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下雪了
所有人都是一怔,赵立夏跟方怡对视一眼,才道:“想过,只是眼下似乎还不到时候。”
“哦,怎么不到时候?”
赵立夏道:“其一,父母孝期还未过。其二,手中银两也不足。其三,弟妹们还小。所以我想再等两年,待我跟方怡亲事办了,手中也有些银两,再去城里置办一间小院。”
好好,怎么突然说亲事了!她又跑不掉,至于当着这么多人面提么!方怡暗自腹诽,却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张小脸儿已经因着这句话染上了红霞。
白城山看了眼方怡,挪揄地看向赵立夏,你这小子,就是为了成亲吧!难道还怕去了城里,方怡跟别人跑了不成?真是没出息!
赵立夏到底还年轻,脸皮还不够厚,被白城山和柳叔这么盯着,也渐渐红了脸颊。
笑了一会儿,白城山继续说正事儿:“你这想法是不错,但是也不必等两年后。一来,这城里房子不好找,要找个地方好价钱又实惠不容易,得托人慢慢看着;二来,方怡倒是有不少好手艺,完全可以去城里开家小店;这三来,立冬立年和辰辰他们既然已经开始启蒙了,住城里总归是方便些。之前你还要操心家里头地,如今有了他们三个替你们看着,回头再请几个长工或是找几家佃户,只要隔三差五回来住一阵就好。”
赵立夏认真听着,末了才为难道:“可是孝期未过,我们不能离家,而且,我们存下银子也不够买房子。”
白城山道:“房子先看着,又不用你现就去住,况且,一年时间真过起来得很。到时候,你们是想这里或是想城里成亲都成。”
方怡本想开口说两句,结果听到这话,耳根一红,到了嘴边话说不出了。她看来,能现就开始买房子那当然好不过了!要知道房价这玩意儿,可是年年都往上涨啊,当然是要早买早好!
赵立夏当即道:“那劳烦白叔帮我们看看了,就是不知道城里一间小院要多少银子。”
白城山道:“这要看大小和地段,银子事你不用担心,我跟你柳叔不还揣着你欠条嘛!欠条上银子总得补上不是?”
柳叔失笑:“白老哥你这算盘打得可真精!”
方怡道:“那好找个前面有个小店,后头有个小院,回头想卖点东西也方便。”
“这是自然,小店还能稍稍大一些,你这热干面完全可以当招牌来卖了,做起来可麻烦?”
方怡摇摇头:“不麻烦,都是寻常材料。若是开店话,我还能再想些别一起卖。”
柳叔眼睛立刻亮了:“还有什么?”
方怡不由有些好笑:“这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起来,得慢慢来。”
“那等想到了,记得叫我帮你试试味道。”
方怡无语地应承道:“是,我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柳叔就跟着白城山一道回城里喝美酒去了,等送走他们,赵立夏转头问方怡:“咱们如今攒了多少银两?”
方怡笑着举起手比划了一下:“有一百七十两了!”
赵立夏微微睁圆了眼:“怎这么多了?”
方怡算给他听:“葡萄酒就卖了近7两,地里粮食加棉花卖了近8两,之前零零碎碎攒了有2余两,总数有一百七十两了。”
地里粮食和之前钱他知道,葡萄酒钱柳叔都是直接交给方怡,却没想到居然卖了那么多银两。
方怡又道:“我算过了,等咱们今年这些芝麻都磨成芝麻酱芝麻油卖掉,又能有几十两进账,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若是不出大事儿话,咱们少能攒到五六百两,这么多银子应该够我们去城里买间小院儿了。”
赵立夏默默盘算了一下,发觉似乎还是方怡挣得比较多,这下子,这位阳光小少年可受到了不小打击,他才是一家之主,怎么反倒还不如自己媳妇儿会挣钱呢?这样可不行!
此刻方怡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智慧创造财富啊!光是葡萄酒一项,就盖过了这百亩良田一整年收成啊!虽然她智慧也都是跟别人学来,但是古代却还是占了很大便宜。到了这会儿,她是真心庆幸自己是个吃货,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工作之余去刷那些美食论坛,还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群,闲没事就自己捣鼓吃。事实证明,民以食为天,吃货才是万能穿越党啊!
原本遥远进城目标瞬间被白城山拉到了眼前,方怡觉得自己又有奋斗动力了,只要肯动脑,吃得苦,总能找到各种赚钱法子,而方怡目前主要精力都放靠吃赚钱上。
那晚白城山话也同样被王满仓他们三人听耳里,听出白城山对他们信任和肯定,心里头也彻底踏实了,干起活儿来也加卖力,想去城里买间院子可不容易,得多多攒钱才行啊!
而白城山自从回城之后,也开始四处托人帮他们物色房子,这种前边儿是小店,后面是院子和住房屋子只能是那些临街,想买到合适还真不容易。
柳叔看着白城山忙忙碌碌,慢悠悠道:“急什么,实不行,这条街上给他们找一家就是了。”
白城山一愣:“这条街?会不会太喧闹了?会影响孩子们读书吧。”
柳叔笑道:“你没听过,大隐隐于市吗?读书于人,能静心人即便是身处闹市也能读书,心不静哪怕是放大院儿里也一样没用。况且,你找那些临街房子,又有哪里能安静了?”
这样一说,似乎也有道理,白城山摇头笑道:“你看,我这都糊涂了,那我就这条街上找吧,虽说贵了点,但是地段好,回头他们开间小店也能多赚些银两。”
话是这么说,可这条街房子哪里又是那么好找?但凡来这条街开店,多少都有些身世背景,一般买下了也就不会轻易卖了,除非是举家迁移,所以,还是得慢慢来啊。
日子就这么平静却充实地滑过,方怡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彻底休息一天了,却意外地并不觉得烦闷,没有现代各种周一综合症,难道不知不觉间已经彻彻底底地适应了这古代生活?
某天清晨,方怡醒来之后,习惯性伸个懒腰,却双手伸出被窝时候被冻了一个哆嗦,她吸了口气,收回了这伸了一半懒腰,起身穿上袄子,刚打开房门就被眼前情景给吸引住了。
今年第一场雪悄无声息地降落了,一夜之间,整个大地都被覆盖了一层雪白被子,放眼望去,一片晶莹剔透。回过神方怡忍不住轻呼一声,扭头叫道:“辰辰,起来!下雪了!”喊完,却不等方辰醒来,人已经跑到院子里,弯腰抓了把雪手里,高兴地手舞足蹈,雪白地面上留下一个个小脚印。
两只黑狗也很从狗窝里探出头来,许是头一次看到大雪,似乎也很兴奋,两只你追我赶很就把平整雪地踩得乱七八糟。
方辰很也加入了玩乐队伍,仰着小脸儿,鼻尖被冻得红彤彤,脸颊上荡着可爱小酒窝:“姐姐,今年这么就下雪了呢!”
方怡笑道:“今年日子过顺,所以觉得下早了。”
两人玩了会儿才回屋漱口洗脸,然后就往赵立夏他们家去了,刚到门口就听到里头欢喜玩闹声音,连赵苗苗都起了,赵立夏正喝止赵立年往雪地里打滚行径。
听到这声音,方怡微微笑了,前几天是赵立夏他们爹娘忌日,家里头很是沉闷了几天,这场大雪来太及时了,冲淡了孩子们对于故去亲人悲伤思念之情。
下了雪,过年还会远吗?答案自然是,不会!
这一天,家里农活儿都停了,孩子们高高兴兴院子里闹腾,连赵立夏都挽着袖子拿着铁锹帮忙铲雪做雪人,几个小围着他跑来跑去,别提多兴奋了,王满仓和王来银两个正清理鸡舍牛棚上面积雪,方怡翻出之前赵立夏去城里买回来布匹,央着刘三娘教她做袄子,这天都下雪了,当然要做袄子了!
刘三娘做起女红来是个好手,耐不住方怡软磨硬泡,她终于答应先给他们家三人做袄子,然后再给方怡他们做。这做棉袄说难难,说容易其实也容易,关键就是个手工,方怡看着刘三娘先摊开布匹上画出样子,然后再裁剪。
“王嫂子,这是给你自己还是给王大哥?都不用比划一下吗?”
刘三娘笑了笑:“这件是给来银做,做得多了,尺寸都记着了,不用比划。回头给你们做时候就要先比划一下了。”
原来是给王来银做,说起来,刘三娘也是个长嫂,之前做鞋子时候,她也是先给王来银做了一双,然后才给王满仓和自己做,这会儿做棉袄又是这样,平日里,他们夫妻两人也对王来银诸多照顾,看来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并不是说说而已。方怡看眼里,记心里,暗想以后她也不能凡事总是把赵立夏放第一,弟妹们才需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