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江山万里烟(十七)【月票还债-6】 - 重启大明 - 荆洚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重启大明 >

第二十七章江山万里烟(十七)【月票还债-6】

儿臂粗的巨烛暴起了一个烛花,丁一笑了起来,伸手一让示意徐坐下:“你能相信我几年?别说什么终生不渝之类的废话,你不是能干得出这种事的人,我不是会信这话的人,只管说便是。”

坐下并没有让徐感觉到略为从容一些,低下头也没有让他心中的焦灼略为缓减。那种压迫感一点也不曾放松地折磨着他的神经,哪怕他压根不知道神经于人体之中的存在,他哆嗦着抬手抹了一把汗,咬着牙抬起头来:“于先生门下,徐某便如含窗苦读,不知岁月。”

苦读?指十年含窗么?丁一无声地弯起嘴角。

“不需要十年,五六年就够了。”丁一缓缓地说道,事实上,五六年仍是太久,在他的计划里,三年,就已是极限。他感觉景帝甚至不见得会容忍自己三年之久。

徐知道该是自己表态的时候,这时他也没有犹豫了:“门下徐某不敢!教徐某有一口气在,无论何事,先生示下,只问如何达成,而不问为何……”他顿了一顿,突然解开官袍,这不禁吓了丁如晋一大跳,这是要做什么?只见徐,解开官袍露出白色内衣,脸上咬肌凸现,似乎下了某种决绝的主意,伸手便向内衣摸去!

丁一受不了了,有没有搞错?徐此人品德不行,但还是有才,他想唯才是用罢了,在自己潜伏的几年里,收一臂助,怎么这厮说着就脱衣服,一副送儿子去容城当人质不收,那就要自己献菊花的样子?虽说这年代的文官大多是帅哥,可丁某人真心不好这口啊!

“且慢!”丁一禁不住叫了起来。

但已太迟了。只听裂帛之声响起,徐已将内衣前襟撕下一大块来,也不知道这厮哪来的指力,然后便跪倒于地,一副任君采摘的模样,吓得丁一在椅子上用力往后缩去,这太他娘的吓人了好么?

不过定睛一看,丁一才算吐出一口气来,因为徐咬破食指,在那块白色内衣上写着:伪临朝朱某祁钰者。性非和顺,身实贱微,昔外室庶子,以遗诏入宫。洎乎其节,于乱窥鼎……篡位无道暴虐。权臣辄压异已……当清君侧,迎南宫真主复位!以解生民倒悬……徐。伪景泰元年四月……

于是丁某人又再次被吓得往后一缩了。

这他娘的是什么?这跟骆宾王讨武则天的檄文是一个性质啊!很明显开头都是仿着骆宾王讨武氏檄的腔调在弄!这要疯了么?还伪临朝。伪景泰,难不成这位历史上就是复辟干将的徐某人,天生就有着造反因子?

这时徐已写完,中间血不够,还又咬了几次手指,十指连心。也亏他下得了口啊。

丁一默然无言接过来,他算明白了。

这是效忠。

这厮本就是赌性大的,历史上做到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石亨他们一说要复辟。马上就干了。

何况现在只是七品的监察御史,而丁某人这条大腿,他任什么不敢抱?

“元玉快起来,怎地如此?唉!”丁一说着,把那血书搁在案几之上,亲自扶起徐,是少有的客气,按在坐椅上,教他穿好衣裳,方才去拿那血书看了,鲜血的凝结是极快的,此时天气又还没热起,等到徐穿好了官袍,那血书已干,丁一卷起收入怀中,叫了一声,便有雷霆书院学生入内,却对他们说道,“医务兵,快叫医务兵过来包扎。”

所谓医务兵,也只不过就是这几个月里按丁一传授的战场救护知识,残忍地割伤了小动物实践过罢了,入来看着徐血肉迷糊几个指头,吓得小脸惨白,那高浓度当酒精用的白酒,不要钱地浇上去,却把好不容易凝结的伤口又弄出血,又故作老成地说道:“啊!这狗真凶残,把这位先生咬成这样!”徐被那白酒刺激得双眉紧锁,听着这话,简直就要哭起来。

那医务兵似乎一心要把徐气死,还吩咐道:“这位先生,以后切切要离这狗远些,它若向你吠,你不要跑,不要伸手去指它,要面对它慢慢后退”徐忍不住想解释是他自己咬的,谁知那医务兵却很认真地说道,“这是医嘱,你切莫以我年幼,便不当回事!”

最后又用绷带把徐的右手几指包成几根小萝卜样的东西,那医务兵还一副得意洋洋等着丁一表扬的神情。丁一看着真是哭笑不得,挥手教他退下,却安慰徐道:“人不知而不愠,元玉君子,莫怪这小孩无礼。”

“同是先生门下,又为学生包扎,便是说错也是关心,学生安会如此不智?先生放心。”徐写了血书之后,倒是那压迫感就消失了。因为这是把身家性命交托到了丁一手里,一旦丁一交出去,就是他徐某人要谋反!那是要夷族的勾当,都做到这一步了,他倒也就坦然。

丁一想了想对他道:“跟着如玉,怕是不能再升迁了,你喜欢做官,总须有成绩出来。这样,你随如玉回京封赏之后,我会尽量安排你去治水,你可有把握?若有把握治得了水,硬打硬的功绩,别人也就少些闲话。如若没把握,我再给你想另外的法子。”

“学生愿去。”徐是有才的,历史上别人治不好的水患,他的确是解决了。

丁一伸手压了压,示意又是站起来回话的徐坐下去,交了这造反文檄,两人之间的关系要比先前融洽了许多,少了许多隔膜。对于徐来说,也不用那么多考虑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退路,不可能背主另投;对于丁某人来说,把握了徐把柄,有许多话,也就可以不必太顾虑,毕竟徐某人连谋反的檄文血书都敢交到他手里,天大的事,大过谋反?

“元玉帮我参详一下。”丁一想了想,对徐问道“我问靖远伯,‘公知何处有绿矾?’为何靖远伯回我一句‘节庵安能教某畅意?不必谑戏。’,脸色还颇不好看呢?这个中来去,我一时想不清爽,元玉素来诸子百家无所不通,看看能否为我解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