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暴利的行业 - 农门状元 - 山的那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门状元 >

第17章暴利的行业

董月明回到家,告诉母亲她已经向赵全道歉了,两人已经和好了。董夫人欣慰笑道:“和好了就好,以后你在学堂里,也要和其他同窗和睦相处。”

董月明说:“竹筒里的是糖,赵七郎给我的。”

董夫人笑着打开竹筒,神情却有些诧异,“这是糖霜?”

用桌上的陶瓷小勺沾了一点放进嘴里,清甜不腻,真的是糖霜。

董夫人眉头微皱,她家日常吃的天竺石糖,黑糖一百文一碗,杂质少些的红糖还要贵一倍。

像这样的糖霜,是红糖再次熬制,表面凝出的一层薄霜,用薄蔑片小心翼翼的刮下来……

一两糖霜就要两千文,不仅贵还稀有,大多作为贡品……

她家虽是陇西董氏,也很少买这样精贵的东西。

这小竹筒怕是有半斤糖霜了,这样贵的东西,自然不是赵七郎一个小孩子能做主的,想必是赵家的意思。

董夫人想了想,笑道:“没想到庄户人家也很讲体面,这样贵的东西,我们可不能白收!”

“我也说了要跟他买!娘,这种糖很贵吗?我们买得起吗?”董月明好奇地问。

董夫人笑道:“就这一点,不到五两糖,就十贯钱吧,买是买得起的。这小孩子,哪里来的稀罕糖霜呢?也是叫人奇怪。所以说,谁家都有一点门路,不要看不起任何人。正好,我也许久没吃雪花糖糕了,就让梅姨做吧!”

梅姨是跟着她们回乡的仆妇,做得一手好糕点。

香甜细腻的雪花糖糕做好了,董月明吃了一块就幸福得眯起眼睛,觉得师弟也不是那么讨厌了……

次日,董月明拿出一个装钱的小匣子,对七郎说:“两贯钱一两糖,这里是十贯钱,我不占你便宜。”

七郎看着整整齐齐的十贯钱,猛地揉了揉眼睛,他惊呆了!

他只知道白糖大约很值钱,没想到那么值钱!

他爹挑了两大筐藤椒去卖,只卖了不到五贯钱,这一点点白糖就值十贯钱!

卖什么藤椒啊,直接卖白糖!发财啦~发财啦~

小肥羊真有钱啊!

七郎把小钱钱收入书袋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董月明疑惑地问:“你为什么哭?”

“我高兴!”七郎哽咽地说。

董月明皱了皱眉……师弟大概是个傻子,高兴为什么还哭呢?

两人有了糖和铜钱做桥梁,算是彻底和好了。

董月明看见七郎写字,忍不住嘲笑:“你的字好丑啊,哈哈~~”

七郎歪着脑袋,一本正经地说:“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吗?”

别看他的字写得丑,但他认得的字多!

而且这是他第一次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从前都是拿棍子在泥沙上划,他相信他以后一定会写得好看的。

董月明噎住了,“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是什么问题!

刘植此时也到了,听到他们说买糖的事,“白糖好吃吗?我都没吃过呢!赵全,我也要买!”

七郎问:“你有钱吗?两贯钱一两糖。”

刘植愣了愣,沮丧地说:“我没有。”

他的压岁钱都被他娘保管着,他得先问娘要钱……这么想着,他觉得很羡慕董月明。

同样都是小孩儿,董家表妹比他幸福多了。

学童们陆陆续续到了,不一会儿先生也进来。

先是让学生集体背书。

背完《千字文》,罗先生又用《论语》开了个头。

董月明学过《论语》,七郎在梦中学过,跟着罗先生学了一遍,也能背了。

此时两个大声的背诵,一字一句念得清晰。

班里一些年纪大的学生都背不出《论语》,看到两个小孩儿出风头,也是羡慕又无奈。

罗先生不要束脩地收了赵全为弟子,让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骂了一顿!

可人家年纪比自己小,背的书就是比自己多,这又哪里说理去?

要怪只怪爹娘没给自己一个聪明的脑子!

刘植对此却没有太嫉妒,读书差一点有什么要紧?

他有个厉害的哥哥!

散学之后,刘植惦记着糖霜,跑去问他娘丁氏:“娘,你给我十贯钱!”

“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丁氏不给。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我要买东西!表妹的钱都是自己收着,我的为什么不能?”刘植继续缠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