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五七四章
李威回绝得干脆,而且他自称能力不足,无法统帅几十万的大军,这让施怀也有些傻眼了,最后只能又看向张涛,询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的人选。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张涛微微一笑,说道:“李威将军太过谦了吧,如果说李威将军都不能胜任的话,那满朝的将军当中恐怕就无人能胜此任了。”
这时,大将军尹良也站出来说道:“是啊!李将军,现在正是国之危难,用人之际,你谦让得也太不是时候了。”
李威看看张涛,又瞧瞧尹良,心中冷笑,他举目对施怀拱手说道:“大人,末将心中倒有一合适人选,绝对可以担此重任,只要此人一出,金军定然闻风丧胆!”
“哦?来,李将军所荐何人?”施怀面露喜色,两眼放光,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李威。
李威抬手一指尹良,说道:“就是大将军!国之危难,大将军身为将帅之首,理应为国出战,为君分忧。更何况,大将军在军中德高望重,又威名远扬,只要大将军一出,我军将士,定然士气倍增,金贼蛮寇,灰飞烟灭!”
他这一番话,把尹良夸了个通透,不过尹良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反倒在心里把李威的十八代祖宗都集体问候了一遍。
自己的半斤八两,他自己最清楚了,他这个大将军,就是靠着高贵的出身和揣摩君主的心思玩弄权术得来的,让他‘玩人’可以,让他‘玩兵’,那就如同去玩命,打死他也不敢和金军作战。
施怀残暴归残暴,但他还是有识人之明的。尹良有多大的本事,他心中有数,让尹良去率领大军和金军作战,有多少人就得让他害死多少。他脸色沉了下来,冷冷说道:“李将军,君前无戏言。你可是在愚弄本王?”
李威扬起头,反问道:“难道大王认为大将军图有其位,却无其能?”
李威的质问把施怀气得脸色涨红,眉毛都竖立起来,他猛的一拍桌案,挺身站起,手指着李威,大声喝道:“李威,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对本王出言不逊?!”
“末将不敢。”李威垂首说道:“只是末将生性耿直,不吐不快而已。”
“好好好,本王今天就让你吐个痛快!”施怀七窍生烟,向殿外怒吼道:“来人,把这大胆的逆贼给本王拖出去,斩立决!”
随着他的话音,数名侍卫大步流星走入殿内,到了李威近前。不由分说,押着他就向外走。
李威连句求情的话都没说。任由侍卫扯着拽着,走出大殿。
李威是赤军中的老将,之所以说他是老将,并非年岁长,而是入伍的时间久,他十五岁从军。现在已快有二十年了。在赤军当中,还是有很多将领敬佩李威的,包括金虎等赤国虎将。
见大王真要斩杀李威,金虎跨步出列,跪地叩首。急声说道:“大王,李将军为国为君,一向忠贞,而且,李将军是虎威军主帅,大王现在处斩李将军,只怕会引起虎威军将士的不满,于我国不利,还望大王三思啊!”
如果换成旁人来劝,正在气头的施怀可能得把劝阻的人一并杀掉,但此时相劝的是金虎,是他最钟爱也最看重的虎将,他胸中的怒火还是渐渐压了下去。
“此贼可恶,完全未把本王放在眼里,本王岂还能留他?”话是这样说,但施怀的脸色已缓和了一些,站起的身子也慢慢坐了回去。
“李将军生性直率,有什么就说什么,大王看在李将军为国争战十多年的情分,还是饶过李将军这次!”
这时候,另有不少将领亦纷纷跪地,叩首说道:“望大王收回成命,饶李将军一命!”
临阵斩杀大将,确实于己方不利。冷静下来的施怀也感觉到现在这种情况下处斩李威不太合适,正好众将又都为他求情,施怀也就借坡下驴,顺水推舟地说道:“好!看在诸位爱卿为他求情的份,本王这次就先饶过他。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把李威先关进大牢,听候发落!”
能在大王的刀口底下保住李威一条性命,已实属不易,众人也不敢再多要求什么,再次向前叩首,齐声说道:“大王英明!”
虽说施怀没杀李威,但抵御金军的统帅还是要选的,李威是肯定用不了了,大将军尹良能力不足,而金虎又是以骁勇善战见长,统兵打仗外行,到底选何人为帅,施怀是真发愁了。
就是在这种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施怀也没敢提出来自己御驾亲征,以身作则,与金军决一死战。这,可能就是他和林浩天最大的不同之处!
众臣商议来商议去,最后还真想到一个人,赤国的中将军,号平叛将军的徐放。
徐放是赤国的老将,老头子已是年近六十,虽说他也一直担任赤军的统帅,但他主管的是水军,而非陆军。
赤国东部临海,海盗、匪寇横行,加又不时有小股的番邦海军入侵掠夺,所以一直都不太平,在施怀的父亲施铁为赤王时,东部的东海郡还发生了郡首被番邦买通,起兵造反,宣布自立为国的情况。当时施铁正是拜徐放为帅,率领水军讨伐,一举击败了东海郡的叛逆,由此他也得到了平叛将军的封号。
东海郡之乱被平定后,徐放就在那里驻扎下来,即担任水军主帅,又兼任东海郡郡首,一直到现在。
现在,赤国情况危急,把徐放这位远在东海郡的水军主帅都想到了,可见也确实是无人可用了。其实就连施怀也在嘀咕,让徐放打水战绝对没问题,但打陆战,他能行吗?
尹良、张涛、张荣等人的解释是,水陆之战虽有不同,但原理相通,既然徐放能把水军指挥得如火纯青。那么到陆地指挥也肯定可以。
最终,施怀还是接受了尹良等人的说法,当即传给东海郡,急调徐放回都。
赤国的这位东部水军统帅徐放,就这样被施怀召回镇江,然后又封他为将军。赐平北将军号,并拜他为三军统帅,点兵三十万,去往皓皖郡,与那里的赤国中央军兵合一处,与入侵泽平郡的金军决一死战。
其实尹良、张涛等人说得也没错,水军、陆军兵理相通,会打水战的,回到陆地也差不到哪去。别看徐放一把年岁。但雄心可不小,欣然接受了施怀的任命,他还把此次的出征看成是自己卸甲归田前最后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金军方面听说赤国派出一位水军元帅担任中央军主帅的时候,人们差点把下巴都笑掉了,赤国当真是无人了,千挑万选,竟然选出来一名水军统帅来和己方作战,滑天下之大稽。
关河主动向林浩天请缨。愿做先锋军,进入皓皖郡。扫平敌军。
赤军没有破解重装骑兵的办法,这导致第七军团在战场之如入无人之境,无人可敌,关河更是心高气傲,已完全不把赤军放在眼里。
林浩天现在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分兵作战。
打下泽平郡后。按照军政堂的部署,现在金军需分兵,主力的目标依旧是向南,进攻皓皖郡,但同时要分出一部分兵力进攻泗水。主要目的是帮新赤军打开赤国门户,让新赤军能顺利进入赤国。
军政堂认为,取泗水的军团最好是第一军团,首先第一军团的战力强,以泗水目前的防守,第一军团可以轻取之,其次,第一军团的名声大,等打下泗水,和新赤军汇合一处后,有第一军团做靠山,新赤军的士气也能提升不少,战力自然会提高一截,有利于配合己方的主力大军作战。
分走第一军团,对金军的整体战力有不小的影响,林浩天也在琢磨接下来的南下战争要怎么打,此时见关河主动请缨,又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林浩天倒是觉得可以让第七军团试一试。
就目前的战局来看,赤军显然对第七军团的出现准备不足,毫无应对之策,己方若不利用这个机会就太可惜了。
仔细琢磨了一番,林浩天决定,就派第七军团打头阵,先把赤军压住,然后自己再率领主力压,彻底击溃赤军。
以关河为首的第七军团得到林浩天的首肯,率先开出常都,浩浩荡荡的向南进发,而以林浩天为首的金军主力在第七军团开拔的第二天,也启程离开常都,去往泽平和皓皖的边界城镇江阳。
现在林浩天这边的主力军团是第四军团、第五军团、第七军团和铁狮军四个军团,总兵力接近六十万,另一边的赤军兵力刚好与金军相当,也是在六十多万左右,看起来,双方似乎又要展开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不过,金军是有后续兵力的,一旦第一军团拿下泗水,那么二十万的新赤军就会挺进赤国,到时新赤军和第一军团兵合一处,由泗水进攻皓皖,对赤军便可形成夹击之势。
所以此战的压力完全在赤军那一边,赤军若不能速胜金军,接下来的战事将会陷入全面被动之中。
没等开战,金军就已经占据心理的优势,全军将士的士气都很足。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放的到来倒是把双方已经十分明朗的局势又变得不那么明朗了。
徐放还未到皓皖郡,人在路上,就连续发号司令,他一边命令皓皖郡的赤军多筑营寨、壕沟,以防御为主,能战就战,能拖就拖,实在打不过,就立刻向后撤,尽可能的保存己方的兵力。另一边,他又给田阳郡传令,命田阳郡郡首乐臣亲帅一支精兵,由田阳郡突进泽平郡,偷袭金军的后方大本营常都。
金军的探子掌握赤军的一举一动,同样的,赤军的探子也十分清楚金军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