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历史的车轮依旧在1939年的初春,张自忠还没有死,他依旧活跃在华中战场。华北各个战场一片混乱,115师拓展到山东、察哈尔,120师进驻山西、冀中平原。多田骏依靠着他仅有的几个师团,苦苦支撑外线。于是内线的八路军四处出击袭扰,敌后抗日武装迅速壮大。多次扫荡,实际上能达到的效果也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多田骏一直就没有一个十分系统的华北扫荡计划,因为他一直认为,和中国的战争,最大的意义在于降服,逼迫中国承认满洲,分化各地方势力,仅此而已了。你今天扫荡干净了华北,山地作战得死多少人?得动用多少机动兵力拉网?得集中多少兵力决战?这些明显是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不可能具备的条件,但更是多田骏回避错误的战略方针的借口。大本营的参谋们都疯了,就想着打到重庆战争就结束了,现在知道打不过去了,于是又开始强逼着各战区消化自己的占领区。可是消化也是需要伤亡的,多田骏明显不希望他的部队消耗在这种低功高耗,浪费马达浪费电的行为上。
周恩来呢,他已经转移到重庆。在重庆,《新华日报》开始发行。这家当时的进步报纸在重庆一枝独秀,成为宣传民主纲领的先声。在重庆,周恩来见到了著名的地下党党员阎宝航。这位地下党党员不仅是蒋委员长身边的红人,也是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议。后来,他成功地获取了德军进攻苏联的情报,当然,这仅仅是让中国共产党提前分析了苏德战争爆发后国内国际形势,包括美国参战的可能性以及蒋委员长是否会妥协的预判。再后来,他通过策反国民党国防部三厅参谋人员获取了在东北的关东军整体布防图信息,通过中共中央传递给苏联远东部队首长华西列夫元帅。因为这封电报,中共根据战争速度和日后可能发展的国内形势,迅速组织兵力,分陆海两路抢占东北。阎宝航后来成为中苏友好协会理事,文革期间入狱,1968年5月22日,阎宝航在审讯中被人从背后猛踹一脚倒地昏迷,送到复兴医院后,无人理睬,含冤去世,终年73岁。监狱的批文写道:“反革命罪犯67100号,不得留骨灰。”
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当然,1989年以后,他被免去政府公职,成为中华慈善总会会长。目前,他的名字,依旧是各大网站的敏感词。
阎明复后来去美国见父亲的老上级张学良的时候,张学良说:蒋先生后来知道你父亲是共产党,差点就要杀了你父亲,多亏夫人劝阻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