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第136章
第135、第136章
皇宫里。
肃王和赵毅此时正焦头烂额,火势太大了,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人数又多,想要把这么多的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全部安全有序地撤离,难度可不小。
更何况皇后贵为后宫之主,掌管三宫六院,整个后宫,除了当今天子,就属皇后的身份最为尊贵。
皇后当了几十年的后宫之主,明着暗着收买了不少宫人,这些人遵从皇后的遗命,在皇后伏诛后,就偷偷在皇宫里放下了这把大火,或许他们仅仅是听命行事,亦或许他们是想要替皇后报仇。
总之,看到宫里乱成一团,这些人还不死心地暗中搞事,想要浑水摸鱼,将局势搅合得更加混乱。
为了尽快稳定局势,肃王不得不命手下士兵狠杀了一波居心叵测的人,如此,才算是震慑住了那些想要暗中搞事的皇后余党。
赵毅一边指挥着手下的士兵们疏散宫人,一边找到肃王,小声提醒道:“端王和宁王那儿……”
救还是不救,还需要肃王自己拿主意。
肃王冷哼了一声,语气冰冷地说道:“皇后痛失爱子,得了失心疯,竟然在家宴上对父皇,还有各宫的娘娘们下毒,就连几位王爷也没有幸免于难,端王和宁王运气格外差,中毒太深,药石无医,死在了宫里燃起大火之前。”
皇后命金甲侍卫们围杀肃王之前,同样没有放过端王和宁王。
这两位废柴王爷可没有肃王这么好的身手,先是中毒,之后又受了伤,本就是已经命悬一线,随时可能一命呜呼。
肃王和皇后分出胜负后,若是愿意伸出援手,给端王和宁王解毒治伤,端王和宁王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肃王是这么滥好心的人吗?
没落井下石,只是见死不救,已经算肃王心胸宽广了。
端王和宁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大火之中。
确认俩人都死透了,肃王才命手下士兵们去帮忙收敛尸骨,好歹也是兄弟一场,帮着他们俩入棺下葬,这一点器量,肃王还是有的。
端王和宁王,肃王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掉,但是当今天子不行,毕竟是君父,不管是为人臣,还是为人子,肃王都不能见死不救。
所以,逃离之前,肃王还特意命手下士兵照顾好昏迷不醒的当今天子。
倒不是肃王还对当今天子有什么父子之情,单纯是因为,留着当今天子的命,肃王还有大用。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肃王想要继位,更想要光明正大的继位,这就需要当今天子立他为储君,或者是写下传位给他的诏书,再加盖圣旨,昭告天下。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当今天子活着。
皇宫的各个宫殿,大多都是木质结构,大火一烧起来,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并且明显越烧越旺。
眼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肃王也是一脸无奈。
就在这时,豆大的雨滴落到了肃王的脸上。
肃王愣住了,久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直到有人惊喜地大喊。
“下雨了!”
“老天爷开眼,终于下雨了!”
“谢天谢地。”
肃王伸手擦干净了脸上冰凉的雨水,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语气肯定地说道:“一定是清然在帮我求雨。”
赵毅虽然也这么想,但听了肃王的话,还是没忍住开口回怼道:“王爷就少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了,就算清然在这时候帮忙求了雨,也不单单是为了王爷您,以我对清然的了解,清然求雨肯定是为了整个京城的百姓。”
肃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赵毅也适可而止,没有继续踩肃王的痛脚。
两人就这么肩并肩站着,安安静静地看着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一点一点地浇灭了皇宫里熊熊燃烧的大火。
这场雨,来得真是太及时了。
整个京城的百姓们,都在为这场他们盼了许久的及时雨而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更有上了年纪的老者,不顾自己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鸡,跪倒在了瓢泼大雨中,虔心祈祷着,希望这场雨能下得越久越好。
或许是老天爷真的听到了这些可怜百姓们的心声。
这场雨,整整下了一夜。
皇宫里的大火早就已经被雨水浇灭,只留下了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宫殿。
当今天子最重享受,如果是之前,像这种损毁严重的宫殿,他肯定不会去住。
但是现在,整个皇宫里主事的人变成了肃王,当今天子的意愿变得根本不重要,肃王甚至都没有象征性地去征求这个君父的意见,就命手下的士兵将当今天子护送回了损毁严重的乾清宫。
当今天子醒来后,才发现自己被软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中毒太深,当今天子人虽然醒了,但却彻底失去了对身体的掌控能力,只能躺在龙床上,连下床都做不到。
当今天子先是把大逆不道的皇后给痛骂了一顿,得知现在是肃王主事,就吵着要见肃王。
肃王此时,正忙着召集群臣,处理政务,根本没功夫搭理当今天子。
当今天子躺在龙床上等了大半天,肃王才姗姗来迟。
“逆子!”
看到肃王出现,当今天子还想摆一摆君父的架子,可惜,今时不同往日,肃王连装都懒得装,开门见山地说道:“父皇息怒,儿臣这里有一封请翰林院博士代拟的罪己诏,父皇现在不便起身,没关系,您继续躺着,我读给您听就行。”
一边说,肃王一边拿出了早就草拟好的诏书,抑扬顿挫地大声朗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