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懂放牧的七郎
对七郎的不正经,贺鲁早就麻木了,除了嘴角抽了抽,没有别的反应。突厥人却是一片惊叹声。
一是为赵都督的年纪;二是为他跟自家可汗不同寻常交情;三是为那被长安平康坊女郎追捧的俊朗姿容。
七郎觉得,主要是第三项。
在这刷脸的时代,长得好就是这么嚣张。
相互见礼之后,阿史那贺鲁请李象、七郎和董月明、李思文入王帐。
他们所处的地方,已经是东突厥的王庭,相当于“京城”。
七郎一路四处打量。
赵全既然费心为他们想发展牧业的方法,那收购羊毛、兔皮,想必也没有恶意了?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东突厥部派去会盟的,是贺鲁的心腹,此时也用突厥语迅速汇报了事情的经过。
草原上,前可汗死后,打败他的人可以继承一切,地位、部落、女人。
现在,他就是东突厥的可汗,自然要为部族的生存考虑。
贺鲁神色不变,赵七郎这厮还是一如既往会把握人心。
七郎哈哈笑道:“说好的年龄差距太大,下不了手呢?阿植那小子,啧啧!”
但换个角度来说,你女儿和外孙在我兄弟手里!
七郎赞道:“你这个可汗做得很好。”
七郎微笑:“略懂,略懂。”
贺鲁顺着七郎的目光,粗豪的声音缓缓说道:“草原的冬天极冷。但这个冬天,突厥部过得不错。从辽东、营州买来厚厚的棉被,比兽皮更蓬松柔软。”
七郎又说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事迹。
进入温暖的王帐后,护卫阿虎摊开一张白狼皮,七郎豪迈地坐在狼皮上,笑着说:“北巡的路上,遇到一窝狼,猎了块狼皮硝制了当坐垫,正好暖脚。”
“你们派去北巡会盟的人答应了,我再和你说一声。”七郎微笑着,捧着热奶茶等贺鲁的反应。
寒暄了几句,七郎说起各族协议,用羊毛和兔皮换盐、茶、粮的事。
想明白之后,突厥人的态度更恭敬,连连奉承七郎和李思文,对李象也毕恭毕敬。
贺鲁也是朝廷敕封东突厥可汗,曾是归附降将,说他也是大唐的人……没毛病。
七郎笑道:“这就对了!跟着我有肉吃!我这次来,还给你们想了一些发展牧业的方法。”
新可汗说得对……东突厥再不懂事,就会灭族,周边各部族肯定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七郎谦虚地说:“我只是进士科举的状元,算不上厉害,大唐比我厉害的人有很多。若是比剑,贺鲁也比我厉害些。”
一旁的东突厥智者敬仰地说:“听说赵都督是大唐的状元,就是全国最厉害的人,原来是真的!”
贺鲁的主座也铺了一块狼皮,却没有这白狼皮那么稀有。
赵都督还懂放牧?
东突厥人都略带怀疑地看着他。
贺鲁点点头。
七郎笑眯眯地说:“我的运气向来不错,才能结交你们可汗这样的知己。”
“饿了,有换来的粟米;渴了,有茶水。因秋日卖的牛马多,也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牧草过冬。”
牲口养殖注意密度,一旦发病必须隔离,不能轻视等等。“有这样的大喜事,得贺一贺……我准备一份贺礼,你帮我送去西域?”七郎替刘植高兴,也变得大方了。
这不像中原的城池,而是用木栅栏圈起来的聚居地,其中又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帐篷,绵延无边,圈养着过冬的牲畜。
董月明含笑点头,满脸喜意。
……每天早晚要清理牲畜圈,关系到牲畜的生长和防病;牧草要在下午收割以免含有露水而腐坏;冬季尽量给牲口饮用温水……
……搞清楚,你家亲戚在我女儿手里!
七郎哪里听不出贺鲁的话中之意?
过了好一会儿,他点头:“既然是会盟答应的,我自然没有意见。”
突厥人听得又恐惧、又戒备。
东突厥人连说七郎勇武、运气好。
可阿史那贺鲁来了,就不走了。
他兴高采烈地说了此次北巡、会猎查干湖的盛况,最后遗憾地说:“如此壮举,贺鲁你居然没去,真是太可惜了!两年不见,你一定很想我,所以顺道来看看,你很感动吧?”
草原狼群多,入冬后缺少食物,常在人居住的地方出没,猎杀几头不是难事,但获取完整的狼皮却不容易,尤其是稀有的白狼。
到底谁是谁的人……小娃娃姓刘,你说呢?
“感动。”贺鲁瞟了七郎一眼,慢慢说道:“我们不仅是知己,还是亲戚。我女儿送信来,说生了一个儿子。”
主要是有个啥都略懂的先生,能劁猪还能给牛接生的那种~~
贺鲁也认真地让人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