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港漫风云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南柯一凉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554章港漫风云

第二天,日本访华团参加了香江文艺界专门举办的欢迎会,同时也是交流会。方言作为两边的熟人,自然也在邀请名单之中,给彼此之间,相互引荐,介绍认识。

忙活了一阵后,代表香江三联书店出席的潘耀名,把方言拉到一旁,说起了悄悄话。

“岩子,这回你在香江可真的是又出风头了。”

“嘿嘿,我出的风头太多了,我自己都数不过了,你说的是哪方面啊?”

方言用戏谑的口吻开玩笑道。

“你呀你,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不是?”

潘耀名说:“当然是《英雄本色》啦。”

方言一问才知,《英雄本色》上映的时候,香江大大小小的媒体无不唱衰,十家里至少有七八家,都说自己要遭遇滑铁卢,毕竟一部电影竟有这么多的卧龙凤雏,几乎个顶个的都是灾星、瘟神。

“别人惟恐避都来之不及,偏偏你和徐客把他们聚到一块。”

潘耀名摇头失笑道:“当时有不少人都等着看你的笑话呢?”

方言道:“可惜我的笑话他们是看不着了。”

“可不是嘛!”

潘耀名说:“《英雄本色》这些天的票房成绩一出,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特别是媒体。”

方言撇了撇嘴:“它们怎么样?”

“你还不了解香江媒体的德性啊?最擅长的就是捧高踩低!”

潘耀名道:“成功了捧上天,失败了就踩到地,现在把你捧得高高的,就差奉上神坛了。”

“什么坛到了最后,都是祭坛。”

方言心里盘算着,趁着还在香江的工夫,抽个空去徐客的工作室找他们夫妻俩。

两人嘀嘀咕咕地闲聊着,随后聊到了香江三联书店目前的情况。

“托你的福,总算是有所好转。”

潘耀名说,随着《情书》、《午夜凶铃》、《重案组:警察故事外传》等一系列小说在香江的畅销,香江三联书店已经出现扭亏为盈的势头,尽管盈利的部分相较于欠下的债务,仍然是杯水车薪。

方言建议道:“我在想,你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书店的业务扩展开来?”

潘耀名问:“怎么扩展,你说说看?”

“除了学术著作、通俗小说、纯文学这些领域以外,是不是可以把书店业务拓展到漫画领域?”

“漫画!?”

“是啊,我这趟去日本,颇有收获。”

方言言言简意赅地提到自己投资了角川书店的副总经理,角川历彦开办的二次元文库,囊括了轻小说、漫画、游戏等领域,如果在日本站稳脚跟并发展起来,今后未必不能跟香江三联书店合作。

“二次元?轻小说?”

潘耀名对这种新鲜事物,一脸茫然。

方言简单地解释了一番,“我相信在香江也一定会大有市场的。”

“这恐怕就难说了。”

潘耀名迟疑了片刻,说如今香江漫画市场可是港漫的天下。方言一下子就想到了港漫的画风,男的几乎都是肌肉男,女的则基本是身材姣好,但身着暴露。

潘耀名道:“准确地说,香江漫画市场一直被黄玉朗的公司所垄断。”

“黄玉朗……”

方言挑了挑眉,这人倒算是港漫的扛鼎之人,代表作就是耳熟能详的《龙虎门》。

大致的剧情就是王小虎从大陆来到香江寻找亲人,一路结识伙伴,与各路反派激战,王小虎、王小龙、石黑龙终在不打不相识的情况下结为好兄弟,合称“龙虎三皇”并建立“龙虎门”。

之后王小虎一行冲出香江远征霓虹,更是开始与世界各地的黑帮交手。

但其实这样一部类似于《刃牙》的港漫,最初并不叫《龙虎门》,而是叫《小流氓》。

因为漫画创作之时,治安环境恶劣,黑社会横行,有些社团还会主动接近并网罗青少年加入,也就是像古天楽这样的童党,于是乎,三教九流混杂的现状让广大民众产生了对英雄的期待。

民众对英雄的期许,自然就成了漫画家笔下最合适不过的题材。

在美国就是“dc漫画”和“漫威漫画”,在香江则是黄玉朗的《小流氓》,以及上官小宝的《李小龙》,也只有这部70年代借着李小龙强势崛起而火爆的漫画,才能跟《小流氓》抗衡。

之后由于香江出台了“不良刊物法例”,于是黄玉朗才把“小流氓”这名字换为“龙虎门”。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就像《火影忍者》、《死神》和《海贼王》三大民工漫大混战一样,这两部作品针锋相对,成为了香江漫画界70年代的主旋律,两部漫画相互竞争,不相伯仲,各占港漫漫坛的半壁江山。

在这种竞争下,黄玉朗和上官小宝也开始各自收徒建派。

两派分别被称为“御林军”和“上官家族”,也正因为两人的竞争,为港漫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港漫二分天下的局面,在进入80年代以后才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黄玉朗在创作漫画的同时,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玉朗国际有限公司”,企图垄断整个香江的漫画市场,但想要达成这个野心,首要的条件就是招安上官小宝这位老对手。

1981年,黄玉朗和上官小宝达成协议,《李小龙》归入“玉朗国际”,从此江山正式统一。

以致于现在,几乎所有港漫都来自玉朗漫画出品,整个香江漫画界也进入黄玉朗的垄断时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