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早有预言
反正我也与纪筱竹撕破脸了,所以当何劲与我说这些话后,我心里早已起不来波澜。我想我很早以前就不再信任纪筱竹这些人了。所以我也没必要为此纠结,现在我应该看何劲能为我做些什么。
就比如现在。我们正置身老江以前留下的地宫里面,好久说过老江在这里留下一个很大的秘密,我正是检验何劲的大好机会,就让他帮我找到老江留下的秘密好了。
不过我能来到这里,心里还真是有些亲切感,就仿佛我能感觉到他存在过的气息。
想到一个月前,我还围在老江本人身边,吵着要吃水煮鱼,仿佛就是昨天。
也不知道现在老江在做什么,他一定想不到我会光顾他以前所修建的这座地宫。
很可惜现在不是想念老江的时候,就听何劲道:“你别小看江先生的才华,这里不单单是个殿堂,江先生在这里留下重要的信息,我这次前来,就是想知道他在这里留下些什么信息。”
我深有感悟:“因为老江留在地面的信息很容易被人为破坏,逼迫老江只好向地下发展。”
“地面上痕迹不容易保留,容易被认为毁坏和随意篡改,不然也无法经受不住岁月的洗礼。随便一场战争便可以将一座繁华城市夷为平地。更何况我国历史上朝代更替这么频繁,你看军队之间像是走马灯一样杀来杀去,这要想留存下重要信息,最好办法就将它藏于地下。”
元魈毁掉老江留下的痕迹,正是出于保护他的目的,可以让他身上的秘密不泄露。
只是元魈这种举动,在我眼里过于残忍。不过元魈无法进入老江留在地下的宫殿,因此也就无法破坏。同样,一般外人就更无法知晓这里的秘密。
同时,何劲的家族也负责帮助江云瞳修建地宫。难怪何劲对地宫构造原理如此了若指掌。不过我听老江说过,当年帮他的有四个家族,分别是姜家、嬴家、姞家,以及妘家。
却唯独没听说过何家,难不成何劲这个名字不是真名?这可好玩了。
我想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开口道:“现在兴起炒古董,我也接触一些,也发现这个特点,就是很多稀世古董都是从地下出土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大概因为地下环境本身就很好保护这些文物,所以这些重要瑰宝才能流传至今。”
我们现在就在研究这座地宫,我问向何劲:“那你说说老江会留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我在破译出来之前,也说不好他会留下什么秘密。”何劲说着就抬头看墙上的绘画。
我灵机一动:“你说会不会这个大殿上有什么暗室之类的屋子,老江就把重要信息藏在那里面。”
“不会,我多年前曾经发现过和这里结构相类似的地下宫殿,那里也是江先生所留下的。最初我也认为在那里会出现暗室之类的布局。但当时我找了半天,才发现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里只是一件巨大的宫殿,并没有任何暗室。所有秘密就隐藏在墙壁上的绘画中。这说明江先生深谙古代密码,这是他留下信息的方式之一。”
当何劲说这些时,我脑海中浮现老江和我老妈一起教我秘密时的画面,在他们的监督督促下,我恶补不少密码知识。现在回忆起来,我不知道是否他们早就有所预谋。还是老江和我老妈在那时旧料想到我会有今日的遭遇。
“不对啊,你不是说,老江留下的地宫很难进入,元魈的人马都是精兵强将,还不是进入不得。那你又是如进入这里,以及上一个地宫里面。”
“不要误会,我刚才就已声明,我能进入这里是得到江先生授权的,他把进入这里的方法告诉了我。但只允许进入一次。这次我们必须成功破译这里的秘密,因为没有下一次。地宫的机关会自动改变,我下次要想按照同样的方法进入,就行不通了。”
原来何劲和老江还有这么大交情,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认识的。我只好进行下一个话题:“那么你们上次是否成功破解绘画里隐藏的密码?”
“那是我亲自破译,足足使用一天的时间,换了很多种破译方式,最终才破译那里藏着的秘密。”
我认为从目前事情的进展来看,何劲已经对我吐露那么多实情,那么后面的秘密他也没必要再瞒我了。结果还真是这样。
何劲毫不隐瞒的说道:“上次我们找到了江先生留下的一座西晋时期的地宫,我们在里面发现一面不一样的墙壁,上面画着当地民俗,我们用一天时间破译出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内容不一般,里面描述了几百年后的事情,而这事情真的发生了。”
我心中一动,随即认真专注的凝视何劲的眼睛,等他继续往下说。
“我当时破译出这个古代密码时,连我都感到无法置信。那是我一度怀疑是否之前的推断有误,那个地宫不是江先生西晋时期所留下的,而是几百年后的建筑,那样一来就可以解释墙壁上的信息了。江先生只不过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描绘到地宫下的密码中去。”
我认为事情没这么简单,否则****得多么无聊,才会将一件发生过的事情,以这么复杂的方式藏于地下。
“事情就是这样奇怪,那座地宫就是江先生于西晋时期所建,那秘密也是当时留下。江先生的所作所为放到今日,就可以理解为预言。”
我一阵心跳加速,就相中了彩票一样激动。
提到预言类的书籍,不知为何我脑海中反射性出现《推背图》这部千古奇书。
说起《推背图》,那简直是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
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
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诸如《推背图》这样的预言书还有很多,都是举世闻名的杰作。不过随着史海沉浮,很多历史真相都已掩埋在尘封过往的烟尘中,早已翻不得。
以及那些预言书的真伪也变成历史谜团,究竟是当时古人的旷世杰作,还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本人也是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