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回朝
迎着令人神清气爽的春风,齐王率领文武百官在彷徿城外等候多时。
远远看见兵马而来,众人纷纷整理衣冠喜气洋洋。
然而,等马车停下,看清顾崇青搀扶着的人,气氛有一瞬间的凝滞。
饶是络侯,也不由的瞪了瞪着,猛的看向身边的庞老。
庞老眉发雪白,老神在在的揣着手。
“你……你们为何没人告诉我!”
庞老斜眼看他,笑盈盈的像个老顽童,“大局当前,谁还想的起这等小事?”
络侯气节,吹胡子瞪眼磨着后槽牙道,“昭华殿下怀了顾崇青的孩子!这是小事?!”
而且这悄无声息的,眼看肚子就是要临盆了。
齐王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随后当先迎上去。
“昭华。”
昭华站定脚步,看着齐王憔悴复杂的神情,不由浅浅一笑。
“王叔辛苦了。”
齐王勉强扯了扯唇角,如鲠在喉,随即快速的扫了顾崇青一眼,上前挤开他,亲自搀扶着昭华。
“你身子不便,还是上车吧,待回宫再详谈。”
顾崇青挑了挑眉,自然的退到一旁。
宣政殿
推拒了百官的意思,昭华坚持不坐上位,只是坐在了次第侧位。
齐王见此,当先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昭华,礼部已准备好登基大典的事宜,命倾天监则黄道吉日,你便可…”
“皇叔,昭华只是一介弱女子,怎能堪当大任。”,昭华温声打断他,随后看向络侯,“父皇的嫡皇子在世,曜儿才是皇位正统继承人,络侯,还请将九殿下带出来吧,让诸位大臣见一见。”
众人一脸惊疑,九皇子随先皇后去了,入裣的时候他们都是亲眼见过的呀。
齐王带着疑问,一脸迟疑的看向昭华,“昭华,九皇子他...”
“皇叔,这件事是我不曾与大家说明,早在母后诞下龙凤胎时,为保父皇唯一的嫡皇子安乐长大,父皇与皇祖母掩人耳目,将真正的曜儿托付给络侯暗中抚养,故此,曜儿还安在。”
话落惊起满殿喧哗,众臣面面相觑交头接耳,顿时有人出列上奏。
“昭华殿下,此举不妥,就算殿下所言属实,可九殿下不过还是个懵懂幼儿,怎能堪当大任?”
“臣附议,国经内乱元气大伤,需得明君治理朝政休养生息,九殿下不堪当大任,请昭华殿下继位。”
“臣附议,殿下有辅政之历,是大位最合适的人选。”
“臣等附议。”
瞬时间,文武百官跪了满大殿。
昭华看向络侯,见他垂着眼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不由又看向庞老,庞老笑盈盈的揣着手,也没有给她回应。
心中有些气恼,最后看向齐王。
齐王温润的眉眼此刻严谨坚韧,“昭华,众望所归,你不可再推辞。”
昭华气结,抚了抚肚子里捣乱的小家伙,沉下气来。
“你们所担心的,本宫都明白,只是九皇子虽年幼,可他到底是先帝嫡出正统,我万昭华虽是有些诡才,但绝非如华鹤女帝一般的英明仁爱之人,我与帝位无心,这皇位,只得九皇子才能继承。”
她看向络侯,“先帝在世时,与络侯托付重任,络侯之才堪当新帝太师,有他辅导新帝,待到新帝长成,担起国之重任定然不在话下。”
众人面面相觑,沉默无言,这话不能博,博了就是否认络侯。
络侯垂着眼睑,闻言为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拱手作揖,“殿下重托,臣当竭尽全力不负期望。”
齐王见状也叹了口气,又问昭华,“新帝年幼,这朝事,还是得依仗昭华。”
这意思,是让昭华摄政。
众臣连忙附议,“新帝年幼,请昭华殿下代为摄政,主持大局。”
昭华看向站在殿下不发一言的顾崇青,没有回答这句话,却是换了一个话题。
“摄政之事本宫自然心中有数,眼下还有几件要事需处理,有关皇长子,本宫想听了听你们的看法。”
万承鸣的事,事关皇家丑闻,众臣一时间都不敢乱言,毕竟齐王还在殿上啊。先帝不在了,齐王就是皇族中最有权位的老臣,哪怕是昭华殿下和新帝,也不能对他不敬啊。
寂静中,齐王脸色灰暗,却是庞老先开口。
“启禀殿下,事关先帝与皇族颜面,此事还需慎重。罪臣万承鸣毕竟是皇族血脉,齐王此番扭正血统有功,老臣以为,功过相抵,可免万承鸣死罪。”
络侯适时的接话,“臣附议,只是,他与余家勾结谋夺皇位,此子不仁不义不孝,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否则不足以平定民心。”
昭华点点头,眉眼阴沉了几分,一字一句道,“他最对不起的,是先帝,本宫就代新帝下旨,剥夺万承鸣皇嗣身份贬为庶人,即日启程遣送皇陵,为先帝和先皇后扫墓守灵,终生不得离开一步。”
齐王白着脸拱手,他倒是没想到,昭华会饶万承鸣死罪。
“老臣谢殿下。”
“接下来,还有平阳侯府顾氏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