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如珠饭馆 - 雪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如珠饭馆 >

第3章

第3章

◎盐菜炒饭◎

“听说了吗?长贵家把村东那边的茶馆给租下来改成饭馆了,说是过两天就要开业了。”

“听说了,唉,说是他那外甥女开的饭馆,也不知道咋想的,居然在村子里开饭馆,饭馆开在咱这穷山沟沟里,哪里会有人来吃饭啊。”

“是啊,也不知道咋想的,这不是妥妥的赔钱生意……”

村民们对于袁如珠要在村子里开饭馆的事议论纷纷,基本上都认为袁如珠太年轻不经事,做事异想天开,而李长贵吴桂芳他们大概也是脑袋被门夹了,竟然都跟着她胡闹。是个正常人都不会选择把饭馆开在他们这穷山沟里。

彼时,村东,绿茵茵的老槐树下,袁如珠不疾不徐打扫灰尘,她擡头看向前方的小饭馆。历时半个月,饭馆终于改装完毕。

大门上挂着的木质牌匾上,“如珠饭馆”几个大字整整齐齐,方方正正。如珠饭馆,如珍宝一样的饭馆,此为饭馆名字的含义。

视线划过过颇有些简陋的牌匾,又扫过老旧的大门和墙壁,袁如珠抿抿唇。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好好装修装修饭馆,如今家里拮据,只能凑合将就着简单改装了一下,并未怎么装修,所以店面看着很是简陋。

她拿着扫帚走进饭馆。饭馆里面窄小破旧,不大的地方放了八张木桌,整个店面十分简陋,唯一的优点大抵就是很干净了。

李长贵拿着鞭炮走进来,“珠珠,鞭炮买回来了。”

“不是只买一串吗?怎么买了两串?”

“鞭炮多放点,喜庆吉利,讨个好彩头。”李长贵笑呵呵道。

袁如珠微微垂睫,改装饭馆花的钱几乎把幺姨家底掏空,所以为了省钱,她原本打算只放一串鞭炮庆祝开业的。

把鞭炮放进柜子里后,李长贵说:“珠珠,走吧,回去吃饭。”

饭后,袁如珠饭后取出坛子里的盐菜仔细瞧了瞧。十天前她把晒干的小青菜用盐和白酒揉搓后腌进了老坛子里,已经腌了快十天,差不多快腌好。

她笑吟吟地将盐菜装进碗里,“幺姨,盐菜腌好了,晚上咱吃盐菜炒饭。”

黄昏将至,袁如珠把腌制好的盐菜切成细细碎碎的碎末,葱花切成碎末,待锅里油热,她将掌心放在锅上空,感受油温。

油温达到炒盐菜最佳的程度之际,盐菜倒入锅内。热油迅速包裹切得细碎的盐菜,棕色的盐菜在热油的烧制下,散发出浓浓的油咸香味。

盐菜炒香后,米饭下入锅内,粒粒分明的米饭一下锅,便同浓香的盐菜在热锅里交织,她执起锅柄,开大火颠锅。

橙红色的火舌轻飘飘地撩着咸菜与米饭,咸菜的咸香和米饭的清香在火舌的舔舐下,稀里哗啦地发酵出十分霸道的浓香。

整个厨房都被这浓浓的咸清香气笼罩住时,袁如珠又快速颠几下锅。

见袁如珠动作越发行云流水,吴桂芳心中油然生出敬佩来。这半个月,珠珠日夜苦练厨艺,厨艺进步神速,她觉得现在珠珠就是炒一根草,都会好吃得不得了。

她看着袁如珠颠锅,发现袁如珠身形不再似从前那么厚实肥硕,整个人清瘦了许多。这段时间珠珠又是天天锻炼又是天天练厨,身上的肉减下来不少。

这是好事。瘦下来身体健康些,而且珠珠长得不难看,瘦下来肯定也是个模样周正的姑娘。

袁如珠偏转过脖子,“幺姨,葱花递给我。”

“哎,好嘞。”

锅里的炒饭炒得晶莹浓香之时,她往锅里撒葱花。青翠的葱花散入明黄晶莹的炒饭里,锅铲翻动几下,葱香快速入味,香喷喷的盐菜炒饭出锅!

盘子里的炒饭呈剔透的明黄色,粒粒分明,堆积成山,棕色的盐菜和青翠的葱花点缀其间,卖相十分赏心悦目,只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迫不及待舀起一勺吃进嘴里,炒饭还将将入口,浓郁而霸道的香味便哗啦啦地涌入鼻腔里,刺激人口水分泌的咸香和米饭清香在嗅觉里碰撞。

颗粒饱满的米粒口感弹糯,里面吸饱了盐菜的咸香,而米饭本身的清味稀释掉了盐菜的咸味,使得米饭吃起来尤其香咸适度。润润的油包裹着每一颗米粒,使得米饭吃起来十分润口,但却油而不腻,油与饭的比例控制得十分适口。

整个盐菜炒饭咸香爽口,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满满的极致香浓只让人胃口大开。

袁如珠吃着香喷喷的盐菜炒饭,不自觉地弯起唇角,一擡首,就见幺姨他们埋头狼吞虎咽,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将这一幕收入眼底,她脸上的笑意更加灿烂。

次日,一家人赶车去往清河镇。四十分钟后,车子抵达清河镇。此时镇上人群来来往往,十分嘈杂热闹。

袁如珠从包里取出传单,分发给幺姨他们,随之开始发传单。

吴桂芳拿着传单,一张一张地递给来来往往的行人。

一个男生接过传单,看了看,“如珠饭馆后天开业?清河村?”他瞥了吴桂芳一眼。饭馆开在穷山沟里,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谁跑那么远去山沟沟里吃饭,又不是什么名店。他啧了一声,将传单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继续前行。

吴桂芳见状,嘴巴动了动,接着发传单。

传单基本上都被行人扔进了垃圾桶,吴桂芳捏紧传单,心疼得宛若在滴血。这些传单都是花钱印的啊。

时光悄然流逝,一晃两日过去。这日清晨,晨阳早早地爬上天边,淡金色的光华洒向整个清河村,沉眠的村子在淡金色的流光里苏醒过来。

村东,老槐树上的树叶沙沙作响,将斑驳灿烂的日光稀稀疏疏地漏到饭馆上。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几乎震得阳光颤抖,轰隆隆的鞭炮声里,灿烂的阳光里,如珠饭馆正式开业。

吴桂芳、李长贵、小夏和小秋纷纷望着店外,脸上带着些许期盼,些许紧张。袁如珠倒是一脸平静,她瞧着洒到地上的细碎春阳,弯弯眼睛:“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开业第一天天气这么好,是个好兆头呀。”

这话稍微安慰了一下有些紧张忐忑、生怕没人来吃饭的的吴桂芳,她低声:“是个好兆头。”

李长贵面带期待地看着前方,忽而担忧道:“珠珠,我还是觉得咱们家店的价钱定得有点高了。”

虽然珠珠的手艺的确值这么多钱,但是太贵了村里人也不会来吃啊,然而珠珠说,价钱定这么贵,不是为了赚村民的钱,饭馆的主要目标食客并不是村里人,而是村外的人,镇里城里的人。她希望饭馆能把村外的人引来吃饭。

袁如珠知道,自己在村里开饭馆,还把价格定这么高,是有些离谱的。

但她有自己的考量。首先饭馆的主要目标食客不是村里人,其次,如果价格定低了,实则是浪费她的手艺,不仅仅是浪费,且是有些侮辱她的厨艺。

是的,价格太低的话,当真是在侮辱她的厨艺,贱卖她的厨艺。厨艺是有价值的,高超的厨艺自然值得高价,不然她就白拜了御厨师傅,白努力了这么多年了。

再有,价格定低了,只靠她一双手,每天累死累活也赚不了多少钱。她是想挣大钱的,而不是挣累死累活的小钱。她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所以才把价格定这么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