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高百尺,天上人
入夜渐微凉,人在船中笑。
碧玉河在茫茫夜色的浸染下,显得更加小家碧玉。
断桥不愧为洛阳八大美景之一。
若是登临桥上,伫立在桥头,放眼四望,远楼近水,尽收眼底,尤其是河岸两侧那一望无际的离桐树,微风一吹,枝叶摇动,影影绰绰,美不胜收。
花船上的灯光落在水里,波光潋滟。
景色的确很美。
吕光随着琵琶女,迈步走上断桥。
琵琶女不算太美,但胜在有一双弯弯的眼睛,晶莹透亮的眼珠,明净的恍如天上的星辰。她浅浅的笑着,笑得却很诱人,很讨人欢喜。
她极为乖巧的站定到白衣人身旁,柔声唤道:“师父。”
白衣人依然在眺望着远方,也不知他到底在看什么。
断桥上人来人往,没有谁注意到白衣人的前襟染着几滴血迹。
吕光却看的十分清楚。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前辈,你受伤了?”
这个白衣人,不是别人,正是来自昆州苦海阁的第二苦命人。
第二苦命人叹了口气,道:“早晨我在南湖居遇到了玄武老祖。”
他这句话很简洁,但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足以令吕光心神大震。
那只周文王所豢养的灵宠,玄武神龟,居然也来到了京城。
吕光皱着眉头,沉吟不语。
第二苦命人继续说道:“灵雨把不久前的事,都告诉我了。”
吕光点点头,道:“前辈也是来参加春龙节的吧?”
第二苦命人道:“对。”
吕光突然曼声吟唱道:“苦海皆无涯,回头也无岸。摘得云中剑,浩气在人间。”
“你放心,既然阁主和我已把乌木令牌交给你,那么苦海阁从今以后,便不会再对你不利。”第二苦命人回眸看向他,眼神清澈,好像能透过吕光面庞上的那层人皮面具,看见他的本来容貌。
吕光站在他身边,听完他的话,表情异常平静。
苦海阁与吕氏一族的关系,很难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但吕光却听父亲不止一次的提起过,如果在当今世上还有哪个门派,会支持吕氏一族光复大禹王朝的计划,那此派无疑就是远在昆州的苦海阁。
吕光忽然想起一事,转而问道:“我还有一事不解。乌木令牌在我手里的消息,究竟是谁散播出去的?似乎一夜之间,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第二苦命人道:“还是玄武老祖。他不方便直接向你出手,故而欲要让你成为众矢之的。借刀杀人,其心可畏啊。”
吕光点点头,没有再问,因为他已看见第二苦命人胸口处的伤痕。
毫无疑问,这是玄武老祖留下的。
吕光终于放下心来,只要确定昆州苦海阁的立场,那在京城营救长生殿一干弟子的这件险事,十有八九便会成功。
第二苦命人侧头看向他,微笑着说道:“想必你也有些疑惑,为何我会对你的事,知晓的这么清楚。”
“苦海阁的弟子遍布十九州,其实从你在琅琊城杀死王悉之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你的行踪。只是我万万没有料到,你成长的速度居然如此之快。想到你是故人之后,我心甚慰。阁主对你吕氏一族的承诺,会永远有效。这点你勿用担心。我也知道你此行涉险来到洛阳,想要做些什么,待到合适的时机,我自会出手帮你。”
吕光神情真挚的道:“多谢。”
第二苦命人呵呵一笑,说道:“在其他修真者眼里,苦海阁是一个异数,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更像是在救苦救难,而不像是修行。世间的苦命人何其多也,救也救不完,那便只好重建秩序,颠覆大周王朝的统治。”
周围行人不断,但他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却说的大义凛然,浑然无惧。除了吕光能听到这些话,断无第二个人能听见,甚至连站在吕光身旁的琵琶女,都听不到这些声音。
这是一门极高深的气功。
凝气传音。
吕光笑了笑,不知该如何接话。
第二苦命人又道:“离春龙节召开,还剩下四天时间。你务必要小心谨慎,既然连我都知晓了你来到京城,那么想来也瞒不过靖道司和朝廷。”
吕光表情渐渐变得凝重,低声道:“我明白。”
第二苦命人乃是苦海阁的第二号人物,在修真界受万人尊重仰慕,他说一不二,吕光自然会把他的话放在心中。
吕光想着苦海阁的深厚底蕴,于是出声问道:“前辈可知那无字书碑,在摘星楼的哪一层?”
“无字碑?”第二苦命人神色略带诧异的重复道。
吕光应道:“对。”
第二苦命人垂首思虑片刻,而后说道:“摘星楼高及百丈,一层十尺,共有九十九层。无字书碑在离地面一百尺的第十层。”
“但想要登上摘星楼,却并非你所想像的那般简单。此楼每一层都布有灵阵禁制,莫说是修道者,哪怕是修真者,都不能轻易在楼中行走。楼中灵气漫溢,危楼高千尺,又有‘天上人’守护,难呐,想无声无息的潜入此楼,简直比登天还难。”
第二苦命人果然见识广博,说话也是不拐弯抹角,直言相告。
吕光皱眉问道:“天上人又是谁?”
第二苦命人微微一怔,道:“你没听说过‘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