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往事
正当他心里忐忑不安的时候,慈度睁开了双眼,将手一展四指指向了桌边的木椅,说道:“傅少侠,请坐吧。”
傅一笑于是将那椅子搬到了这边,在距离慈度禅师不到三米的地方放了下来。
“晚辈见过禅师。”傅一笑在椅子上躬身示意后,问道:“请问冲之师父的信您过目了没有?”
“哦,过目了。慈海刚才也进来,把你们的义举告诉我了,剑宗能培养出像傅少侠这种有侠胆仁心的青年才俊,真是难得,难得啊。”
“我这次来的目的不光是信中的事,还想劝说您带着贵寺中的僧人们暂时先撤出慈空寺。我们几人可以先骗开包围这里的官兵,为你们打开一个缺口,到时候你们就能……”
“施主的好意,老衲心领了。”慈度一脸安详的笑容,说道。“不过老衲自六岁入寺以来,便从未出过寺门。慈空寺虽不是什么不可一世的大门大派,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尊严,绝对不会做出弃寺逃生这种事的。”
“禅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您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应该为寺中的僧人们考虑一下吧?晚辈并不是要你们弃寺逃生,只是希望各位师父们能暂时出去避避风头,等我们宗主出关之后,定不会轻饶了那剑无虚!”
“呵呵。”慈度听到这里又是会心一笑,说道。“傅少侠这话,恕老衲直言,我不敢苟同。没错,天大地大,逃出包围之后有的是地方能让寺中弟子们藏身。但藏得了一时,藏得了一世吗?除非我们躲到南国去,否则只要是在北国的地界,那就是你们剑宗的势力范围。难道施主觉得如丧家之犬般四处逃窜,要比留在寺中静候敌人的到来要更好一些吗?另外……”
慈度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傅施主说等剑宁云出关之后,事情便会有转机,呵,我看不然吧。”
傅一笑眉头一皱,心想这些和尚为什么一个个都对剑宁云如此的不信任。于是问道:“禅师何出此言?”
“出家人不应打赌,那老衲就直接告诉傅少侠好了。就算剑宁云出关,重新执掌剑宗事务了,你放心,剑无虚一定不会受到什么责罚的。”
“您为何这么讲?”傅一笑问道。
“因为在剑宁云看来,剑无虚做的并没有错啊。十几年前他们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今日再次向武林发难,坦白讲我对此毫不意外。”慈度看着傅一笑的双眼,加重语气说道。“傅少侠你要知道,剑宁云他是一派之主,实际操控着整个北国武林甚至是北国朝廷。因此像他这种大人物要有风度,他要有度量,像这种灭掉别门别派的脏活累活,他是不屑于去做的。但不屑做不等于不想做,剑无虚替他把这些会惹来骂名的事情都做了,你觉得……他是会责罚剑无虚还是感谢他?”
“禅师这话,恕晚辈不敢苟同。”傅一笑听后立马说道。“您是外人,可能不了解我们的宗主。我们宗主和剑无虚根本不是同一类人,即使是他有这个意思,那也是剑无虚挑唆的。”
“如果他自己本人没有这个意愿,又岂能轻易被师弟三言两语就挑唆成功了呢?”
慈度的这一问着实犀利,连傅一笑脑袋这么灵光的人都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沉默。
“今日咱们既然话已说开,那老衲不妨再把话说透一些。少侠说我们是外人,不了解你们的宗主。但老衲认为,真正不了解你们宗主的人,也许正是你们这些年轻弟子们。以你这个年纪,自然是不知道十几年前的侠刀门,是如何的……”慈度说道这里,愣了一下,然后脸色一沉,冷不丁地问道:“对了,还不知道傅少侠年方几何?”
“晚辈十七岁,再有几个月便十八了,怎么了?”傅一笑不明白他问这个干什么,反问道。
“年近十八……”慈度好好打量了一下傅一笑的相貌,心中盘算着些什么。“傅少侠拜入剑宗前是哪儿的人呢?”
“我是孤儿,家父家母都死于贼人之手。从小被宗主抱回剑宗收养,因此不知道祖籍何处。”
“哦,是这样啊。”慈度和当年的傅余秋有过几次会面,看眼前这个少年相貌与他颇有些神似,又同姓傅,时间上还如此吻合,他自然大概能猜到傅一笑的身份了。“傅少侠,你可知道十几年前有位叱咤风云的北国大侠,侠刀门的门主,也姓傅吗?”
“恩,听说过,是傅余秋大侠吧?”傅一笑说道。
“正是,傅大侠一生为国为民,不仅在北国腹地除暴安良,行侠仗义。还多次率领弟子们增援官军,共抗南夷,说起来……和傅少侠一样,都是有侠肝义胆的人哪。”慈度心中另有盘算,因此没有把话说透。“结果呢,施主可知傅大侠最后的下场吗?”
“知,知道。”傅一笑已经听过无数人提起过此事了,他的声音小到连自己都几乎听不见了,足可见他说话的底气一点点都被慈度的追问打没了。
“不,我想你可能不知道。”慈度不依不饶,继续给他讲述当年事情的细节。“侠刀门可不是小门小派,傅余秋也不是等闲之辈,绝非剑无虚之辈能轻易杀得了的。所以当年侠刀门惨案发生的时候,剑宁云是陪同他师弟和弟子们一起去的。也就是说,杀害傅大侠的,不可能只是剑无虚,你们宗主剑宁云肯定也出手了。现在……施主你还能信心满满的和我说,你相信你们宗主和剑无虚不是同一类人吗?”
“……”傅一笑被说得还不了嘴,当年的事情他也不是很清楚,因此不敢妄言。
慈度见他保持沉默,于是说道:“算了,这些陈年往事就不必再提了。你们剑宗里的人老衲现在只尊敬一人,那就是剑冲之。他为人刚正不阿,一心为民,是个真正的侠之大者。老衲和他有过一面之缘,也听说过他很多的事迹。既然他来信求我将逆流功传授给你,而你又帮忙救出了敝寺的弟子,那老衲就如他所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