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墓室石桩
张天佑捡起洛阳铲想看看,那知一碰,洛阳铲的把竟碎了,看来,这东西真是有年头了。
再看这具干尸,虽然已经死去不知道多少年了,但却看得出,他死之前并没受到什么痛苦,也没受到什么惊吓,倒像是死得很平静。
看到这点,张天佑并没感觉到惊讶,因为,刚刚小芙就是这样倒下的,如果,这个盗墓的人,也是被“丧魂局”勾走魂魄的话,那自己还真就来对地方了。
心里想着,又慢慢向前走去,不过,张天佑加了小心,他也怕自己的魂魄也会被突然吸走。
又往前走了没几步,突然间胸前的“锁魂玉”动了起来,而且抖的很快,张天佑吓了一跳,急忙握住了锁魂玉,纵是这样,他还是能感觉到锁魂玉在抖动,而且是每往前一步,锁魂玉抖得也就越厉害,就像人遇到了害怕的事情,在发抖一样。
他真怕锁魂玉碎了,赶忙向后退去,后退了数步,锁魂玉才不在抖,吓得张天佑头上出了白毛汗。
“娘-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自己就进不去了吗?”张天佑暗自想道。
同时,他也知道了“丧魂阵”的威力,他能感觉到,锁魂玉在抖动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也有不适,具体什么地方不舒服,他也说不出来。
不过,现在他也不敢冒然进去了,必须要想一个办法才定,最起码,不能让“丧魂局”勾走自己的魂魄,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用“稳魂符”,这符起到稳定魂魄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受过惊吓的人用大用。
现在用“稳魂符”,是要稳定自己的魂魄,只要魂魄不离体,才能干其它的事。
想到这里,他从包里拿出两张稳魂符,一张贴自己身上,另一张贴在锁魂玉上,这才再次向前走。
他先试着走了几步,感觉没什么事,这才大担的向前走去,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贴上稳魂符后,果然没事了。
走了十几米后,便看到前面有个台子,是用石头砌成的台子,台子上像是有个什么东西,张天佑没敢冒然过去,因为不但看到了那个台子,还看到台子周围有几具尸体,有的变成了干尸,有的成了骷髅。
看来,这些人都是先行者啊,他们都死在这了,自己可不能步这些人的后尘,所以,他先围着台子转了转,心里加着一百二十分的小心。
看着看着,他发现,台子个放的是个盒子,不过,盒子已经打开了,以往有经验告诉他,这盒子里放的肯定是玉,因为圭鬼可以钻进玉里,把玉放在这里,这台子便成了一个镇台,谁敢碰这个盒子,便会引出盒子里的圭鬼。
圭鬼本身是没多大的伤害能力,算是是善鬼,可他不允许别人动那块玉,谁动了,圭鬼便会攻击谁,像之前的张天佑碰到过的三口孽魄,便是圭鬼所变。
所以,圭鬼即是善鬼,也是恶鬼,分事情而定。
这时,张天佑不知道那块玉在那,如果玉真被拿走了,说不定,那个圭鬼还在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张天佑慢慢向台子走去,等他走到台子旁边时,探身往盒子里看去,只见盒子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难不成,玉被这些人拿走了,心里想着,便四处找,找着找着,突然听到“嘎嘣”一声。
“不好”张天佑脑中第一时间想到这两个字,用手电照着向下看去,这一看,只见一块玉被他踩碎了。
紧接着,只见一团黑雾从玉中飘了过来,只见它在空中盘旋两圈,猛的向张天佑扑去,张天佑抬便是一张驱鬼敕符,只听黑雾中传来一声尖叫,黑雾转身向里飘去。
张天佑想看它去那里,提诛魔剑便追,只见那团黑雾,飘的很快,追着追着便不见了;这时,他再看这里,这是一个比三间房还要大的山洞,起码有容下几十个人,在周围按五行摆放了五根石桩。
正中间又有一个台子,这台子要比刚刚那个台子大,张天佑明白,要想破“丧魂阵”,必要把镇台拿走,或者破坏,这样才能放出被“丧魂阵”困住的魂魄。
不过,他也怕找不到小芙的魂魄,要知道,真要破了“丧魂阵”,那么多魂魄同时向外飘,万一把小芙的魂魄挤撒了,小芙就永远活不了了。
想到这些,张天佑暗想,在未破“丧魂阵”之前,一定先找到小芙的魂魄。
想到这里,他朝前面那个大镇台走去,以张天佑所理解,每个镇台里,肯定会吸收就近魂魄,即然这局是按五行所布,肯定会有五个镇台,直到五个镇破完了,再破上面的局眼,这里所困的魂魄才有逃生的希望。
这个镇台周围很干净,并没有尸体,还有别的东西,不过,镇台上落了厚厚的尘女,张天佑伸手轻轻擦掉盒子上的尘土地,只见这盒子做得非常精致,楠木所制,也不知这墓主人是谁,挺奢侈啊。
就这盒子,真要拿出去,里面什么也不装,至少价值一百万以上,八十年代的一百万,买十几套三居室的房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张天佑现在没心想要这盒子,现在他想的是救小芙。
只见他拿出匕首,轻轻挑开盒子,只见盒子的盖一开,里面展现出一块美玉,但这块玉并不好看,因为其中有很多黑色的东西,像杂质一样。
张天佑却明白,这是因为里面有冤孽的原因,只见张天佑伸手刚要盒,突然间一团黑雾飘了出来,直扑张天佑的面前。
张天佑也没躲闪,他早准备好了,抬手就是一张符,这符是小芙所画,只一张下去,圭顿时魂飞魄散了。
其实,叶小鸾一再告诉他,能不杀生,就不要杀生,会损阴德的,可现在,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这时候多留一个鬼,便会多一分危险,还不如提前除害,勉得以后后悔。
现在再看盒的的那块玉,玉中的杂质什么也没了,变得晶莹剔透,十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