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天香豆蔻
第173章天香豆蔻
洛阳城东,黄河渡口,晨昏时刻,几艘五牙巨舰停下,在巨舰的灯炷映照下,天边的星月都黯然失色。 高颎看着送别之人,却没有看到想要看的人。
杨勇知他心意,此时挥了挥手,身边太监捧着一封册子,打开,里面夹着一张纸,高颎接过,看到上面写着:
寒雨连江夜入楚,平明送客崇山孤。(嵩山,古称崇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品味着这首诗,片刻后,高颎收起,说道:“恪儿之才,当世文人恐怕无出其右,此番远行,大兄以后,多多保重。”
……
濛濛细雨中,杨恪站在洛阳南郊的一座山上,山中的一处墓碑前。
隋太子勇良娣高氏之墓。
听着伊河在山下流过的水声,杨恪在一旁的山石中,刻下了一行书: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望了望身后,雨幕中的神都,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或许,这才是权力汇聚该有的表象。
山路崎岖,不过他这一行人,都称得上轻功高手了,征服这万里伏牛山,不在话下。
骑着的马儿,也都是神骏,不过山路行走时,马儿大多时候,都是自己行走,几匹神骏,不在乎山上的荆棘。
山间多风,这天时,也少有猎户行走,就是野兽也少有。
在神都盘桓数日之后,身上的内伤恢复的差不多了,诸般事端也未再找上门来。
杨恪就突然离京了,没有和人打招呼,就这么离开了。
带着四个女人,幽萍这时才觉得,自己此行任务没做好,公子竟然不知不觉,身边就多了三个人。
就这,还是没和神都城中那些莺莺燕燕们告别,不只是府中的那些,还有神都城中,日日传来书帖的那些。
山中清幽,想必也不会再被什么女人滋扰。
再次行走此山,杨恪在途中也遇到了不少气息各异的“隐士”,他也没有去打扰。
万里山脉,少有人居,却不是没有人居,行了约有两日,这几日,杨恪和幽萍几人夜晚寻找干净山洞休息,若是天晴,就在外随意休息。
五个人,五匹马儿,行了约有两日,就见到了一处小镇子。
自五人入镇,这镇子中的人,说话声音都小了几分。
甚至都没几人,敢于多看几眼。
这就像是一处山中的聚集地,在这山中,大隋国管不着,大汉国也不会来管,这镇子中住的,也不知算是隋人还是汉民。
不过都是炎黄遗脉,神州子民。
小镇,建立在两处山壁中,这山壁约有两里宽,有道溪流,房子多建在溪流两岸。
山壁的两段,建了木墙,看着不大像是防备人的,多半是用来防备山间野兽的。
镇中行走的,大多是粗豪汉子,这些人大都是背着一些毛皮,虎豹狼狈,狐狸兔子,镇子中的几家店铺,看来都是做这种生意的。
那些人将毛皮背入店铺,稍后就满脸喜色的空着手出门,也有些人,肩头上换成了袋子,像是装着粮食。
或许也可能是盐巴之类的物事。
一杆大旗,上书【有间客栈】,杨恪看了一眼,朝后问着:“要不要在此歇一天。”
幽萍没有说话,她转头看了看骑着马的胡小仙。
她们几个体格也都不弱,这才行走了两三天,都还没觉得疲累。
也就胡小仙,大病未愈,可能忍受不了路途奔波之苦。
“不用了,公子急着回家,我们姐妹也都想着蜀山盛景,就不用歇息了。”
她们都不想歇息,杨恪自然也不会在此歇息了,只是进去,用了些饭食,尝了一些本地的野味,就向南行去。
小镇是东西走向的,要向南走,还得出了这山谷,越过南边的那些山。
这万里伏牛山,杨恪也不知其形貌,只是辨别着方向,朝南走着。
倒也没转多远的路,越过崖璧,呼啸一声,白公子也领着四匹马儿绕远纵驰回来。
登到了山腰,杨恪才发现,前面竟还是连绵不绝的山峰。
这可就难走了。
想着去年在此山中,逃难之时,杨恪也觉得自己是极其幸运的。
和幽萍几人说着,去年时的凶险,看着这绮丽的江山,倒也颇有一番意趣。
走走停停,又走了三日,山道险峻,杨恪倒是能照顾着幽萍她们,基本什么样的山,都能越过,只是顾及着几匹马儿,多有停留绕道。
路上还见到了些山间异果,寻常山参灵芝何首乌之类的,到处可见,就是有些年份的,比如十年,数十年的,都见了不少。
这些,杨恪也就任由它们继续生长,等候有缘人。
倒是见得几只【金蚕】,盘踞在一颗桑树上,午间的阳光照耀下,它们倒是金灿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