入的人力有多少。”
“三百万吨钢材?”祂闻声微微皱眉。
叶知寒叹了口气,默默地低下了脑袋。
“现在我国每年能够生产出的钢材总量在两百万吨左右,再加上战时需求较大,能够留做它用的,就更少了。”
叶知寒能从祂的口中听出无奈的语气。
之前刘志民也曾和他说过同样的难题,他选择了据理力争,尽可能的去说服刘志民。
但听到子任同志的自责后,他心如刀绞,选择了不再坚持。
因为他明白,没有一个人比祂更希望华夏强大。
也自然不会有一个人,会比此时的祂更难受。
包括叶知寒自己。
“要不……还是算了,这个项目确实有些不合适,”叶知寒道:“我再去考虑一些其他的军工研究,我们可以慢慢来,步子太急,确实会出现走不稳的情况。”
叶知寒语无伦次的说着。
他此刻看着祂微微佝偻的背影,再无半点想要坚持的念头。
可半晌后,那道雄伟的背影站的笔直,问道:“这个项目能搞成功吗?”
叶知寒道:“其实这个项目我之前也没有经过调研,确实不是最合适的研发……”
“我问你,我们能搞出来吗?”子任同志语气变得严肃。
叶知寒也认真了起来,回复道:“可以,模拟实验已经成功,这意味着理论数据的可行性。”
“能打到丑国?”
“可以,”叶知寒坚定道。
“那就去做,”祂猛然回头,目光极为坚毅:“我们不但要打退敌人,更要打怕敌人,我们需要的不但是打赢百济战争,更要结束华夏所有外患,让人民可以真真正正的过上太平日子,不用再担心列强侵略,让丑国和他们所谓的联合国军的列强们,真真正正的认输。”
“我们的战士可以在战场上让他们的军队挫败和绝望,但如何能让他们的国家对华夏敬畏,”
“那就看你了。”
祂穿上大衣,然后向书屋外走去:“我去开会,你也同中科院进行商议,看如何落实,然后由刘志民写一份可行性报告送到故宫来。这个项目要尽快开始。”
“刘院长对这个项目的态度不太乐观。”
“所以让他来写可行性报告会更客观一些,”
“你就告诉他,只需要汇报可行或者不可行就可以。”
“可是钢材……”叶知寒担忧道。
“这个不是你该担心的事情。”
叶知寒跟在祂身后,重重的点头。
“这个项目或许对你,对我,都很困难,不但是你我,超出我国总产量的钢材,落在每一个人民身上,都会让我们国家雪上加霜;但如果这个项目切实可行,那么这个项目总会建立起来,总会起到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会成为华夏挺直腰杆的大国重器,总会成为华夏建设的开端;”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该记得,华夏为了崛起而付出的最大的代价,是把战火阻拦在华夏之外的我军战士。”
叶知寒点了点头。
他明白祂的意思。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他们的牺牲更有价值。
他们不要求我们必须哀悼、怀念,其实他们的诉求很简单。
那就是他们所保护的人,能够帮他们建设出一个更好更大的华夏。
“我会克服一切困难!。”
离开故宫。
叶知寒回到五院后,便同五院的同事们一起将模型搬运到车上。
随后带着赵章顺和两位同学,赶向中科院。
刘志民自我军进入百济之后,便日夜守候着前线发来的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