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一夜返贫 - 农门状元 - 山的那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门状元 >

第50章一夜返贫

赵老汉看见一前一后进来的七郎和大郎,目光掠过七郎,落在了后面的赵大郎身上。因为他已经把房间都搜了一遍,也没找到七郎藏的私房钱,多半是没有了。

那么,希望只能放在大郎身上。

赵大郎把竹筐放在厨房门边,交给老娘……疑惑地问:“爹,是出什么事了?征田的事又变卦了?”

看他爹这幅吊起来的鸭子模样,赵大郎的心也是七上八下的。

“唉!家门不幸!”赵老汉干嚎了一句,痛心疾首地说:“狗蛋刚才过来传话,说四郎跟人合伙做买卖,让人给骗了,他自己欠下了七十贯的高利贷。现在债主说了,明天再不拿钱去赎人,就把他剁了,这算什么事啊!”

七十贯,换成粮食能堆满整个院子!买羊都有一大群了!

在七郎卖白糖发家之前,把老赵家全家捆一起卖了也不值这个钱。

赵大郎眼睛瞪圆:“老四脑子有问题?他跟谁合伙做买卖?还欠七十贯?放贷的也肯借给他?这不是要把我们家逼死嘛!”

他的小脑瓜想了好一会儿,条理分明的说:“不如这样,材料就不退了,总共差的三十四贯,我去问师姐和刘植借,他们的私房钱就有。”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赵老汉站起身,沉痛而决然地说:“不能拖了,我先去董家说卖材料的事,然后就去借钱!”

赵老汉收拢了全家的银子,用来买材料盖房子了。

就是现在有神仙保佑了,全家也没有七十贯。

赵老汉欣慰地摸着七郎的头:“好孩子,像我!像我!”

他的目光扫到谁,谁就把头耷拉着……

大郎和二郎积攒了好久的钱都拿出来盖房子了,现在实在没有,也没办法。

该死的老四,他们家本来越过越好,是全村头一份了……一夜之间就变成全村最穷的!

周氏:……并没有被安慰到。

七郎背着竹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冷风吹得脸上有些疼,全没了从舅舅家回来时的欢呼雀跃和踌躇满志。

“爹!”赵大郎受不了了,喊了一声。

七郎在全家人的注视下,把竹篓里的东西清出来,背着一个空竹篓出门。

七郎虽然觉得这样的四哥卖了就卖了……但还是跑回房间,不一会儿又跑出来:“这里是三十二贯,我的全部私房钱了。”

他们没本事,这样的大事,要七郎一个小孩儿去承担。

张氏从房子走出来,“七郎上回也给我一根银簪。”

七郎走到母亲身边安慰:“娘别怕,人家求的是财,这个事就有转机,不会把人打死的。打死了他们就亏了,顶多是把人卖了。我听说北边的石炭窑买奴工,生死不论的,可能值这个钱。”

可就是把能算的钱都算上,也只有四十六贯,这在庄户人家是一笔巨款,说出去能让人眼红!

周氏悄悄的抹着眼泪。

赵大郎等人听了,齐齐目露凶光,兄弟们的心意从未如此共通过!

可……还差二十四贯。

七郎摇了摇头,绽放出一个笑容:“我自己去就行了,这是我们小孩子自己的事!爹去了,还要找到刘翁和董夫人跟前,还添事。现在也不早,再晚就看不见路,我现在去吧!”

穷人没个富亲戚,就算他连夜把全村借遍,恐怕也凑不齐。

房子盖到半拉就盖不下去了,是很难受。

嘴里说着狠话,赵老汉的目光却从赵大郎往下一个个看去……

张氏依依不舍地交给赵老汉。

但是,他也知道七郎说得对,退材料回董家,同样是欠人情……去问村里人借钱,恐怕也借不齐。赵老汉恨恨地骂:“这个败家子,让他去死好了,带累全家!”

赵老汉看着幺儿一板一眼的小大人模样,又心疼又欣慰:“那你先去,等一下我让你大哥去接你……如果借不到,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赵老汉抱着头,低沉地说:“把盖房的材料卖回给董家,如果他家大方些……凑个十贯。你娘有一根银簪,是七郎前回买的,值两贯。这就是十二贯,剩下的钱……我舍了老脸,全村一家家的借过去。”

他和董月明、刘植亲自去县衙卖糖,分了三十五贯,但这几回进城,买些笔墨,零零散散又花掉了几贯。

七郎的私房钱他没搜到,五郎六郎的本来就是他保管着,也就大的三个还可能刮出银钱。

他是家中长子,没本事让爹娘过好日子,实在不忍老爹年老了还受这个罪。

房子盖到半拉,旁边空地里还剩的砖瓦、石头、木材,厚着脸皮退回给董家,顶多值个十贯。

赵老汉和周氏走到院门边,看着七郎小小的身影走在夜幕降临的雾霭下,眼泪一齐流了出来。

“爹!”七郎拉着他,咬了咬唇说:“这些砖瓦是董家帮我们买的,她家盖房子恐怕用不了这么多了。我们退回去,也是欠人情。你去借钱,又是欠人情。”

况且,就算他们肯背债,也得别人肯借才行。

本来是想留给闺女阿琴出嫁时做嫁妆的,现在……唉!

但他这一下,还是把全家给惊到了。

七郎骄傲地说:“我藏的私房钱谁也找不到!”

可四郎毕竟是亲弟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全家垂头丧气的,像是乌云压在了头顶上,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