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燃烬旧尘
“那...那红金鱼?”
“你说那灵儿?”
她话语间瞧见哪吒眉头一皱,神情不悦,有些膈应。
“他那般漂亮,都没正眼瞧过我啊。”
她起初对灵儿的向往早就变得想起来便生气了。主要是大家都是鱼他居然活的那么成功。
她自顾自愤愤嘀咕着,全然没瞧见身旁哪吒全然不对的脸色。
“他脾气可坏了,我也不喜欢他。”
嗯......
哪吒不知为何竟咳嗽一声。
“那你每日唠叨想回南海做什么?”
“不都跟你说了是想龙女姐姐了吗?”她捧着茶递给他,自顾自地坐到她身边,惹得少年讶然,身子比思绪先动,默默腾了个位置给她。
“那龙女哪里讨喜了?”哪吒看着手里莫名其妙出现的茶,依旧有些不信地嘀咕着。
他这话叫青鲤转过头,托着下巴打量着面前月光下的少年,竟忽然觉得他和龙女在脾性上莫名有几分相似。
反正都是不服输之人。
“龙女姐姐就是很好呀,那时只有她会陪我说话。”她回忆道。
她从未吃饱过,因此只是一条个头小小的鱼,也从未有过完好的鱼鳞,总是缺个几块。
她还记得从前被惠安使者捡回来时她被其他鱼啄得伤痕累累。鱼鳍被啄断了,眼睛瞎了一只,鳞片半挂在她身上,肚皮差点儿被啃穿。
“——你可真能忍啊。”
她记得这是她第一次听见的人话,惠岸使者将她捞起时说的。那时的她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虽不记得有多疼了,可她还记得当年的自己是怎么想的,她那时不再反抗,希望自己在这断气便算了,下一世当个别的东西。
罢了,最好别再有下一世了。
因为她不理解着天道,为何她因颜色不同而受此苦?她明明从出生至此,从未做过任何坏事。
可天不遂她愿,她活了下来。在养伤之际,龙女姐姐是第一个主动与她说话之人。她为她疗伤、为她讲经、解她心结,是她的恩人。
“既活下去了,那便放下以往。”
她还记得很早的时候龙女姐姐常说这句话。
平安是福、普通亦是大福。
也许旁人不解,可她却只信奉此道。若她是普通的鱼,过完普通的鱼的一生,就算最后被渔夫捞起,就算被端上人的餐桌,那和她的处境相比也是幸事。
因此,普通又卑微没什么不好的,她一点儿都没想过成为多么厉害的鱼。她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活着就好,活着就很厉害了,毕竟她本该就要死在被捞上来时的。
故此,还是鱼时的她一点都不讨厌一无是处的自己。
只是红衣仙女的那番话,却还是叫她不明泛着苦味。她并不聪明,也许只将她言中之意猜对一半,可有一点她却清楚。
那便是她和三太子站在一起不清不楚,尽管并无逾越私情,但她却的确帮不上他的忙,反而叫他遭人落下闲话。
她感激着所有对她好的人,只因她还记着以往其他鱼对她的恶,故此她才想着报恩,她知他们明明可以对她像那些鱼一般坏的,可却选择了对她好。
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三太子都对她有恩,她不能恩将仇报给他添麻烦。
可她要对得起他对她的好,便不能一无是处。
庭外月色寂寂,水色潋潋。她似是上了一片叶舟,相顾于两岸。一岸钟鼎空远,如昔年经卷,无悲无喜。一岸连亘不绝,燃尽旧尘,却不容回身。
她太胆小了,害怕做抉择,因为从未有过几次选择的机会。
青鲤清楚得很。若是想要留在他身边偿还恩情,那便不能当回那条普通的小鱼。
她似是被困在河间独木之上。前行是凶险因果,后退虽有岸可泊...可却再难回头。
“三太子,我会回南海的。”
少女起身立于檐下,回头望着少年,似是下定了决心。
虽说是遥顾两岸,终究不知身归何处,心落何方。可她是鱼,钻游偷巧是她长处,她大可跳下那片叶舟,游出一条新的路。
“可我很快便会回来,天上十天人间十年,我十天后便回来。”
“你这是何故?”
少年不解道,随她一起站起身。
“我去找龙女姐姐历练啊。我还要报恩呢,没报完三太子你对我的恩情我才不离开。”她笑道:“您用不上端茶倒水,那我就想别的法子报恩。”
“我不需要...”
“你不需要我也要报,佛曰有因必有果。”
罢了,她在底下听了几十年佛经,大道理他也拗不过她。
夜风拂过,吹起她鬓边的碎发,也吹乱了他一贯冷淡的思绪。
“你若是想要修炼,大可我来教你。”
“可三太子您和风烈都属火,教不了鱼啊。”她凑近他,执拗道:“您就信我一次,十天后便见分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