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开战!开战! - 立鼎1894 - 鲁东道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立鼎1894 >

第五八四章开战!开战!

黑龙江北部,距离瑷珲大约一百公里的东兴安岭深处,北疆建设兵团司令部。

梁赞两手撑开在松木桌面上,清冽的目光不住在画满红蓝两色线条和标示的地图上来回扫视,脑袋里走马灯似的流转着各种情报信息,与地图状况一一对应。

在战斗打响之前,反复核对各种状况,确保万无一失,是他的习惯。哪怕早就拟定了作战方案部署下去,已经很难再作出更改,并且所有情况都烂熟于心,他还是习惯在整个作战过程中亲力亲为,务必做到第一时间听到前方报告,而不是经过参谋们分析整理之后的简报。

这么做,无疑会让他格外付出巨大的精神负担,也与那些临战之时可以下棋品茶的名将风范全然不相符。

梁赞却并不在意那些东西。他只要一个结果,胜利!

房门“梆梆”敲响,打断他的思考。抬起头来,见一名年轻的作战参谋满脸喜色的冲进来,手里舞动一份电文,疾步到了近前立正,双手奉上:“报告!有紧急情况!”

“哦?”

梁赞先抬头看了一眼墙壁上的石英钟,而后接过电文上下一扫,浓密的眉毛向上耸起,嘀咕道:“居然那边下手了?”

他明白为何小参谋会喜形于色了,原来是满洲里方向已经交火了。不,确切的说,是边防军为了救援被拦截的特使专列,狠狠的给了毛子一顿重击!

新朝建立以来,尚武之风盛行于全国,军中将领几乎都在四十岁下,基层军官更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特点,期盼开兵见仗,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十几年来,中国一直面临列强围堵,边疆地区小冲突不断。在康藏与英国人摩擦,在北疆数千公里边境线上,不停地跟毛子发生龌龊。

但全都是极小规模的互相试探,没有大仗可打,自然也就没大功可立。

如今中俄关系紧张,在两国邦交即将达到最佳阶段时,忽然急转直下,整个北方进入全面战时状态。中下层的军人并不清楚这是蓄谋已久的战略变化,他们只觉得终于要打大仗了,无不兴奋雀跃。

不过战争爆发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开始的。即便中俄双方高层早都做了准备,从海兰泡事件发生到现在一个多月了,两国也没有真格儿全面进攻,只是不停地调兵遣将,将战争阴云一层层的堆厚。

其实双方都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首先是气候条件,北疆二月里依然天寒地冻,野外作战非常考验双方的后勤和士兵素质,非战斗因素减员不可避免。

毛子虽然抗冻,也做好了动手准备,但在试探时遭到迎头痛击,让他们不得不重新估计中国边防力量,因而必须略作调整。

中方的准备其实比他们更充分,但却需要抢占道义制高点,另外便是有杨浩出使圣彼得堡的必要环节没有完成,故而也相应的按兵不动。

终于等到了现在,阴历四月初,北疆天气由变化多端的干旱春季进入夏初,气温回升到温热,距离雨季到来却还有一点时间,正是事宜出外活动的最佳时期。同样,也是开兵见仗的绝好机会!

便在一切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最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传来了!

梁赞瞥了一眼脸色兴奋的涨红的小参谋,点下头:“走,去作战室。”

“是!”

小参谋短促有力的立正回应,随即快步在前面开门,梁赞步履矫健的径直走到走廊另一端的房间。

硕大的作战室差不多有室内篮球场那么大,在山洞中开辟出来的防空工事宽阔轩敞,从顶部到下面足足有十几米高!

这也是杨浩的恶趣味所致,他将本世界好莱坞大片、美剧里那些地下堡垒的造型给弄了来,将乙位面几乎所有的重要山体、地下工事都搞成那德行。

往往是深深的走廊连着的硕大空间,中部灯光照耀下有宽大的沙盘平台或者推演桌,四周靠墙壁布满电台、计算机终端、通信设施等等。而在铁楼梯上去的二层三层,有突出的平台可以俯瞰全局。灯火照耀之下,站在上面看着下方来来往往的忙碌,特别有范儿。

北疆建设兵团作战司令部便是如此。

设立在呼兰的那个明面上用来统筹管理便将开垦建设的,是给外人看的,也是表面意义的服务机构。

深入兴安岭的这座山体司令部,才是用来指挥作战的核心。

梁赞步伐极快的来到作战室大厅中,明晃晃的长寿命节能灯管照耀着众人,挎着短突的警卫齐刷刷立正,也让其他人都知道了他的到来。

参谋长高筱山也是满脸喜色的迎上来,眉开眼笑的道:“司令,好消息啊!第七航空团首次出战,活活的把整整一个师的毛子给炸散了架!现在,满洲里对面敌军防御一片空虚,突破口唾手可得!”

三言两语,把情况交代清楚。

梁赞沉稳的点点头,把整理好的几分电文分别看了一遍,似乎有些感慨道:“想不到空军作战,效率如此惊人!简直跟当初以热气球吓坏了清军有一比!”

高参谋长由衷的叹道:“说的是啊!我们以前观摩军演,并不觉得如何利害。战士们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空袭时也有防空预警和反击手段。现在才知道,有准备和无准备的差距,如此之大!”

国防学校和将官培训班里,都有详细的空军应用及防卫项目,战略战术教学当中,也一直强调空地一体作战。

以往从反清革命时期走来的军官们对此很不适应。在他们看来,之前那种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的作战模式,已经足够犀利。列装到每个师每个团每个营都有的各种口径大炮,加上下到排一级的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形成一套全面覆盖式的大炮兵。

一个师顶人家其他国家一个军甚至集团军的火炮数量和弹药投放密度,已经是环球无敌了,还用什么飞机?

在大炮兵主义横行的陆军眼里,那些木头壳子造的轻飘飘玩意,慢吞吞的在天上飘,低空俯冲的话一顿机枪就能打成火球的货色,怎么能用来当作战的重头?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不过没奈何,这是大元首亲自下令要求的,任何人课业考核不过关,别指望有机会下部队。再怎么不以为然,也得把理论学通了,在军演当中照本宣科的用好。

军事演习当中,飞机的侦查作用是被承认的,对地攻击效果却一直备受怀疑。区区一架飞机几颗小炸弹,能把一支铁军的意志给炸垮了?严谨的散兵线战术,周密的防空防炮掩体加成,做到极致的伪装体系,你再能丢炸弹又如何?

没有实战效果,人人心存疑虑。

不过今天他们总算看到了,实战效果大大出乎预料之外。

梁赞想了想,吩咐道:“让第七航空团写一份详细的作战报告上来,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对了,特使专列已经安全回到境内了吧?”

高筱山点点头:“他们是在空军护送下开回来的,之前还跟毛子第八师的精锐打了一场,战果也是不俗。说起来,那位护送特使北上的徐树铮少校,也是个打硬仗的好手。”

梁赞嘿了声,不以为意:“你想想那专列的武备力量,简直如移动要塞一般,只要利用得当,谁也能打出彩来!既然回来了,他们的使命就算完成,不归我们理会。”

高筱山无奈的摇摇头,自家司令的心气儿也是太高,总是看不上人家传统文人出身的军官,这分歧恐怕一时半会儿是弥合不了。不过他们倒也的确有自傲的资本,都是跟着大元首起家的老骨干,伦资格绝非军校出来的小子们能比的。

收回思绪,专心眼下的军务:“那么,满洲里方向该当如何动作?是继续按兵不动,还是......。?”

梁赞没有回答,却先问道:“总部是如何答复的?”

“让我们相机而动,具体指挥自行决策。”

高参谋长明显对此感到满意,将在外,本就应该拥有极大的自主权,战争当中时机往往一闪而逝,全都指望总部来回决策,那还要他们这些将军干嘛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