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造舰竞争开始(四)
“镗!镗!镗!……”
沉重的蒸汽锤狠狠的捶打着下方的钢板,瞬间爆发出的巨响如同炸雷,离着近了当场会被震破了耳膜,头昏脑脏。
这是克虏伯公司的钢铁厂,负责为德国海军供应大炮和装甲的生产中心。从成立到现在数十年来,已经向全世界提供了数不清的优秀产品,光是大清国李鸿章大人,就从他们手里购买了上千门重炮,订单价格以千万两计算。
赚钱,非常赚钱!几乎等同于德国军事装备命脉的克虏伯公司,毫无疑问是这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而最令他们自豪的,则是始终掌握着世界一流的冶金建造技术。哪怕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公司的产品,依然比不上克虏伯的大炮更优秀,更耐用。
那么,作为克虏伯帝国的掌权者,第三代的弗雷德里希有足够自傲的本钱,从容面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豪门和大人物。即使是德皇威廉二世,当着面都要跟朋友一样的言笑不羁。
不过在今天,弗雷德里希却显得非常不自信。熟悉的人甚至能从他的表情中看出少许的惶恐和紧张,特别是亲眼看到锻锤之下,那一件件样品表现出的可怕品质,一股无形的危机感笼盖在他们的心头。
终于,那块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击的钢板应声爆碎,令人烦躁的噪声在空旷的厂房中回荡衰减,逐渐消失。一群带着护耳的工程师立刻从旁边的隔音操作间里冲出来,大声吆喝着浑身污秽的工人更换下一块材料。
弗雷德里希用洁白无瑕的手绢掩住口鼻,眉头微皱着迈步进入车间。他那双擦得能够当镜子一样反光的皮鞋落在散落着大量铁渣灰尘的地面,看上去格外的不协调,也让他的心情愈发的不爽。
不过,在更为重要的事情当前,些许的个人洁癖只能暂时让步了。
工程师显然注意到了克虏伯三代的不悦,有些紧张的搓搓粗糙的手,控制着自己的声调道:“先生,我们已经尽可能的打扫过厂房了。可是您知道,这里每天都在加班……。”
弗雷德里希轻轻一挥手绢止住这种无用的解释,另外他已经感觉到不舒服了,再从别人嘴里说出什么“油污难以清理”、“我们的排气扇工作不畅导致空气中灰尘含量太高”等等之类的说辞,会让他恶心的要吐出来。
嗯,克虏伯家的第三代不光有洁癖,还是个同性恋。当然这事儿绝对不能提的,这时代的人可没有几百年前那么开明,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如果被揭发这样的丑闻,他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杀。
更换新一块实验材料的工作被终止,弗雷德里希郁郁的道:“不用再测试了,直接报告你们得到的数据和评判结果吧。”
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心中有点惋惜,不能继续搞破坏性的实验来搞清楚对手的产品性能,但老板的命令更不容违背,只好叹了口气道:“截止到现在,我们一共测试过来自中国的115种不用的金属材料制品,硬性破坏实验383次,化学实验做了1044组,能够推测出成分比例的,大约有30种,其他的,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测试。”
弗雷德里希不想听那么的详细,竖起食指打断他:“说重点。”
老工程师舔舔舌头,把厚厚的报告往后翻开,又道:“好吧,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金属产品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良性能,超过我们任何一种最好的产品。无论是制造枪炮的钢材,还是舰船的钢板,甚至是装甲钢,都有至少百分之三十性能的超出。我们无法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说到这里,老工程师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摇头。在他和绝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目中,中国的形象估计跟非洲人差不许多,哪怕中德之间有那么多年的贸易往来,普遍的白人优越感和太过遥远的隔阂,让他们普遍的失去了解的能力。
当然社会上不是没有介绍中国的书籍,报纸上也经常登载东方的消息,不过多半是负面的内容。而翻译过来的中国经典,也只有少数人读到并能从中汲取营养。多数刻板教条的德国人,并不关心。
在他们印象中的蛮荒之地,居然会产出那么一大批性能出乎预料的产品,这让自觉优越感爆棚的德国人无法接受。
弗雷德里希却不是那么没见识。他亲自去中国拜访过杨浩,也有机会参观了天津那些正在建设中的工厂,包括兵工厂、造船厂、钢铁厂和车辆厂等等在内。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导致经常的午夜梦回,浑身大汗淋漓。因为他经常梦到,庞大的克虏伯工业帝国在一夜之间轰然崩塌!
所以,对老工程师的疑惑他毫无同感,淡淡的道:“他们有万吨水压机,并且极可能不止一台。数千吨和数百吨的水压机、油压机,几乎普遍存在于他们的机械类工厂中。另外,他们已经建立起了年产优质钢材百万吨的大型钢铁厂,不止一座。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有宽幅极大的厚板轧机!”
老工程师惊讶的张大嘴巴,好像上岸之后缺水的海鱼,双眼之中的惊恐,让人错以为他看到了撒旦的化身出现在面前。
呆了半晌,他长长的呻-吟道:“上帝啊!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中国人,竟然有了先进的冶金机械!”
弗雷德里希头一次觉得,没有提前让公司的工程师们分批去中国开开眼界,是一个极大的决策错误。习惯了在欧洲坐井观天的他们,整天活在老子天下第一的良好感觉之中,浑然忘了这个世界其实大的很,绝不是只有欧洲人才能创造出工业文明的巅峰。
早在1893年,美国伯利恒钢铁就率先建造成功了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而三辊劳特轧钢机更是从美国开始应用许多年。克虏伯拥有极其先进的冶金技术,却不代表着当前他们已经世界第一了,这种自大,很不好。
不过实话实说,在中国发现那么多先进的奇怪的东西,还是让人非常惊讶的。弗雷德里希实在无法想象,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会蠢到把最先进的工业装备卖出去,特别是卖给中国人这个潜在的巨大对手。
此外,就算做成了这笔买卖,也必然要全世界宣扬的吧,因为那份额实在太大了!
“算了,还是不要想那些糟糕的事情。”
弗雷德里希摇摇头,示意老工程师继续回报。
“我们测试过来自中国的战舰钢板,应该是采用厚板轧机一次成型之后,直接按照我们的要求剪裁打孔处理而成,其强度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船板。另外我们发现,似乎这也只是他们用在普通民用船只上的板材,更好的我们没有得到样品。”
弗雷德里希又是一阵无奈。这不只是可怕了,这是在炫耀啊!造民船的钢板居然比西方最优秀的战舰钢板还要好,这意味着他们的冶金技术和产能之大,已经超乎想象了。
“另外,他们提供的装甲钢成分,应该是铬锰钢和镍铬钢,但表面硬化处理工艺非常不错,部分指标超出我们的kc钢。不过我们怀疑,他们的生产成本会比我们低很多。”
“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弗雷德里希头脑非常冷静,从一个合格商人的角度,敏锐的判断出最有威胁的一点。
如果是站在敌对国家的立场上看,中国是绝对不应该对外出售用来建造战舰的原料和设备的,那等于是自找麻烦的资敌。
但他们就那么做了,并且还近乎无限量的供应,哪怕世界前几名的强国都下了订单,总数加起来恐怕就连英国德国也未必能供应的起,然而他们却依然满不在乎的全部吃下。并且在第一时间,各国都拿到了自己需要的样品,这说明什么?有恃无恐!
弗雷德里希非常佩服杨浩做生意的手段,通过连场战争一边倒的胜利,证明其拥有的武器装备不容置疑的优越性。随后趁机大张旗鼓的表示可以出售,急于搞清楚自家失败在哪里的各国怎么也要买的。比起费事巴拉的搞情报,显然出钱买更直接和划算,并且了解的更加全面。
毫无疑问,各国都得偿所愿了。但正因为拿到了全部理想中的产品,反而让各国分外的纠结。因为中国提供的舰船装备材料,比他们各国自己生产的性能更优越,供货更及时,而且,特么的价钱更便宜至少五分之一啊!
一条先进战列舰,平均二百万英镑的造假,除却武器系统,其余的至少一百四五十万的五分之一,那就是将近三十万英镑的价格差!
对各大海军强国来说,造他个几十条战列舰都是意料中事,那么加吧起来可能会节约上千万英镑的资金……这个数字,实在是太诱人了!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位元首,都无法拒绝节省那么多资金的议案,否则他就会遭到无情的抨击。
但对于各国的军火供应商而言,这简直是一场灾难!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技术上超越对方,那就只能从价格上找差距。可问题是,人家都便宜五分之一了,你要不便宜更多,怎么赢的订单?一旦降价,大家的利润还怎么产生?没有利润,企业就要破产啊!
这种事情,不是一个政治影响就能解决的。面对千万英镑计的财富,任何人都难以保持内心的淡定。
克虏伯和阿姆斯特朗等公司都是多种产品的,拳头主打的大炮虽然没有竞争,却不代表着没有压力。就比如现在,德皇威廉二世甚至不顾与弗雷德里希的良好关系,严肃的下令必须尽快的搞出性能优越的战舰主炮。德国的战舰,不能比任何人的火炮更差!
克虏伯有信心把自己的拳头产品---280mm加农炮搞得天下无敌,甚至威力一点不弱于各国普遍主张的305mm大炮,但那一点都不够安全。海军方面对于口径比人家小一向颇有微词,更糟的是留给他的时间很少。
弗雷德里希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尽快的解决中国产品的替代问题。在第二批战舰开工之前,他要设法拉平技术和价格上的差距。否则的话,克虏伯帝国将不可避免的错过接下来超过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到时候,只剩下制造大炮和枪械的克虏伯,将沦为业界的二流。
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看来,我必须要去一趟中国了。”
弗雷德里希暗暗的下定决心,为了家族的兴衰,他不得不尝试着做一些冒险的行动。
同样的烦恼情绪,在英国、法国的战舰设计和建造供应商之间,都在蔓延和爆发。尤其是自矜为世界第一的英国人最难以接受,各大私营造船相关企业,甚至合起伙来联手抵制帝国向中国人认输,防止英国大规模采购中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