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官家抬举带刀上殿
杨Z拥有忠勇伯的爵位,又是皇城司的二把手,还是提举洞宵宫的顶级宫观官,另外还兼任官家特设的折狱郎,也算得一个大人物,本该在队伍的前列。
但因为需要保持警戒,所以才缩在大殿的角落里,审视着全场的动静。
想要保持低调的杨Z并没有能够得逞,今次杨太后的寿辰大典,可谓百官齐聚,便是地方官员,也都纷纷入朝贺寿,许多人对杨Z是只闻其名而不见其人。
如今赵昀对贾似道等人只是简单的一句肯定,便提起杨Z的名字,让杨Z上前来露脸,试问这份荣宠谁人能及!
当杨Z从大殿里那毫不起眼的角落缓缓走出来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太年轻了!”
这就是所有人此时对杨Z的印象,毕竟他也算是位高权重,谁能想到官家竟然如此信任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虽然杨Z是皇城司的公事官,但毕竟带刀上殿,也不敢走太近,远远便朝赵昀行礼道:“臣杨Z,拜见陛下!”
赵昀抬起眼皮看了杨Z一眼,嘴角挂着耐人寻味的笑容,半调侃道。
“国舅爷,董相公,看来咱们的杨伯爵对朕的任命有些不满啊,这皇太后娘娘的寿辰大典,又在龙山观举办,咱们的爵爷是不是该穿洞宵宫提举的官服?”
赵昀如此一说,董槐顿时替杨Z捏了一把冷汗,而贾似道却露出耐人寻味的冷笑来。
赵昀也没理会,继而说道:“莫不成杨卿家不喜欢提举宫观,就喜欢带刀四处乱跑?”
若是别人这般开玩笑,杨Z也就一笑置之,可说这话的却是当今天子,杨Z可就不敢含糊了。
毕竟伴君如伴虎,帝心难测,稍有失言,便成千古恨啊!
掌控实权才能实现自己的报复或者野心,试问哪个官员不像当个实权官,谁愿意当混吃等死的宫观官?
可这种话也只能心里清楚,与三五个知己好友吐槽也就罢了,真要摆在台面上,谁敢这样说?
官家让你提领宫观,就是不想让你沾染实权政务,你却更偏向于皇城司的勾当,这意图可就太过明显了!
杨Z也不敢直视赵昀,只是躬身低头,故作诚惶诚恐地说道:“臣不敢…昨夜…”
杨Z本想解释一番,但想了想,昨夜的事情不便泄露,咬了咬牙,便自己认了下来。
“陛下训斥得是,是臣孟浪失礼了…”
赵昀见得杨Z及时收口,宁愿被文武百官误会,在人前失礼失仪丢丑,也不愿泄密,眼眸中也浮现出一股子赞赏和欣慰。
众人见得如此,皆以为杨Z要倒霉,董槐是欠了杨Z人情的,当即想要替出列替杨Z说话,可见得杨Z的神色,又缩了回去。
赵昀朝杨Z道:“既然你喜欢皇城司的勾当,便过来跟在朕的身边吧。”
赵昀如此一说,众人皆大惊失色,皇城司虽然拱卫皇城,但主要是负责皇城的治安,到了后来,渐渐转化为以刺探情报和监察百官以及民情为主要职责。
护卫皇帝陛下,皆由内卫以及内等子来负责,皇城司的人早年间还有御带器械,是跟在皇帝身边的带刀侍卫,跟仪仗差不多,但后来渐渐也就被内等子和侍卫司的人顶出去了。
皇帝可是金口一开,一言九鼎的人,在这种事情上绝非开玩笑,这意味着,他竟然让杨Z来当他的护卫?
所有人都有些搞不清楚赵昀到底想干什么,若是这样的话,早先责备杨Z失礼的话,可就当不得真了!
杨Z内心之中飞速思量了一番,而站起身来,就要解下配刀,可赵昀却摆了摆手道:“不用了,就带着刀吧。”
官家竟然让杨Z带刀上殿,贴身护卫!
文武百官们终于明白过来,原来官家不是为了训斥杨Z,而是为了提升杨Z!
即便只是庆典上亦步亦趋地保护官家,也足以说明官家对杨Z的信任,这也是莫大的荣耀了!
“是。”
杨Z在众人的瞩目之下,缓缓走到赵昀的身后,却也不敢走到前头,只留在了胡命桥的身后,赵昀也不由点了点头。
杨Z抬起头来,但见得杨太后有些茫然地看了赵昀一样,眉头微蹙,但也没有说些什么,毕竟赵昀的命都是杨Z救的,当初杨Z入宫看诊,将赵昀从鬼门关拉回来之时,杨太后就想要重赏杨Z。
如今官家在文武百官面前抬举杨Z,怕也是为了偿还这份恩情,杨太后想了想,心里也就释然了。
这个小插曲也并没有影响庆典的进度,礼部和龙山观的人开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各环节的仪式。
松晏真人作为龙山观的掌教真人,与杨太后又是交情,虽然昨夜受了伤,但宽大的道袍掩盖着,倒也不必担忧,一切都在喜庆祥和之中进行着。
各大班子也渐渐开始登台献艺,文武百官早已入席就坐,御膳局的人也早早将寿宴的山珍海味都搬上来,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寿宴食物,诸如面粉制作的大寿桃之类的东西,也都摆得满满当当。
此时赵昀才朝身后招了招手,胡命桥点了点头,朝杨Z使了个眼色,杨Z便往前面挪了几步。
“北面的事情我已经着人去刺探,若消息属实,便准你北上。”
杨Z此时也终于恍然,赵昀可不是没有目的地抬举他,今日做出这等表态,是为了趁机跟杨Z商量这个事情,当然了,这只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其实是为了表现自己对杨Z的信任,让这些官员们有个心理准备,过得几日任命杨Z北上之时,就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了。
毕竟杨Z太过年轻,虽然功绩比那些官场打拼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都要高,但也容易引来猜忌和排挤。
而且杨Z的功绩并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次都是恰逢其会烈火烹油,无论是最初的巴陵舞弊案,牵出阎立春,亦或是西南之行,阻挡蒙古大军脚步,引入大理使节团、平叛韦镇仙,剿灭白牛教等等。
这一切的功绩,其实都因为杨Z是当事之人,如果杨Z老老实实在推吏的官职上,便是摸爬滚打大半生,也绝不可能达到今时今日的地位了。
赵昀的用心良苦,何尝不是在向杨Z表态,作为皇帝,我信得过你,愿意用你,甚至不惜顶着朝堂的压力,你可不要让我这个做皇帝的失望,让百官们笑话我,打了朕的脸。
杨Z也感受到一股任重道远的使命感,此时又听得赵昀低声问道:“朕想派遣禁军北上支援,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杨Z昨夜便想好了这件事的对策,不过还是慎重考虑了片刻,好整以暇道。
“官家,臣认为安丰军乃要塞之地,大肆派遣援军,难免打草惊蛇,再者,想要筹措粮草,调动援军,也需要时日,行军也迟缓,只怕厌恶了军机”
“再者,蒙古人内部正在争夺汗位,王族的大将都抽身北上,南边的蒙古人不敢轻举妄动,眼下也只是偷偷摸摸行此等刺杀之事,若咱们挥师北上,他们必定以为咱们想要趁虚而入,到时候可就不是小规模的刺杀和械斗,而是全面的大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