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暗搅风云(1)
与太白楼隔水相望,签华阁中的花珠将尖尖的下巴枕于朱红色的雕栏之上,豆蔻少女吹弹可破的脸蛋,像是蒙着一层透明的薄膜,仿佛让人生怕在下一秒钟就可能会消失不见。
她的目光越过了水面,望着对面的人群,眼帘颤颤,目波迷离:“他……也在那边是吗?”
“兴许是吧。”
回答她的是吕不韦,他背负着双手,迎风站于花珠的侧后方位,浓浓的剑眉微微蹙了一下,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这时却忽有一个伙计打扮的年轻人一趟小跑而入:“商主,有要事……”
花珠的思绪被他骤然打断,焦点初聚的眼眸却又泛起一层新的暮霭,仿佛刚从睡梦中苏醒,并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
吕不韦生怕伙计唐突了佳人,话还未及讲完便拦住他道:“大呼小叫作甚?说吧,有什么事?”
“呃……”伙计看了一眼花珠,近前一步向吕不韦附耳几句,吕不韦的身体微微一震,直盯向伙计的双眼:“此事当真?”
伙计重重点头:“刚刚得到的消息,千真万确!”
吕不韦一手拍在雕栏之上,轮换着指头一遍遍敲击着栏木,眉头间的川字越来越深。
“吕仲大哥,可是有什么急事吗?”
“没有,”吕不韦看向花珠,便勉力将眉头抻平:“无甚要紧的,只是听到了一个消息。”
“消息?是……他的消息?”花珠脱口而出,却像是自觉说错了话般吞起了声音,最后还是试探着问了出来。
吕不韦本不欲说,看她的模样却又不忍心道:“没错,是关于子欢的消息。”
“什么?可是他有什么危险?”
花珠小嘴微张,露出了整齐洁白的贝齿,眉头略抬成了一个八字,神色之上顿时变得凝重焦急。
吕不韦看在眼中,心头大怜,却又不由舌根发苦:
小妹之容貌,惭落惊鸿,羞煞皎月,小妹之痴态,也是平生未见,小妹芳心可可,心中所系却是他人,偏偏那人又是自己的平生好友,是抢不得夺不得,却更不忍心将她这痴梦搅醒。
吕不韦平复心情,展平长眉,提起微笑道:“花珠小妹且放下心,非是什么危险,却是一桩好事。”
“好事?”
“没错,方才我这伙计来报,子欢在太白楼上开门收徒,连收八名徒弟,其中不仅有上将军之妹,更有当今齐王的小儿子田假,被大王拜为了少公子师。”
“真的?”花珠笑脸一展,却又迟疑道:“那么为何吕仲大哥却会表情严峻,愁眉不解呢?”
“唉,”吕不韦长出口气,放松了精神道:“这时我多年行商所积的习惯。本来是好消息,可是来得太过突兀,不由不让人深思。事出反常,其必有妖,现在齐国政局不稳,子欢之根基亦是不稳,被拜为少公子师,必然会牵扯到齐国的储君之争。”
花珠的两抹罥烟眉再次皱起:“储君之争,嫡庶之争,少长之争,历来最是残酷,若子欢哥哥被无端卷入,岂不是危矣?”
吕不韦的眼中泛出一泓异彩,实未料到这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女会有如此见识。
花珠看出了他的疑问,解释一句道:
“吕仲大哥莫要笑话,珠儿虽见识浅薄,但在这签华阁中,听碧落姐姐讲学、众士子论战,对时局也了解一二。那韩国的子非公子,其父不正是在储君之争中间落败,终年流落为质,碧落姐姐的父亲当年倒是胜了,奈何宋国却被齐闵王所灭,堂堂的一国公主流落民间,唉,福祸相生相随,谁又能料定明日之事呢?”
吕不韦点一点头:“珠儿所言不差,正因为世事难料,才该早作绸缪,我这便去找子欢商量对策。花珠小妹,我下次再来。”
吕不韦思定,一刻不再耽误,于少女道过了别,风风火火转身而去。
他身后的花珠却追出了几步:“吕仲大哥!”
“唔,小妹还有何事?”
“谢谢。”
花珠颇郑重地拜了一拜道,却不知是感谢吕仲的探望,还是谢他帮助子欢。
吕不韦闻言表情微微一凝,恍然间却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愁苦?
……
……
齐王宫中,王后寝殿。
太史君玉大袖长拂,将面前梳妆案之上的杂物一扫而空,一时玲琅落地,珠玉乱滚,背后为其梳头的清樾手中一缓,将精致的发梳轻轻拿离,垂落双臂握在手中,既不说去相劝,也不援声解气,只是冷冷递出一个眼神,让殿上的其他婢女寺人全都退了出去,跪伏在地的后胜则又将本来就极低的身形矮了一矮。
太史君玉要比云央大上许多,而那面前黄铜镜中螓首蛾眉,虽已过了韶华之年,肌肤也还如少女般光泽紧致,但眉目之间却是养着一团愠怒,轻薄的鼻翼一张一翕,显然正在生气。
“请一个别国质子来当少公子师?亏他想的出来!”
“娘娘……”后胜小声细气的声音说道,上瞄的眼睛不断观察着镜中王后的神色变化,“这个赵欢也是好生不识时务,自己身为外国质子,却多次搅入我齐国之事。现在竟又当了少公子的老师,齐赵既已结盟,这赵国对娘娘您却毫无诚意,这般虚与委蛇,不由不令人心寒呐。”
“公子欢?搅入我齐国之事?”
太史君玉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左肩,那道箭伤留下的疤痕犹在,又轻慢的一声拖音自问,继而语气转厉:
“哼哼,好个‘搅入齐国之事’。当日稷下行刺,若不是这小猴子跳出来搅局,替我破解一箭,本宫还安有命在?上大夫,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后胜忙惶恐得连叩三个响头,立掌起誓道:
“微臣忠心天地可证,日月可鉴,并无他意啊……”
太史君玉则摆一摆手:“好了好了,这些漂亮话儿就不必说了,好好答话便是。”
君王后的怒容渐收,自太史高被责令闭门思过,众臣属望风迟疑,唯这后胜一直对她忠心耿耿,她的训诫点到为止,却也不想将其吓得狠了。
后胜察言观色,眼珠悠悠一转,挺直了上身,合起双手庄然作揖:
“臣,还是有话要说。行国之政,重在就义取利,所行乃是公义,所取乃是大利。赵欢救驾,是为小义小利,而储君之位却是一国之根本,赵欢为赵国质子,所言所行都代表了赵国的意图,而今他被拜为少公子师,若不推却,便是说明赵国有攘助少公子,娘娘不可不察,不可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