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元宵快乐
尚娩娩寻思,银山区离这儿挺远的,坐地铁得转好几站,来回得四个小时呢。
不过那里的元宵行街会出了名的好玩,据说清末时期,上城周边的贫民纷纷来到工厂、码头密集的银山区谋生,诸如“唱凤凰”“送麒麟”“踩高跷”等民俗活动都随着进来,虽然许多民俗已经随着时间消失,但元宵行街会却保留了下来,除了一些传统技艺又增添了许多小吃项目,吸引了各方吃货前往游乐。
说来惭愧,她虽是土生土长的上城人,混了二十二年,竟没到银山区逛过,因为她住在离银山区最远的东山区,横跨一座城市实在太难。
林亚一脸期待,“娩娩,考虑好了吗,好了咱们就坐地铁过去,晚上打车回家就行!“
尚娩娩也不能扫兴,点头应了。
坐了两个小时地铁,终于赶到街会,闹热果真非同凡响。
银山区财大气粗,邀请了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来参演,滚灯舞、运动杂耍、戏曲、腰鼓、打连厢等演出相继亮相,民国女作家的故居也布置起各类元宵主题活动。
灯谜会,赏花灯处处可见,仿佛穿越到华美的唐代。
尚娩娩一下子便想到了年少的太平公主,十四岁的少女一见情人误终生。
还记得她的独白: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刚毅面颊上徐徐绽放的柔和笑容,我十四年的生命所孕育的全部脆弱的向往终于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形象,我目瞪口呆,仿佛面对的是整个幽深的男人世界。
尚娩娩此刻也戴着口罩,与那蒙面的公主何其相似。
她不禁想,第一次让她有这种感觉的男人是谁呢?顾聪吗?只是懵懂的一点喜欢;王启炎吗?爱意浓烈,却没有这样深刻;纳兰宸吗?说来好笑,最初连心都未曾动过一分,倒是那优雅无比的周言恺,让她有种本能的触动,可惜那时她偏偏爱上纳兰宸,再不能对任何人动情。
只是遗憾,如此美好的夜晚他竟不在身边。
她不由的叹了口气,再一抬眼,已不见林亚的影子。
她俩被人潮冲散了。
走到安静的地方,她给林亚打电话,却一直占线,也不知和谁在煲电话粥。
这么多人要寻她也不容易,尚娩娩干脆给她发了信息,说她自己去逛逛,再定个时间地点集合。
走了没一会儿,林亚回复了一声好,说正好有一个小时自由行动,各玩各不干扰。
尚娩娩笑了笑,收起电话。
就这么东看看西逛逛晃了半天,终于在一间茶馆门前停下,因为那里围满了人。
人嘛,天生都爱凑热闹,她走近一瞧,原来是穿着布衫的说书人,正在讲述元宵节的故事。
她见一方小桌没人,便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两样小点心,就着白开水乐呵呵的听起评书来。说书人说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众人听得是津津有味、喜笑颜开。
原来,元宵节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命令元宵当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唐代点三日,宋代五天,明代自初八点灯,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整整十天。
元宵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夜为灯会,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五天了。
尚娩娩不禁连连点头,又学到新知识了,果然不能宅在家,得出来走走补充见闻。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小姐,这里有人坐吗?”
尚娩娩抬起头,只见一个戴着眼镜,身材瘦高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脸上挂着淡而清爽的笑容。
尚娩娩正要点头,手机忽的响了起来,是林亚打来的。
原来不知不觉都过一个小时了,林亚让她到小吃街口会和,尚娩娩应了一声,立马拿上背包准备闪人。
刚跨出门去,只听背后传来一道男声,格外清朗:“小姐留步。”
尚娩娩转过身,诧异的望着他。
男人一脸的笑,声音朗朗如诗颂:“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乌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
听到最后两句,尚娩娩先是一阵脸红,想骂对方一句“登徒子”,忽然又想起什么,立即笑了起来,“你这是背剧本台词呢!”
男人笑了一声,说正是,又问她为何知道。
尚娩娩笑得更加得意,“就许你记得台词,我不能记得吗?我看过的剧本也不少呢。”
男人再次发出爽朗的笑声,向她伸出一只手,“你好,我叫纪天乐,纪晓岚家门儿,一个天生乐观的人。你戴着口罩,让我想起大明宫词里的太平公主来,不过她戴的是面具,两者异曲同工,一个古代一个现代,实在是有种奇妙的感觉。”
哇,居然有人和她有类似的联想,尚娩娩不禁有种遇知己的感觉,下意识摘下了口罩。
毫无悬念的把纪天乐看愣了。
她早已习惯男人们的表情,不在意的笑了笑,向他伸出手,“你好,尚娩娩。”
看了她好半天,纪天乐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揉揉后脑勺,跟她握了握手,“你现在打算去哪儿,我看看顺不顺路。”
尚娩娩笑了笑,“我现在要去小吃街口子上和我同事会和,现在也不早了,得早些回家休息,不然明天上班就成国宝了。”
纪天乐笑着说:“那敢情好,我也去那边,一起走走吧。”
尚娩娩点了点头,直觉这个男人不像是坏人,再说大街上人这么多,有个什么她也不怕,便放宽心与他同行。
纪天乐与她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干净的一张脸上一直带着笑,“我方才见你听评书听的津津有味,像我那天天缠着人讲故事的妹妹。”
尚娩娩看着他:“你妹妹?多大了?还缠着人讲故事。”
纪天乐呵呵一笑:“我妹妹啊,今年刚满三岁,我比她整整大了两轮呢。”
尚娩娩点了点头,忽然想起黄小雨来,“巧了,我马上就23了,而我弟弟也快出世了,算起来咱们都是大龄哥姐啊!”
纪天乐人如其名,笑声爽朗,“这么巧,咱们得好好聊聊。对了,有没有兴趣听听元宵节的民间传说,那评书先生没讲的,全是干货。”
“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