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三宝做掌柜 - 农门状元 - 山的那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门状元 >

第198章三宝做掌柜

从二师兄圆融的禅房出来,七郎收获了两卷经书……不用钱的。圆融师兄可比刘大哥大方多了~~

接着,他又在寺庙里转了一圈,给住持慧通大和尚送羊绒袜、和小和尚们讲故事。

“小师叔,你上回讲的‘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圆融师叔说出自《六度集经》,但我们文殊院没有收藏这卷经,你那里有吗?可不可以借给我?”一个小和尚问。

七郎汗颜,他平时跟小和尚们讲故事,还真没留意出处。

“我也是听人讲到这个故事的,没看过《六度集经》。我下回写信给圆通师兄,看看京城有没有。”七郎回答。

虔诚的小和尚叹了口气,其他小和尚又围着七郎讲故事。

七郎在文殊院混了小半日,又吃了院里的特色点心酥油泡螺,高高兴兴地离开。

主持慧通和尚试了试七郎送来的羊绒袜,轻软暖和,立刻就穿上了。

但这也不怪他啊,这老牛就是走得慢,他又没钱买新牛。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七郎挠了挠头:“我也说不上。有句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感觉这位圆融师兄,就是杀了很多人的样子。”

对,就是傅大郎的老牛车。

“还是马车好,比牛车快多了。”七郎坐在车里,羡慕地说。

刘植撇了撇嘴:“你都有小白了,别不知足了。我爹说,小白是匹好马,要是长大了,恐怕价值万钱,做战马也使得。”

如今腊月,天气寒冷。

这幅一本正经的样子,让店里的客人都觉得好笑,路过的行人都好奇地往店中看过来。

住得近怎么了?住得近就可以杀熟?

七郎问:“你来回一趟,收多少钱?”

本来他娘丁氏准备大年初一带家人去礼佛的。

“五文钱,不多吧?”傅大郎忐忑不安地问,他坑定钱的事传开了,最近都找不到活计。

剃度了,才好拉过来一起讲相声啊~~

圆融狰狞一笑:“师父说,时候未到。小师弟尘缘未尽,总要让他在繁华中走一遭,才知道人间尘缘,皆梦幻泡影。”

董月明有马,对小白没什么羡慕的。

她好奇地问:“圆融和尚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跟圆通一样吗?”

这小孩儿,却有不同寻常之处。

走到圆融和尚的禅房,慧通说:“小师弟讲的佛理故事,我都让人记录下来,俗讲的时候给信众讲。这些有趣的故事,想必信众会喜欢。不知慈惠师叔准备何时给小师弟剃度?”

小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不像好人就是坏人了。

忙到了傍晚,客人少了,三个小孩儿才乘了大勇赶的马车,迎着落日的余晖回家。

董月明和刘植都瞪大了眼睛:“不像好人?是坏人吗?”

“我想,其他人也有这样的好奇,才肯听他说吧?”七郎分析,“再说,胡人本来就凶神恶煞的,也许在他们眼中,圆融师兄的相貌是好的?”

客人们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七郎身上。

这个客人自己掰着手指算了半晌,发现董月明算得没错,乐呵呵地说:“你们这些小孩儿了不得,那么小就会算账了。”

七郎不知道两位大和尚怎么议论他的人生大事。

七郎:……没办法,人优秀了,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刘植缩了缩脖子:“那我们不去文殊院了,等他走了我们再去。”

一个客人买了一大袋棉花,听董月明算了价钱,怀疑地问:“你小娃娃真的会算账?可别算多了。”

慧通:“阿弥陀佛。”董月明听了,就自告奋勇要过来;刘植也觉得做买卖比抄书有趣,也说要来。

周小石见傅大郎上门,脸色不太好看……白白被坑定钱的事,他还记着呢。

顾芳儿走出来小声说:“就他吧,他爹病了,还问我买药材。”

唉,慢就慢些吧,他也不着急。

其他客人纷纷附和,一个住在附近的客人说:“三宝商行,就是三个小东家开的。喏,现在走进来的这个小东家,他还在府学读书呢!”

董夫人和刘诚商量,不如借此机会让两个孩子历练历练。

赵三郎的麻辣烫客人多,文殊院距离商行还挺远,又不知在院中耽搁多久,七郎就没有让赵三郎送。

临近过年,买年货的人多,周小石忙不过来,原是要问刘家借一个账房过来的。

赵家人却不会忘,等七郎一回来,都问他松州还会不会打仗。

七郎回到杂货行,只见刘植、董月明都站在柜台后面,站在小板凳上,排着算筹给客人算价钱。

刘植实在眼馋七郎的小白马,可家里人都说,要等他长大些再给他买。

七郎听了,再看傅大郎大冷天还穿着破柳絮的衣服,点头应了。

他放好东西,也出来帮忙,三个小孩儿在高高的柜台后面,垫着板凳站成一排,拨弄着算筹,脆生生地念出要多少钱……

刘植觉得,反正有表妹在,他也不会算错……两个小孩儿就成了商行的小掌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