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处理政务的一天
属官们轮流进来汇报。第一个是长史高安胜。
这位虽是高句丽亡国王子,在萧凌手下几年一直“在其位谋其政”,如今换了赵都督,他面上还是老实的。
春日里,最重要的就是春耕。
高安胜认真地汇报了辽东下辖各州府新增百姓人口、新分土地的情况……这些都有各地县令上报,他的幕僚总结。
七郎认真听着,各族响应号召迁徙到辽东的人更多了,都要安排土地;有些新的村落,官府还要支持农具。
“粮食是根本,让各县尽量协调耕牛、农具,对各族一视同仁。”七郎吩咐。
高安胜垂眸应是。
……跟着赵都督,最奸诈的胡商听了都心碎,村子里的驴听了都害怕!
接着轮到狄仁杰等人进来汇报,七郎破罐子破摔,就把儿子抱在腿上。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辛苦你了!如今我回来了,税务、商贸的事,我帮你打理一段时间,给你放个假,好好陪一陪你娘子。”七郎诚恳地说。
有的贫穷人家,连一把铁锹、镰刀都没有,真的是粗耕粗种,靠天吃饭。
等草原牧民入套,就不得不将精力用于扼制泛滥的羊和兔。
他戏谑地说了一句:“赵都督这是拐卖人口?好一个胖娃娃,怕能值上万贯。”
所以圆通师兄当上新罗摄政王,他就让人送信……寻找安舜。
卢照邻是司户参军,汇报财税收入和支出、各州府官仓现有粮食粮种的情况……
他迟疑了一瞬,小声问:“方才高长史神色不好,不知……”
七郎将和各族之间收购羊皮、兔毛的协议拿出来:“价格方面,宁可多给一些,不能让草原上的‘同胞’吃亏。”
但他们也不敢问,说不定高长史有什么难言之隐?
……新分的荒田前三年免税,官府还借农具、耕牛……从前的高句丽王朝,对辽东各族百姓可没有那么宽厚。
他的外甥安舜,逃亡到新罗,算是高句丽王室留下的一颗火种,一直在新罗隐姓埋名地生活……
卢照邻明白其中深意,郑重地说:“请都督放心。”
七郎听着,正想说什么,案桌下的正儿开始挣扎。
接下来,是“六判司”进来汇报。
辽东这里各族混居,各种案子少不了,处理不好就可能造成民族矛盾、诱发民乱。
卢照邻惊呆了,看了看七郎,再看看胖乎乎的小娃娃,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历史上的卢照邻身体不好,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时年四十岁。
打仗的时候面对敌人如同罗刹,对治下百姓却宽厚仁慈。
他天天给卢照邻加工作,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
他和七郎年纪差不多,也成了亲。但他气血有些弱,目前妻子还没怀孕,很喜欢小孩儿。
没想到啊!
汇报完,高安胜起身告辞。
高安胜心一沉。
“他很乖的,刚刚高长史说了那么久,他在案桌下玩,都没有出声。”
七郎自认是优秀的猎人,他不缺耐心。
光是这些仁政,官府就收拢了民心。阿弥陀佛,赵都督良心有点痛。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他想将小儿子抓住,谁知小家伙灵活得很,咕噜噜滚了出去。
七郎露出骄傲老父亲的笑容,“主要是像我。”
如今的小卢年富力强,但生娃的能力就不如他。
他虽然带娃上班,但他儿子可乖了,不会耽误同事的工作。
“这孩子手脚真有劲,长大了也像都督一样,是一员猛将。”卢照邻赞道。
卢照邻对小正儿伸出手:“小郎君可人意。来,大侄子,给卢叔父抱一抱。”
虽然心情复杂,但高安胜也不得不承认,赵都督是个合格的父母官。
但高安胜也是他的上司,他不好说什么……于是转移话题:“我如今事务繁忙,想增加几个主簿,请都督批准。”
七郎脸色微微一红,把小儿子逮住,闭眼承认:“小儿太粘人,我要出门,他抓着我的袖子不放,默默哭了一刻钟。我实在狠不下心,只能带他过来。”
小正儿胆子大,平日常被赵义抱着出去玩,也见过这个卢叔叔,就顺着卢照邻的衣服爬,动作麻利得很。
“这件事,你安排汉人的商行,当做普通的买卖去做。反正皮毛送到内地,多少都卖得完。从草原收购这些东西,不会惹人怀疑。”
七郎笑得真诚,高长史那么老实能干,他这是投桃报李,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卢照邻嘴角抽了抽,你把人家最后的火种灭了,难怪高安胜一幅快哭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