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强买就是抢(2)
半天,张阁老一家人不动也动不了,腿全软了。
地上不少死人,有早死的,有才杀的文家人。张夫人吓得尿了衣服,这不知是第几回失禁,她对儿子叹气:“我是再也走不动了,你们带你父亲走吧,别管我了。”
张阁老痴痴在血泊里坐着,血染到他衣上,这血有一些还是才死的文大人的。
他已经神酸骨软,求生意志都没了。听到夫人言语,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子劲,一使劲儿,人不是站起来,而是坐直了,刚才就是坐,都快坐不住。
见厮杀声又近,张阁老一把拖起老妻,老妻近年来痴肥重胖,亏他一把能拉得起来,对儿子道:“走!”
走,就能活命,在这里,只能等死!
张家在报私仇,天一亮藏不住让他们找到,只能是一个死字。
好在萧护下处张阁老拜过一回,父子们勉强在残余火光中认路。忽然见到火光亮,是路边一家起了火,这又是一个官员家,张阁老流下泪水,小心的绕过尸体走路,生怕踩中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同僚或徒弟。
张夫人见丈夫执意不丢下自己,强打着力气走路。她一眼认出一个熟人,发髻散开,是自己认得的一个夫人,张夫人泪如雨下,嘴里不停念着:“阿弥陀佛……”
前面到这条街的街口,张阁老和儿子们认认路:“还有三条街就到了,”父子们都很欢喜,就要过去,却见冒出来一行人,有十几个,看服色不是张家乱兵,却是十几个地痞在打架,全是血淋淋刀剑,不知道杀了多少人。
边打边骂:“这一家是我抢的!”
“呸!这一家有钱,是我们的!”
张阁老和儿子们不敢过去,怕过去让人认出是阁老,勒索钱财什么的,可就没有。心里盼着他们走,却见怎么也不走。
不时砍中胳膊腿,有人拖他们走,再换一个上来。
竟然不知道外面还有多少人。
而这时候,后面有呐喊声:“不要走了那当官的!”
张夫人再次失禁,可怜她上了年纪,一夜失禁多少回,也得有那么多小便才行。没有人闻得到小便味道,街上太浓的血味儿,火烧糊味儿,也许还有烧人肉的味儿。
听后面喊声越来越近,张阁老绝望了,装死也不想装了,他以为后面是追自己的,一手扶住老妻,一瞬间想她一生相随,年纪又大,还是同死罢了。
他脑子里昏沉沉,腿是软的,骨头是酸的,只死死心中咬定几个字:“骂贼而死!”就站住了。摆出来大义凛然,其实是老泪纵横,对儿子们道:“你们走吧,他们要杀的是为父!”儿子们哭着抱住父母亲,张阁老爱怜的道:“老大要疼弟弟,小的要听哥哥话。”
见后面火把影子都出来时,把儿子们狠狠一推:“不要耽搁!”
“平江侯!”小儿子一指打斗的街口。父子一起去看,见街口地痞们四散开,一匹马上有一个人,雪白衣衫变了色,不是灰就是可疑的红。平江侯梁源吉怒斥:“让路,不要挡道!”手中马鞭子抽下去,冲出一条路来。
想也没有想过以前和平江侯不是很亲密,父子一起欣喜若狂:“平江侯,救我父子一命!”梁源吉带着身后两个家人停下马。
火光中一辨认,平江侯大惊:“阁老?”赶快下马,后面呐喊声狂风暴雨般过来,张阁老没有人救时还能挺住英雄姿态,此时多了三个人,还全是会功夫的人,他一屁股吓坐地上,又沾了一屁股血。
梁源吉随身有剑,拔剑出来明晃晃在手上,见一堆人狂喊而去,从另一条街走了。
张阁老长长松了一口气,被儿子们扶起,对着梁源吉泪眼汪汪:“悔不该不听萧少帅的话,”又后悔失言,黑暗中看不到他的表情,就看到了也是半脸血,看不出来后悔失言。
他才住嘴,梁源吉跟着叹气:“他也知会了我,我也没信他。”见阁老走不动,牵来自己的马,请张阁老坐了,家人下马,请张夫人坐了,余下一匹马空着,让给梁源吉坐,平江侯不肯坐,对马主人道:“小秋子,你快马先过去,告诉少帅,能不能来接接我们,我们实在是,都不行了。”
他从自己家里杀到这里,仗着有马有剑,但乱兵似乎杀不到头,心里累了。
小秋子还不肯,他是个年青家人,固执地道:“侯爷骑马也好,您骑着先过去,找人来接我们不是更好?”
“滚!”梁源吉知道这一根筋的人只能用吼的。小秋子原本不是他的家人,是他少年时养在乡下时的玩伴,人极憨厚,和梁源吉很好,平江侯得到萧大帅援手回京袭爵时,只带了小秋子一个人进府。
主仆很是相得。
小秋子噙着眼泪走了。
看着他隐入黑暗中,梁源吉带着张阁老一家人和余下一个家人步行而至。余下的三条街都很长,因为繁华铺面多,抢劫杀人的人多。
亲眼看到一个商人逃命,后面有人追上,一刀劈死,夺过东西就跑。离得远,救也来不及。梁源吉恨声骂:“姓张的父子疯癫了!”
“就他们?”张阁老在马上歇过气,头一个心思也是只要老夫活着,非报仇不可。梁源吉又骂:“还有永宁侯和靖远侯?”张阁老大吃一惊。
张家父子造反,是张阁老亲眼所见。而永宁侯和靖远侯?张阁老认真地问:“你亲眼看到?”梁源吉唉声叹气:“等安全再说这些吧。”
大家黯然行路,路边不时跳出一个抢劫的人,幸好有平江侯在,一剑击开!那人见他们人多,又有功夫又有剑,也就走开不提。
又走了一条半街,人累心累,梁源吉气喘吁吁,冬天里满头大汗,身上袄子也湿透更加重量。又觉得路似到不了头的时候,见前面无声无息疾驰出一行人。
没有马蹄声,蹄下都包着布。
见他们人数不少,足有两百人,盔甲明亮,行伍整齐,只能是张守户训练有素的兵了。梁源吉仰天长叹:“天亡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