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阋墙 - 只得徐妃半面妆 - 玉米煮花生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2章阋墙

大通三年十月己酉,武帝舆驾还宫,大赦天下,改元为中大通元年。

几个年迈的老臣,也都受了加封。中抚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袁昂加中书监。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平王萧伟加太子少傅。金紫光禄大夫萧琛、陆杲并加特进。司空、中军将军元法僧进车骑将军。中权将军萧渊藻改为中护军将军。中领军萧昂改为领军将军。

早已完命归朝的陈庆之,在府中设了筵席,遍请王公卿士。座下丝竹悦耳,翠袖蹁跹,座上宾主举杯,尽是欢颜。

“陈将军,老夫来迟了,还请勿怪。”白发白须,年近七十的袁昂姗姗来迟,他的腿抖得比从前更厉害,却仍旧不许人扶,自己颤巍巍的入席,举起了酒杯,“来,老夫自罚三杯!”

“好!”“痛快!”座上大臣们看他豪迈的三仰脖,都笑着起哄。

也一把年纪的陆杲却看的胆战心惊,不免略加劝阻,“诶诶诶!诸位,诸位,别急着起哄,如今袁中书再受加封,可经不起洪醉了。”

“呸!你个老东西!”袁昂丝毫不领情,反倒来啐他,“我的中书监算什么加封?倒是你,加了特进,赶紧预备着吧!”

特进起于汉,虽位同三公,见礼如丞相,却没有实权,只是个加封的虚名,唯一的好处,就是早朝时能站的靠前点儿。到了武帝这里,能加封特进的,都是走不稳路,上不得朝,约摸三两年内,就要驾鹤的老臣。所以袁昂才有此一说。

几个老臣却不以为忤,自嘲般的跟着别人大笑起来,萧琛为了证明自己,还跟着袁昂,也喝了三杯。

酒至半酣,窗外飘起了雪花,细细小小,触地即融,也未带得多少寒意,反添几分风雅酒兴。

“陈将军,此去北国,可有什么新鲜见闻?”司空元法僧的年纪比袁昂还大,今年已七十有五,看起来却比袁昂有精神。他是叛逃的魏国皇室,所以并不用侮辱性的字词称呼魏国。

朱异接了他的话,也来逗陈庆之,“是啊,陈将军刚回来就又出征,总没个闲暇。近日被我等逮住,是不说也得说了!”

陈庆之的头发胡须长得不慢,头发已堪堪在脑后抓成小揪,胡子也盖过了下巴。他爱惜地摸着自己的胡子,又就着雪景饮了一杯,等吊足众人胃口,才缓缓道,“新鲜见闻是有,可跟打仗没关系。”

“诶,在座诸位,虽然不及陈将军,却大都上过战场,要是跟打仗有关系,反倒不算趣闻了。”

“就是就是,陈将军快快请讲!”

老臣们喧闹起来,丝毫不输少年。

陈庆之却不指名道姓,先摇头晃脑的念了一段文章,“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蒪羹,唼嗍蠏黄,手把荳蔻,口嚼槟榔。乍至中土,思忆本乡。急手速去,还尔丹阳。若其寒门之鬼,仓头犹修,网鱼漉龞,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臛,以为膳羞。布袍芒履,倒骑水牛。沅湘江汉,鼓棹遨游,随波遡浪,噞喁沉浮。白纻起舞,扬波发讴。急手速去,还尔扬州。”

这一大篇洋洋洒洒,尽是羞辱梁国之词,大臣们的脸上就不太好看。袁昂的暴脾气上来,破口大骂,“这是哪个胡儿乱吣的鬼话?陈将军,你说出名字,看老夫把他肚肠都踹出来!”

陈庆之叹了口气,“当日元颢登基,我为侍中,魏国的几个旧相识就请我喝酒,谁知杨元慎也来了,他是北方士族,自然不服气,当时就指斥大梁的奢靡无道。后来我惊了马,卧床休息,杨元慎又说能治我的病,念了这一段,说是驱鬼。”

袁昂一拍桌案,吹胡子瞪眼睛,“陈将军就该当场揍他一顿!唉!”

朱异也叹息摇头,“这胡儿着实猖狂。”

“我倒觉得,杨元慎说的有些道理。”陈庆之不急不气,又饮数杯,“江北虽为戎狄之乡,却越来越重视衣冠礼乐,道统宪章,甚至隐隐有越我梁国之像,岂能不令人忧心?”

朱异点点头,深以为然,“胡儿口中虽然轻视我大梁,所作所为,却分明要把正朔搬到魏国。没于魏国的中原士族,无不人心思变,长此以往,的确不妙啊。”

袁昂哼了一声,不大痛快,“有什么用?秦朝玉玺,今在大梁,料胡儿翻不起浪头。”

陈庆之举起酒杯,忽然发笑,“诶,我的意思是,从前诸位吃过败仗的,多为着轻敌。今后与魏国交战,要拿出真本事来,好好让那些魏人尝尝厉害。”

“陈将军,这话你跟自己说就是了,我们这些老骨头,嘿!上不得战场喽!”

“呸!你自己是老骨头,可别带上我们。”

老臣们说说笑笑,仿佛真不在意。可互相看着对面的白发白须,想起武帝的看破红尘,心中却都满溢着隐忧。

薄雪慢慢覆盖建康,东宫的地面,也成了似有若无的白,自下而上的阴冷叫人害怕。

何敬容和谢举都是从太子身边起家的,与太子自然无话不谈。

谢举看了一眼高大白皙的何敬容,先开了口,“臣本已得恩诏,入为侍中、五兵尚书,可才短短数日,怎么就迁掌吏部了呢?若只是臣一人,倒不算什么,可敬容兄是受尚书仆射徐勉推举,进为吏部尚书的,怎么忽然就改为太子中庶子了呢?殿下,如今的情势,对东宫实在不利啊。”

太子近日养息得宜,总算不再瘦骨嶙峋,可眉目之间,难免还有郁气残存缭绕,“这都是天子的意思,我只是太子,纵然有心也无可奈何啊。”

“至尊久在佛寺,即使回宫,也不理政务。什么天子之意,分明就是那个朱异恃宠而骄,要对付太子啊!”何敬容气怒交加,言语不善。只是映着鲜丽的衣冠,白皙的面容,秀美的须眉,并无骇人之处。

谢举也是愤懑难平,“那个朱异除了阿谀奉承,贪敛聚财,还有什么本事?可恨至尊惟朱异之言是从,军旅谋谟,方镇改换,朝仪国典,诏诰敕书,全在他一个人手里。如今竟连臣子的升降任用也要掺一脚,这还是萧家的大梁吗?”

太子蹙着眉,唯有叹气而已,“他再放肆又能如何呢,我曾多次上书,痛陈朱异恶行,可阿父非但不闻不问,更斥责我不安分守己,只知嫉妒能臣。”

何敬容和谢举面面相觑,看清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何敬容觑见太子的神色,只能把最坏的消息放出来,“可是臣听闻,朱异如此嚣张,好像与晋安王有关。。。”

“什么?”太子跌坐在案前,满脸都是难以置信和颓败,“晋安王,晋安王是我的亲弟弟啊!”

太子呢喃半日,猛地抬起头,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你糊涂了吧,是湘东王,还是邵陵王?”

“殿下,臣清楚着呢。”何敬容深深叹了口气,颇为不忍,“殿下总疑心湘东王,湘东王也确实多有不轨之处,可他非嫡非长。。。”

“是啊,湘东王和晋安王自**好,如今也是书信来往不断。。。”谢举也有些说不下去,但他狠狠心,还是以实情相告,“晋安王是至尊三子,与太子同母,豫章王又远在魏国。若是殿下失宠,那太子之位,就非晋安王莫属了啊!”

“安知湘东王不是受晋安王的指使呢?殿下要早作决断啊!”

“够了!”太子捂住耳朵,急促地喘气,“够了!都别说了!阿娘临终前有交代,无论何时何事,都不得伤害三弟五弟,如果他真有此心,我就,我就拱手相让吧。。。”

“殿下!一国储君之争,哪有相让的道理?长子尚在,三子何能安心?只怕到时,殿下性命难保啊!”

“二位的心意我领了,此事就不要再提,由他去吧。”太子被魏雅扶起来,无力地坐回正位,“二位无须焦急,尚书仆射徐勉,是个难得的忠直之士,如今朝中能抗衡朱异的,唯他一人。他若知道此事,必会为你们做主的。”

朱异善于干忤天听,徐勉岂会是他的对手。谢举就还想出言,却被何敬容扯了一下,只得作罢。

何敬容拱起手,挑最好的消息来说,“东宫直阁兰钦连拔数城,大破魏军,斩魏将曹龙牙,传首京师。更讨平桂阳、阳山、始兴叛军,破天漆蛮帅晚时得。已被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至尊现在很是倚重他,朱异也不敢对武将下手。”

太子吁了一口气,身子放松不少,“好。好。”

谢举很有眼色,“从前的东宫直阁,心都不在东宫,兰钦才是真正的东宫直阁啊。”

絮絮说了些不要紧的话,何敬容和谢举便都各自告退出门,踩着细雪离开东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