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吃了没文化的亏
宋阁老心道,套路一个你儿子,那也是为了,
让更多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能安安生生的过上日子,
你儿子就算当不上官,也是一辈子吃穿不愁,
可那么多家百姓中的孩子,不要说吃穿不愁了,能健康长大就是大有福气的了……
思及此,宋阁老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坦然的连连点头称是,
看着那“地主家的傻儿子”,不由的目光更加柔和了几分。
一不做,二不休,
宋阁老当即就让那富户吩咐下人取来笔墨纸砚,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一封推荐信递给那位富户,
那富户如获至宝般紧紧握着推荐信,激动得恨不得要带着全家人给宋阁老磕头,眼中闪烁着对儿子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见此情景,宋阁老趁热打铁,继续用委婉的方式“pua”该富户,
“你看看,你儿子马上就要成为大官了,区区一点税款又算得了什么呢?
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千万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你儿子的锦绣前程啊……”
该富户醍醐灌顶,顿觉眼前的宋阁老就是他家的贵人,
眼含热泪的道不尽,他心中对宋阁老今日这一番“点拨”的感激之情,甚至想立刻焚香祷告一番先祖……
所以说,人还是要多读书的,不然容易被骗,什么年代都一样。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因沈云川抓捕而被关押数日,仍未释放的人前来向宋阁老求情。
宋阁老依旧展现出热情洋溢的姿态,表示愿意帮忙将他们的家人“合理赎回”,
一副热心肠的态度,但同时也不忘警告道,
“这次老夫可以出面帮你们解决问题,但若是再有下一次,被抓进去的人,那人头他可就保不住了啊……”
来打点关系的人连连保证,绝对不敢再造次了,一定配合府衙的工作……
宋阁老见状,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心中盘算着,赎这些个“废物”的银子,也好给百姓们多制些农具了……
~~~~~~~~~~~~~~~~~~~~~~~~~~~~~~~
当土地清丈工作进行到七七八八的时候,沈云川便开始筹备下一步计划。
他深知想要一次性彻底清算清楚,眼下是不可能的,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把地主富户们逼得太紧,引发“民变”,最终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
因此,当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推行这项政策,并取得实际成果,然后再考虑后续步骤。
于是,在核实土地面积的准备工作大致完成后,
沈云川下达了严格命令,要求河下省内各县的县令,
必须将全县的土地面积,以及人口数量,详细地张贴在县衙门口的布告栏上,
不仅如此,还要根据“摊丁入亩”的方式,精确计算出每亩土地应当缴纳的税款。
紧接着,沈云川又严令县衙的衙役们,趁着眼下正值春耕时节,
由各位里正带着,一起前往乡村,去给乡亲们将新制度宣讲解释一遍,
一些认真负责的县太爷,还会亲自下乡进行宣讲着土地新政,他们本来也有“劝课农桑”的责任。
这样一来,既能让乡亲们更直接的了解新政策,又能促进春耕,可谓一举两得。
沈云川暗中观察着这些表现积极的基层官员,并将他们的名字悄悄地记录了下来,
沈云川自底层而来,深切地明白,一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基层官员,
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样的官员能够真正地为百姓谋福祉,将会实实在在的造福一方的百姓。
~~~~~~~~~~~~~~~~~~~~~~~~~~~~~~~~~~~~~~~
承乾宫之中,
已经一个礼拜没有见到秦政的珍妃娘娘,终于良心发现的想起了她的政哥,
“系统啊,秦政搁乾清宫嘎哈呢?
一个礼拜没来我这了,难道是感情淡了?”
系统:……人家是皇帝,春耕了,还要在河下试点土改,一不留神就肝上了。
你这个做人家老婆的,不去关怀慰问一下?
“……小老婆还有这个岗位职责啊?我一个咸鱼,我操那个心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