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81钢炮4
磨血,绝非是字面意义那么简答。
至少,磨掉对方的体力和信心就比让对方受伤流血来得更加重要!
从这个方面来思考问题,就算是‘单纯防守’技术也是磨血——让对方耗费体力却极少打中,那该是多么的消磨对手的自信心啊!
朗古塔此时的建议。
小高炮此时的执行。
两者都是为了磨血:磨掉一流选手的一部分体力,磨掉‘一流选手’对于‘三流选手’的心理优势——磨出小钢炮的自信心!
拳台之上,一切都不仅仅只是是简单的实力对比。
实力为本,临场发挥重要:有的人十成实力能发挥出十二成,有的人则只能发挥出六成,此消彼长之下,原本实力相同的两人……
实力为本,战术安排重要,教练团队要分析敌我实力对比,要根据双方选手的技术全面性做出针对性弥补和加强,要预测对方的战术并制定针对性战术预案,要防范对方针对己方的战术方案并制定反击方案……
实力为本,教练的临场指导和选手对教练的信任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是场上选手的执行力,以及执行力说反应出来的战斗意志!
笼网之内。
两位选手的技术和经验对比,小钢炮肯定落入下风。
两位选手的身高臂展对比,小钢炮绝对落入下风。
两位选手的体能和体力对比,小钢炮肯定占不了便宜。
数据对比很明显。
现实则不然!
小钢炮临场发挥正常,执行战术意志坚定——弄死不松搭扣,死死的把对手压在地上,丝毫没有什么‘转后背’执行击打或锁技的想法和行动——看似便宜占得少,也就是趁机休息一会而已、也就是趁机消耗了一点儿对手的体力,实际上却是不肯露出一点点破绽,宁愿不占大便宜也要把多占一会小便宜!
红方被气得够呛:这简直是在给一流选手丢脸!
要知道,一流选手自然会迎战二流选手、二流选手也会迎战三流选手、超级选手也会迎战一流选手,但这几乎全都是特例,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之上的——首先,挑战方必须要有相当的实力,其实,应战方要有足够的收入——否则……
否则,按照江湖上‘踢馆的规矩’:难道随便来个渣渣,人家武馆都必须要应战吗?
难道随便来个渣渣,人家一流选手都必须要应战吗?
像寇小楼那样上门踢馆,再全身而退,再和武馆‘化敌为友’,这当然是踢馆者最愿意见到的结果。
但是,人家武馆凭什么要无凭白故的配合你演戏?除非你能说得出过硬的理由,除非你能拿得出过硬的手段!
一流选手也是一样。
人家凭什么要迎战三流选手?赢了,应该的,一点风浪都翻不起来,好处全叫三流选手得了去了;输了,更不得了,三流选手至少一跃成为二流,一流选手则怕是……搞不好还要再次浪费几个月时间来恢复和训练,谋求二番战;如果二番战再输,也就差不多该考虑退役的事情了……
而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呢?
还不是寇小楼在作妖——寇小楼的‘输只赚钱,赢了赚大了’转嫁到红方选手身上,那自然就是‘赢了没赚头,输了亏死’的节奏。
于是乎。
红方选手的决断也很迅速和激烈!
相持之中。
红方再度跪起。
小钢炮还是故技重施,想要把红方继续放平。
红方任由小钢炮施展,看似意志力不足、放弃了解开腰部‘锁扣’的努力,其实是用心狠毒,双手离开了腰部,在地上死命一撑——猛的一个拧腰!
小钢炮发现情况不对,死命前拽和下压!
可惜。
红方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体位——从背部南北,转到了面对面的南北位!
幸好。
小钢炮仍然保持着上位压制——但是,锁扣失去了效用……
“起来!恢复站立!”
“起来起来!”
铁满弓和田富仓在场外大呼!
综合格斗的规则经历了演变,自从‘三点着地不准膝击头部’的规定出来之后,南北位的地面压制便成了鸡肋,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短暂控制的手段,是去向‘拿背’、‘骑乘’、‘侧控’等等其他体位的一个转换过程——南北位这个姿势的本身已经不具有太多的威胁。
于是,小钢炮的场外教练高呼,让他起身恢复站立格斗。
于是,红方选手反抱小钢炮的腰部把位,欲图继续延续地面战斗。
各有机心,但只能一人得逞。
小钢炮得逞了,因为他没有别的招数应敌,只有快速断然的脱离才是上策。
红方选手失败了,因为,无论他有多么厉害的地面技术或者下位锁技,总还是需要时间来布置,而他此时的体位处于南北位的被压制状态……不等他施展扫技改变体位,小钢炮已干净利落的抽身而去!
红方在最后时刻还在努力,试图抱腿做个‘足关节技’。
小钢炮大力抽退而出,跑到旁边去喘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