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秒:治水 - 时间无生 - 君默云峰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时间无生 >

第二十五秒:治水

在遥远的尧帝纪元,天际尚存混沌未明的余晖,大地犹自挣扎于宁静与秩序的门槛之外。尽管苍穹已由女娲之手巧妙织补,那肆虐的洪水却如同挣脱了枷锁的巨兽,肆意奔腾,无垠地铺展,将广袤的绿野吞噬于一片汪洋之中,万物生灵在这无情的水域中哀鸣挣扎。

林间本应是生命欢歌的殿堂,此刻却化作了危机四伏的迷宫。郁郁葱葱之中,不再是宁静的庇护所,而是野兽肆虐的舞台,每一片树叶的轻颤都可能隐藏着未知的恐惧。野兽的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它们的咆哮与嘶鸣交织成一首末日的序曲,回荡在这片被遗忘的天地间。

五谷的芬芳,此刻遥不可及。田野荒芜,作物难觅,人类与野兽之间的界限在饥饿与生存的逼迫下变得模糊不清。夜幕降临,火光星星点点,映照出一张张坚毅而又疲惫的脸庞,他们不仅在与洪水抗争,更是在与这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世界搏斗。

在远古的洪荒年代,鲧,一位被天命所择的英雄,肩扛起了治理滔天洪水、拯救苍生于水火的艰巨使命。他以满腔热血与不屈意志,毅然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鲧深知,洪水肆虐,非人力可轻易遏制,于是他冥思苦想,决心以智慧与汗水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率领着部落中的勇士与工匠,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于广袤的大地上,构建起了一座巍峨壮观的城墙,其高达三仞,宛如巨龙般蜿蜒伸展,意图将家园紧紧环抱,隔绝那肆虐的洪水。

然而,洪水之威,超乎想象。那城墙虽坚固异常,却终究难以抵挡自然之力的无情冲击。年复一年,洪水依旧肆虐,城墙屡建屡毁,鲧的心血与汗水仿佛都化作了无垠的浪花,消失于茫茫洪水之中。他未曾言败,九年的光阴,就这样在汗水与希望、挫败与坚持中悄然流逝。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间亦有诸多无奈。尽管鲧倾尽全力,他的努力却未能换来预期的安宁。最终,因种种原因,他不得不面对失败的苦涩,更承受了来自帝王的严厉惩罚——被放逐至遥远的羽山,那里荒凉孤寂,与他曾誓死守护的家园天各一方。在羽山之巅,鲧望着远方依旧汹涌的洪水,心中满是不甘与遗憾,最终,他带着未竟之志,长眠于那片荒芜之地……

“帝俊!你到底要做什么!”在那幽邃莫测的羽山腹地,苍穹似乎也被厚重的阴霾所吞噬,光线斑驳,映照出大禹坚毅不屈的脸庞。他,作为鲧之血脉,此刻却目睹着至亲之父,身负重重铁链,步履蹒跚,在无尽的黑暗中被人无情地押解前行,心中怒火中烧,字字句句如雷鸣般响彻山谷。

“别急嘛,马上就放你出来。”帝俊轻蔑一笑,眼眸中闪烁着若有若无的轻蔑之意。

“父亲一生治水,造福苍生,却换来如此下场,天理何在,公道何存!"大禹的怒吼,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每一声都蕴含着对不公命运的控诉,对权力滥用的愤怒,以及对正义无尽的渴望。

“呵呵,”帝俊摆了摆手,似乎事不关己,淡淡说道:“这是新帝的决策,又不是指使的,再言之,你的父亲还不是因为你不去治水才被任务强加于身,替子从军么?”

“你……”大禹的话语,如同被风雨磨砺过的磐石,沉重而坚定,汗水与泪水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交织成网,却丝毫未能削弱那双眸中闪烁的不屈之光。他深吸一口气,让胸腔中涌动的情感化作力量,缓缓言道:“如果不是因为你把我囚禁于此,我又怎么可能不去治水!”

“哦?是么,那看来还是我的错了。”帝俊露出一抹云淡风轻的微笑,但这笑容在大禹看来,着实有些刺眼,接着帝俊说道:“看看时间,也该放你出来了,那么……去治水吧。”

语落之际,帝俊身姿轻盈,单掌轻旋,化掌为刃,一道璀璨光华自掌心迸发,犹如破晓之光,瞬间斩断了缠绕大禹周身、沉重如山的铁索。

可大禹却没有感受到解脱的快感,反而在那片刻的寂静中,怒火如狂潮般汹涌而至,灼烧着每一寸理智的边界。他凝视着帝俊那决绝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愤慨,仿佛要将所有的情感凝聚成一记重拳,轰向这不公的命运。

“轰!”一声震响,空气为之震颤,大禹的拳头裹挟着无尽的力量与怒意,划破虚空,却只见帝俊身影轻描淡写地一侧,那足以撼动山河的一击,竟被他以不可思议的从容轻易化解,仿佛这世间的纷扰,于他而言皆是过眼云烟。

“你,枉为辰龙之名!”大禹的怒吼回荡在天地间,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失望与痛心。他的声音中,既有对昔日战友堕落的哀叹,也有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懑。辰龙,本应是天地间最尊贵的存在,象征着力量与智慧,而今,这二字在帝俊的身上,却成了一种讽刺,一种背叛。

“嗯,但你的确称得上是丑牛。”帝俊的背影依旧雄武,却透露着一丝掩盖而来的萧瑟,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似乎对什么都缺乏兴趣,但这种态度,却让人感觉极端的不快。

"可恶啊……"大禹的拳头紧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眉宇间凝聚着难以名状的愤懑与不甘。他望着远方肆虐的洪水,心中五味杂陈。为何,非要待至先父鲧治水无功,饱受屈辱,被逐出族地,囚禁于暗无天日之地后,才将这千钧重担交予他肩?

此情此景,换做任何有血有肉之人,又岂能轻易释怀?大禹深知,若能为民解忧,治水安澜,他自是甘之如饴,义无反顾。但命运如此戏谑,将他置于这进退维谷之境,心中的那份被戏耍的感觉,如同利刃穿心,难以平息。

然而,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上,万民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哀嚎遍野,他大禹,岂能因一己之私愤而置苍生于不顾?不,他不能!胸中激荡的,是对苍生的大爱,是对责任的坚守。即便前路坎坷,荆棘遍布,他也必须挺身而出,踏上这条治水的不归路。

踏出羽山的那一刻,眼前景象恍若隔世,满目尽是劫后余生的苍凉与荒芜。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无垠的汪洋吞噬了往昔的绿意盎然,只留下一片荒芜与绝望交织的画卷。妖兽的咆哮声此起彼伏,它们在这混沌之中找到了自由的领地,四处游弋,为这本就动荡不安的世界更添了几分阴森与恐怖。

大禹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紧紧揪住,一阵难以言喻的痛楚涌上心头。他深知,这一切的根源,皆源于父亲鲧那悲壮而未能奏效的治水之策。鲧的勇气与决心虽令人敬佩,但其方法的偏颇,却如同在伤口上撒盐,让这片土地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与挣扎。

鲧之智勇,非比寻常,他遍访山川,探寻古法,尝试了种种世人难以想象的策略与手段。从疏导引流到筑坝围堰,从开凿河道至建造堤防,他几乎穷尽了人间所有治水之术。然而,面对那浩瀚无垠、源自天际的洪水,凡人的智慧与力量似乎总显得那么渺小与无力。

天河之水,非比寻常溪流,它携带着天地的意志,奔腾间有着不可抗拒的威能。鲧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与自然的较量,更是对智慧与毅力的极限考验。他倾尽心血,却仍见洪水肆虐,民不聊生,心中之痛,难以言表。

“这天河之水根本无法融入河流中,哪怕是水神共工来了,也控制不了吧……”大禹暗叹一声,顿了顿,接着自嘲一笑:“这玩意不交给寅虎竟然交给我这个丑牛来做,真不知道这辰龙是怎么想的……”

事实上鲧的治水方案的确是有效,把所有洪水都聚集在了大荒之南,东南海外的羲和国一带,洪水的分布并不广泛,但这里却是旧帝颛顼的首都,把洪水都聚集到了首都。

在帝王眼中,洪水汇聚之处,即是危机四伏之所,更是对王权稳固的一种挑衅。于是,一纸令下,鲧的治水之功非但未能赢得应有的赞誉与奖赏,反而换来了无情的驱逐。

但这却是为大禹省下了好一番功夫,此刻,他伫立于满目疮痍却又蕴含着沧桑韵味的日月山巅,这座古老的山脉,仿佛历史的见证者,亲历了造阳之辉煌、破天之震撼、补天之壮举,三大史诗般的事件逐一落幕,终归于宁静,仿佛天地间的一切喧嚣都随之消散,只余下这份沉淀的平和与释然。

大禹的身影,在这破败与重生交织的背景中,显得格外坚毅而孤独。他的目光穿透了岁月的迷雾,望向远方,那里是新的希望,是未竟的治水大业,也是他对苍生无尽的承诺与责任。然而在此刻,他仿佛可以暂时放下肩头的重担,让心灵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得到片刻的休憩。

日月山,这座见证了无数奇迹与变迁的山脉,也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坚持与牺牲、勇气与智慧的故事。它静静地陪伴着大禹,见证了他从一位普通的领袖成长为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英雄。而今,随着三大事件的圆满落幕,它仿佛也在默默祝福,愿这位伟大的治水者能够继续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大禹立于滔滔洪水之前,面对着那肆虐无度的狂澜,非但不显丝毫惧色,反而嘴角勾起一抹豪迈之笑,那笑声穿透了轰鸣的水声,回荡在天地间,仿佛是对自然之力的一种无畏挑战。他的心境随之激昂,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智慧的光芒,随即仰天长啸,高高吟道:

“凤鸣穷途天地窄,龙游荒穹无形天。”

“蜉蝣一瞥随风逝,啸震青天濯浪来!”

“千古英杰明灭幻,道不求真困己身。”

“燕落时分啼歌舞,心似云泥泪作汤。”

“大道千芸万般意,惟天慰心不畏命。”

“生死迷离一念空,山高骛远—路—妄—休!”

大地颤动,洪水骤起,向大禹迎面而来,伴随着大禹狂放不羁的笑容,这片土地的一切事物凭空而起,大禹的挺直雄武的躯体被淹没在浩瀚的洪水中,若隐若现……

后来有一个传闻,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疆域之中,曾有一片土地,宛如晨雾中未醒的梦,悄然间从世人的记忆中淡出,不留一丝痕迹。

当岁月的风尘轻轻揭开过往的面纱,这片遗失之地被赋予了一个既凄美又引人遐想的名字——逆海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