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走出抱怨的世界,不再自寻烦恼(1) - 卡耐基教你幸福心经 - 美戴尔·卡耐基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3章走出抱怨的世界,不再自寻烦恼(1)

§§§第一节抱怨只会让你看起来很可怜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通常不受欢迎。抱怨的人认为自己经历了世上最大的不平,但他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可能同样经历了这些,只是心态不同、感受不同。

生活中很多女人喜欢抱怨,她们抱怨朋友、抱怨同事……仿佛只要与她们有接触的人或事,她们都无一例外地会产生抱怨。其实这些抱怨不仅伤了她们自身,还会伤害他人。所以,我们要抛开抱怨、化解不满,这样我们才会明白原来生活还是这样美好。

“抱怨”和“不满”是女人中最流行的一种情绪,也是最容易被善于找借口的女人利用的。几乎在每一个公司里,都有“牢骚族”或“抱怨族”,她们每天轮流把“枪口”指向公司里的每一个角落,埋怨这个、批评那个,而且从上到下很少有人能幸免。她们的眼中处处都能看到毛病,因而处处都能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批评或发怒。

“烦死了,烦死了!”一大早就听王娟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本来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烦了。”王娟现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务繁杂,确实让人有些烦,可谁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无巨细,不找她找谁?

其实,王娟性格开朗,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拖延。设备维护、办公用品购买、交通讯费、买机票、订客房……王娟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8只手来。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小李来领胶水,王娟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来过了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不是领这个,就是领那个!”抽屉开得噼里啪啦,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说:“以后东西一起领!”小李有些尴尬,又不好说什么,只得赔笑脸。

大家正笑着,销售部的王娜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王娟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复印机。”王娟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干什么去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的小张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招你惹你了?”

态度虽然不好,可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还真是离不开王娟。虽然有时候被她抢白得下不来台,也没有人说什么。怎么说呢?她不是应该做的都尽心尽力做好了吗?可是,那些“讨厌”“烦死了”“不是说过了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

年末的时候公司选举先进工作者,领导们认为先进非王娟莫属,可一看投票结果,50多份选票,王娟只得12张。有人私下说:“王娟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王娟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喜欢抱怨的人不见得不优秀,但常常不受欢迎。抱怨不仅伤了自身,也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让不明真相的人心理产生波动,也会破坏工作场所的氛围。抱怨就像用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都泄气。谁都不愿靠近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传染。抱怨除了让你丧失勇气和朋友外,于事无补。

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就有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已觉得抱怨无济于事,就应该去寻找克服困难、改变环境的办法;如果你认为抱怨是一种坏习惯,就应该化抱怨为抱负,变怨气为志气。

一位伟人曾说:“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则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沉沦。”不论我们遭遇到什么境况,光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不已,都注定于事无补,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而这绝不是我们的初衷。

没有任何抱怨不仅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没有人欣赏好抱怨的女人,因为这不是有出息的行为,有志气、有出息的女人从来不会抱怨。恐怕没有人愿意做一个没有志气、没有出息的女人吧?那么,就把所有应该的和不应该的抱怨都一齐抛弃,开动脑筋、甩开臂膀,信心十足地大干一番吧,美好的前程在等着你呢!

卡耐基幸福心经

抱怨不仅伤了自身,也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让不明真相的人心理产生波动,也会破坏工作场所的氛围。抱怨就像用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都泄气。谁都不愿靠近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传染。抱怨除了让你丧失勇气和朋友外,于事无补。

§§§第二节不抱怨,幸福就在身边

女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但没人能回答什么是幸福。我们都知道,幸福其实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女人对每一件事物、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幸福,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满快乐。实际上幸福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在幸福之中,往往没有悉心感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天地。卡耐基说:“其实,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自我感受,想做一个快乐女人,就要把握这种象征和感觉。”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情感世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哟!留着吧,你,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

在生活中,每个女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许多时候,她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却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

尽管她们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但幸福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有时候真实的幸福恰恰不是先求而后得,而是在困境中与之邂逅的。一个女人一直抱怨自己没有鞋穿,见到没有脚的人之后,她因自己的健全而体味到了幸福。一个失恋者被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恨命运不济、造物主不仁,让自己变为孤独而又畸形的人,但当她见到一个失去双臂的人用脚写字、缝衣服的时候,突然觉悟到丢失一位心上人比起丢失双臂而言实在微不足道。虽失掉了心灵揽系,终究还能重新振作起精神,饱尝青春之甘美、沐浴生命之恩泽,她从振作精神中体味到了幸福。

女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能付出什么,从而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快乐地享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从前,有一位公主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向别人请教如何能够让自己变得幸福。别人告诉她找到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公主听后派自己的手下四处寻找自认为幸福的人。手下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不幸福,我没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阳光照着的山冈上传来了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她们随着歌声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人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公主的手下问。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那个人回答说。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公主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幸福其实就在身边,就像上面故事中那个躺在山坡上的人一样,他连衬衫都没见过,可以说在物质上很贫困,可是他依然感到很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有钱人物质生活优越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钱人不一定幸福,就算身在福中他也感受不到。放弃自己的追求,跟随别人的足迹,就会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我们可以追求金钱,但是幸福生活的标准并不是由那些富人们制订的。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态度。也许我们终生都不能够大富大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找不到幸福,找不到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心、相亲相爱的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卡耐基幸福心经

物质生活优越的人不一定幸福,就算身在福中他也感受不到。放弃自己的追求,跟随别人的足迹,就会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也许我们终生都不能够大富大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找不到幸福,找不到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心、相亲相爱的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三节不被无谓的烦扰所纠缠

我们行色匆匆地奔走于人潮汹涌的街头,浮躁之心油然而生,这也是我们不去倾听内心声音的一个缘由,找不到一个可以冷静驻足的理由和机会。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使我们作为个人的优雅在逐渐丧失。对现代人来讲,那种恬静如诗般的岁月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内心的声音便在这种繁忙与喧嚣中被淹没了。

老街上有一位老铁匠,由于早已没人需要打制的铁器,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从老街上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顺手端起那把壶。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蜂拥而至,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物质欲望在慢慢吞噬人的灵性和光彩,我们留给自己的内心空间被压榨到最小,我们狭隘到已没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和眼光。我们开始患上种种千奇百怪的心理疾病,心理医生和咨询师在城市中也渐渐走俏,我们去求医问诊,然后期待在内心阴郁的日子里寻求心灵的平衡。

卡耐基幸福心经

无谓的眼热、奢望、乞求和羡慕,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让你与豁达康乐无缘。适时抛却无谓的烦恼,不再为其纠缠,才不会眼热名声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让内心回归天性自然,贴近幸福。

§§§第四节乐观些,烦恼也少些

乐观是无形的,但它是有力量的,而且其力量又是超乎想象的。你是否快乐或痛苦,不完全取决于你得到什么,更重要的在于你用心去感受了没有。乐观的人就是这样变通地看待生活和问题,他们总能在困难和不幸中发现美好的事物。他们总向前看,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主宰一切,即使在乌云的笼罩之下,也会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跳动的心灵一刻都不曾沮丧、悲观。

苏珊娜是由情绪积极又非常善于解决问题的母亲抚养成人的,母亲给人鼓舞的教育对苏珊娜的成长带来莫大的帮助。苏珊娜刚刚4岁的时候,父亲就因心脏病去世了。当时她的母亲只有27岁,带着两个孩子,又没有钱。突如其来的厄运给她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使她一度陷于绝望,但她终于重新振作起来,鼓足勇气活下去。在父亲死后的好几年里,她们家非常穷,怎样勉强填饱肚子是母亲最担心的事。可是,她的母亲没有为家境贫穷而烦恼,而是想办法去挣钱,为一个当律师而雇不起全职秘书的邻居做打字工作。苏珊娜也找到一个贴补家用的门路,她8岁的时候就教邻居一些还没上学的孩子识字。那些孩子的父母亲很感激她,便供给她食宿费用。

苏珊娜最敬佩的就是母亲那种乐观的情绪。她记得,如果遇到五件难题,母亲就会说:“没遇到六件难题,这不是走运吗?”当时买不起汽车,母亲就说:“咱们住得离公共汽车站这么近,难道还不满意吗?”过节的时候没钱给她买新衣服,母亲就用家里的旧衣服拼凑在一起做一件,然后就表扬自己的手艺好……她高高兴兴地处理这些问题。苏珊娜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没被选上班干部。母亲说:“好呀,现在有时间来筹划搞一次比较成功的竞选运动了,下次选举你一定能够当选。”多年耳闻目睹她的母亲这样乐观积极地处理问题,苏珊娜也具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凡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以乐观情绪去对待,战胜困难。母亲微笑的脸庞和充满鼓励的话语,总是给她鼓劲,增加她的勇气。每当她情绪消沉、抱怨、不满或者在学校里碰到难办的事情时,对母亲的回忆就会帮她坚持下去,然后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不管是对待工作的问题、亲戚的问题,还是对待她自己的问题,都是这样。

面对逆境这条人生的畏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对悲观者而言,逆境是生存的炼狱,是前途的深渊,身处逆境,他们只能看到悲观和失望;对乐观者而言,逆境是人生的良师,是前进的阶梯,经受逆境的考验,才能得到成长。逆境如霜雪,它既可以凋叶摧草,也可使菊香梅艳;逆境似激流,它既可以溺人殒命,也能够济舟远航。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应对逆境,那么生命一定会宠幸你,让你渡过逆境。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悦的思想造成的,愉悦的思想又是由乐观的个性产生的。生活是你自己的,选择快乐还是痛苦都由你决定。要想赢得人生,就不能总把目光停留在那些消极的东西上,那只会使你沮丧、自卑、徒增烦恼,还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最终,你的人生就可能被失败的阴影遮蔽它本该有的光辉。

越是以正面的、乐观的想法去面对问题,越是能产生愉悦的、快乐的情绪,而不会被非理性的理念所控制。不曾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算人生,挫折是人生的原色。女人的成长,通常是由许多挫折组成的。面对挫折和逆境,女人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它看做是有益于人生的一种磨砺,乐观面对。人生,是注定了要去承受很多的痛苦和挑战的。成功的彼岸没有男女之分,女人也可以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那此起彼伏的冲击不是苦难,而是一种快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