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有孕,教训,该打!(8)
忘恩负义吧。
还理由原因喊得那么响,好似好不死的小强,就纠结到底,看你怎样。别人只能说,对你无能为力,自己决定去。
曹公子不骂了,曹少夫人大骂萧护:“不是东西,不讲情意,须知道你下狱还不是为他谋银子?你休说萧家的一分没有收,他会吗?哪有人作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哎,那园子三千两的也有,五千两的也有,我们看哪一个?”
曹文弟到最后才幽幽说了一句:“他真的一分没有要。”人的良心,难免也有泛上来的时候。这对于周围人是件痛心的事。
没有再抓住理由和原因不放的曹公子,接下来的酒就喝得闷闷。
这个时候,萧家来请。正良心出现的曹文弟和曹少夫人都吃一惊,对着来请的人不敢说不字,推说进去换衣服,夫妻都面对土色!
“怎么办?”
“要去吗?”
“一定要去?”
这三句话全是曹少夫人问出来的,曹公子坐在房中,瑟瑟发抖。他不敢面对萧老夫人说自己的理由和原因。
曹氏夫妻在责怪萧护的时候,不能说自己不知道是非曲直,这件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还可以说出一堆的道理来。放在自己身上,就理由和原因十足!
这是拿自己太当一回事,认为自己比天大!
可萧老夫人来,这是个长辈,而且萧护做的,的确让曹文弟说不出话来。曹氏夫妻此时害怕的就是这个,他们一则找不到萧护做事不对的地方,二来担心萧老夫人回江南告诉自己父母亲。
如果是曹氏夫妻先回去,还可以在曹家乱说一通,而萧老帅就是相信萧护,他并没有亲自在京里听到见到,也只会继续面子上和气下去。
可萧老夫人居然来这里!
证人拉来,一问便知!
太拿自己当回事的人,就是颜面上过份要求,就死抱着个理由不松手!曹氏夫妻是心里自知没有理由的人,只在房里担心害怕。
可不得不去,不能不去。
曹氏夫妻到来,见萧府中人山人海,明烛闪亮若白天,心中又愧又惧又羡慕,战战兢兢来见萧老夫人。
老夫人并不会当众说什么,含笑命曹少夫人坐自己身边,慧娘也笑容满面过来,与曹少夫人见礼。
曹少夫人见到慧娘,就更胆怯。背后里骂,不见得当面见到人,还敢说自己的理由!慧娘见她胆战心惊,难免莞尔。
想想自己公婆疼爱,夫君周护,比她强上许多倍,又和她置的是什么气?总不能只看自己的理由不放,大家全这样,日子不要过了,从早到晚谈话自己理由去吧!
曹少夫人怯怯,慧娘更舒展大方。她眼角总看坐在一旁的封安,婆婆和大帅都说封安是忠仆,要他和家里爷们坐在一个席面上,在院子里就能看得到。
封安一面喝酒,一面抹泪水儿。姑奶奶首饰满头,衣锦绣而得客人们尊敬,现在就是让封安为萧护去死,封安都愿意。
自己的旧家人好生生而还,慧娘更羞愧于自己不应该闯书房。她先闯书房,大帅才恼怒。还有人把因果前后弄颠倒,不知道该怎么说。
就像你作什么都对,别人就不能有反应。你听到别人要进来当平妻,难道不也是有了过激反应!
防范和过激反应,是两回事。
这个时候四姑老爷等人进门,大家重新落座,飞盏喧杯,又闹了一回。
女眷们先回房,外面继续,有要喝一夜的势头。慧娘扶萧老夫人回房里,姐妹们全跟上来见礼,曹少夫人也在,见到难免眼红,又为热闹所感染,也笑容自然得多。
蒋少夫人等人见天晚就先回去,说明天再来侍候,萧老夫人独留下曹少夫人,说有话要说。
有孕的话题,是四姑太太先提起来的。四姑老爷对侄儿挑的女婿满意中意,四姑太太就分外关切慧娘,她是盼着慧娘有,才提起来,满面笑容问萧老夫人:“大嫂,你不是给侄媳妇带的还有医生?”
一话提醒萧老夫人,忙对慧娘道:“是了,我怕这京里医生不好,什么太医,有一年我随大帅进京,受了风寒,他用一堆的人参珍珠的,我说我是伤风,不过暖一些过几天就好了。后来让你公公去打听,才知道这是太医院给娘娘们的方子,全是养颜的。说娘娘们伤风,是皇上不来。”
房中笑成一片,萧老夫人见到儿子媳妇太过喜欢,这才看到姑娘们全在,对她们笑:“回房去吧,明天再和表嫂亲香不迟。”
姑娘们扮个鬼脸儿,走出房在门外面偷听笑话。
见跟萧老夫人的丫头出去,去把带来的医生找来。房中,萧老夫人在介绍:“有名气,这名气呀,是治穷人不让他多花钱,治富人就明说,要保养,是以多开好药。这还是我当年出嫁时,家里为我寻的嫁妆。他医术高,抢了别人生意,别人陷害与他,吃了官司。是我父亲得过他看病,救助了他,为他花银子撕掳开官司。本来没打算怎么样,他却不走,说如果不得父亲之力,只怕死在狱里,这条命以后就是我家的了。我父亲很喜欢,又最疼我,就把他陪嫁给了我,我说这样的医术,不能只放在家里,许他出门救治人,收钱不收钱全由着他。他也是个神人,说自己受我庇护,衣食不缺,救治人并不收钱。这不,你公公也夸过,说家里的好名声,有他一半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萧家在江南的名声,有此人的一半,慧娘更感激:“这样的人母亲自己留着使用才是。”
“给你吧,免得我担心。这四姑太太在这里,她是知道我的人,我也是进门几年才有的大帅,论理儿该当理解,可你进门这一年不动喜信儿,我急上来了,等不得了,让他给你把把脉,为你调理身子。再者大帅也需要调理,他常年打仗,就不亏身子?”萧老夫人一提到喜信儿,就笑得有祖母模样儿。
曹少夫人听着这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又要抱怨自己婆婆了,几时对自己这么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