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利益更大化 - 大清皇家弃妇 - 翡翠C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大清皇家弃妇 >

第245章利益更大化

而最头疼的自然是宁诚了,一方面是自己的媳妇,一方面是自己的亲娘,其实以宁诚的角度来看,倘若自家阿玛倒了,对他来说铁定没好处。

虽然额娘老说,生怕阿玛把爵位给了宁善兄弟,可这些日子在额娘的纵容下,那些奴才给三房的难堪,其实他也是看不过去的,只不过,由于是自己的额娘,因此,他才不说。

而正如他媳妇说的,倘若真惹恼了阿玛,万一阿玛真有换了自己的心怎么办?

在伯爵府立足生存的根本就是讨阿玛欢心,看看宁善两兄弟,知道阿玛看中宁远,什么时候给宁远难堪过?

更何况,万一真有这么一天,倘若阿玛真要换人选,倘若三房站在自己这边,阿玛不管怎么说也得掂量掂量,因此,把三房逼到自家的对立面,是最最不明智的。

原本宁诚就觉得额娘做得不地道,再加上现在媳妇这么一分析,便感觉,倘若有自家媳妇去修补和小乌拉那拉氏的关系,说不定,兄弟之间的感情可以挽回。

反正怎么看,三房也是宁远当家了。

更何况,自己和宁远可全是嫡子,怎么着同共话题也有不是?

以后人家去了边关,让宁远帮自己盯着父亲在边关的举动,那是多方便啊!!

自己呢,则让妻子帮忙照顾小乌拉那拉氏,教导侄子成材,这完全可以合作共赢!!

由于有了宁诚父子的大力支持,整个交接可以说是十分的顺利,虽然大伯母是百般的不情愿,不过,宁诚家的,也不是吃素的就是了。

人家站稳了脚跟之后,立马免掉了给三房难堪的那些奴才。

虽然也是借机换掉,方便安插她的亲信,不过,整个三房还是很领她的情的。

宁诚家的,原先就一直管着大厨房,虽然现在一下子管起整个伯爵府来有些焦头烂额,不过,大伯和宁诚也知道自家媳妇和自家额娘的性子,因此,或多或少的都让自己的亲信去给她撑了场子。

原本效忠于大伯母的人比较不多,人家“退隐江湖”毕竟多年了,手里的嫡系心腹比较不多,更多的是后来分了家靠上来的。

因此,没两个月时间,宁诚家的便把管家权给收回到了自己手中。

而大伯为了防止玉华再次回府捣乱,也给门房下了口令,而且是当着很多人包括大伯母下的命令。

玉华一年只准回家一次,除了过年回来,别的,不管是送来的信,还是孝顺给她额娘的东西,第一时间送到他的书房去。

伯爵府哪个不是有眼力劲的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嫡女,在伯爵眼里,或者还不如,别的那些庶女了,毕竟,庶女们要送些东西给姨娘,可不用经过伯爵的手,只要知会当家的一声便好。

因此,那些奴才们对后来玉华打发过来的人,也是冷冷淡淡淡的,次数多了,玉华也不再叫人过来了。

而宁华新开的茶院,生意倒算是上了轨道,不过,没有原先的茶院生意好就是了。

不过,宁华倒是挺能看得开的,毕竟面积小了,人手也少了,客源更加不用说,虽然赚得少,可总比拿来放租强吧。

不过那些银子,在瓜尔佳氏和四福晋眼里,倒真没谁看得上罢了,人家反正就是凑凑热闹。

而现在京城的热闹就是去年简王府和九阿哥派出去的船队,居然回来了两艘船。

那时候人家在广州哪儿用金子换成了银子,然后又在江南用大部分银子换成了铜钱,另外则是买了瓷器茶叶,绸缎等鬼子国还有琉球国等人最喜欢的商品出了海。

那时候的传闻是去了十艘船,可是按照回程的时间算,那应该在过年之前的一个多月会到达。

而人家并没有到,倒是一些同期的人全部回来了,然后据人家说,人家的船队碰上了风浪,因此全部沉没了,当然了,人家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家可是帮忙救上了七八个船员的。

而简王府和九阿哥府的人经过鉴定,这几个船员还真是当初上船的那些人,然后风声就这么传回来了。

而现在得知的结果就是,虽然有八艘船给沉没了,不过,还有两艘是回来了的,这下子,那时候有投钱进去的人激动了。

毕竟能还回来十分之二也好啊,怎么着也是自己的钱不是?

这下子,去简亲王府和九阿哥府排队见人家当家人的队伍又开始排起了长龙,简亲王和九阿哥也在宫里被人堵了起来。

而关于怎么讨要银子的问题,七阿哥也和宁华商量了起来。

七阿哥的意思是宁华上门讨要,毕竟那船回来,肯定会有赚的,怎么着五百两金子拿回个二百俩是必须的吧?

这还没算上七阿哥的私房银子呢。

而宁华是觉得,自己现在表面上可是和瓜尔佳氏不和的,自己上门要,人家为了所谓的不和,也不会给银子,更何况,自己和她的交情没这么深就是了。

给银子这种事,人家也得排排交情,或者看看男人们在朝堂上的排队的。

不过,七阿哥这么说了,宁华那是肯定要递贴子过去,人家见不见自己是一回事,自己递不递是另一回事,万一人家忘记自家的钱了,那可是亏大了。

自己可以不把七阿哥的私房拿回来,不过,那五百金的,可必须得拿回来!!!

宁华递了贴子没几天,宁华便接到了那木都鲁氏的信,约自己去茶院碰头。

那木都鲁氏是瓜尔佳氏的表妹,在宁华帮忙求子之下,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了,人家打算再接再厉,再追生一个儿子,因此,她可以说是那老和尚最最虔诚的信徒了,基本每个月都报道的说。

宁华一接到那木都鲁氏便知道有戏了,毕竟现在瓜尔佳氏也不方便出来,二人是表姐妹,说不定就是来传话的,因此,第二天,宁华便稍作打扮,便去了茶院。

宁华在茶院有个单独的院子,倒不是她一人共享,还方便四福晋姐妹还有瓜尔佳氏的,因此,宁华便在哪儿见到了那木都鲁氏。

而那木都鲁氏的来意,果然如宁华想的,人家是来和她说银子的事情,不过,倒是比宁华想是要高,倘若是拿银子,可以拿回一半,据说,其实赚的还挺丰厚的,可惜只回来了两艘船,要不然,估计整个京城参与此次活动的人都会笑得很开怀的。

而拿回这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时间要长些,拿银子,三到半年后来拿,还有一种,用货物来抵。

这次回来的基本全是一些南洋还有东洋的货,因此,倘若你们有这个需求,也可以拿货,毕竟,每家每户怎么着也会有铺子就是了,倘若有需要,可以拿回去自用,倘若没有,那么卖了也成。

“都有些啥货啊?”宁华有些好奇,毕竟,有些货物值钱,那也得拿去江南才值钱的,某些货物是有地区性的,在京城只能卖一百两银子,到了江南,你开价五百两也会有人要。

理论上,还是要钱划算,这个风险不是很大,毕竟货物万一压在手里呢,可倘若你会买卖,或者能直接赚回五百金也不一定。

因此,宁华是觉得,还是先问清楚货物再说。

而听了那木都鲁氏的答复,宁华是觉得,那些货物自己不怎么喜欢,虽然看了那木都鲁氏手里的样品,不过,人家也只胜在稍微新奇些,谈到精致这方面,人家真不如咱大清的手艺人精致。

也是,在现代,有些代代相传的手工艺,咱也比国外强呢,更何况怎么着现在很多工艺还没失传,虽然人家的也不差,不过,比起本土的,人家也只能打一个新鲜,外来的噱头摆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