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大唐狄公案·贰(3) - 大唐狄公案 - 荷高罗佩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大唐狄公案 >

第53章大唐狄公案·贰(3)

彭员外和苏员外也出神地望着杏花。刘飞坡对舞者异乎寻常的关切引起了狄公的注意。只见刘员外纹丝不动地端坐着,神色凝重,浓黑的胡须下两片薄唇紧抿,炽热的双眼中有一种异样的神色。狄公断定,这眼神交织着强烈的仇恨和深切的绝望。

乐声渐弱,如窃窃私语,杏花飞旋着,任她的长袖及丝巾在她身旁翻飞。杏花随着节拍越转越快,轻巧的双足似乎离开了地面,整个身体在白袖和绿带的云彩里飘飘欲仙。

一声震耳的锣鸣,管弦丝竹声猛然中断,舞姬的飞旋也戛然而止。足尖竖立,两臂高举,活脱儿一尊美轮美奂的玉雕仙女,唯见她那酥胸仍在波动起伏。偌大的宴厅鸦雀无声。

杏花垂下玉臂,用披肩掩住肩胸,对狄公和韩员外躬身施礼,厅内顿时掌声大作,如雷贯耳。杏花急速退场,消失在了珠帘后面。

“美妙绝伦!这姑娘真可以给圣上助兴献舞!”县令大人对韩员外这样赞许杏花道。

韩员外道:“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呀!那天刘员外的好友也说过同样的话。他是京城的高官,在柳巷看过这姑娘的舞艺后,当即对杏花的主子说要举荐她去见见圣上内廷的总管。可杏花姑娘说什么也不肯离开汉源。就凭这一点,我等身为汉源的百姓,对她真的感恩戴德呢!”

狄公旋即起身,站在桌前,举杯为汉源城绝色舞姬祝酒。众人齐声应和。接着,他来到康伯桌前,与他侃侃而谈。韩永涵也起身向乐手领班致谢,并对众乐手的技艺表示赞赏。

康伯醉态微露,清瘦的脸上泛起红晕,额头上渗出汗珠。不过,他对狄大人关于汉源商贾及行情的询问仍然应答得体。片刻,康伯的兄弟康仲笑着对狄公说道:“谢天谢地,我兄长总算一扫愁容,眉头舒展了!这些天,他一直为一桩原本万无一失的买卖闷闷不乐呢!”

“万无一失?!”康伯面露愠色,“你居然将银两借给那个万一凡,还说是万无一失?”

狄公连忙抚慰康伯,说道:“常言说得好,若想钓大鱼,舍得下诱饵,不是吗?”

“可这万一凡,此人乃无赖之徒!”康伯低声嘟哝。

康仲也毫不示弱地回道:“只有痴愚之人才相信道听途说!”

康伯不禁大怒,语不成句地说:“你……你……身为人弟,居然对兄长出言不逊——”

康仲反唇相讥道:“身为人弟,我才责无旁贷,对你实言相告!”

“嘿!嘿!”狄公身边传来浑厚低沉的声音,“两位休得争论不休,让狄大人见笑了!”

此言出自刘飞坡之口。他手提酒壶,将康氏兄弟的酒杯斟满,三人相互劝饮。狄公向刘飞坡问及梁大人的病情,说道:“听韩员外说刘员外与梁大人两家毗邻,一定常能见到梁大人。”

“正是。半年前,我常常见到梁大人,”刘飞坡答道,“那时,梁大人常常邀我去他的园中散步,我们两家的花园有小门相连。无奈近来梁大人神情恍惚,言辞错乱,有时竟认不出我来,故而我已有数月不曾见他了。狄大人,他如此圣贤之士竟然日见昏聩,真叫人感伤不已呀!”

此时,彭员外和苏员外也与大家交谈起来。韩永涵手持酒壶亲自为两人斟满,狄公与他们叙谈片刻,重新回到桌前坐下。韩员外也正坐在桌边与牡丹姑娘说笑。狄公问道:“为何不见杏花姑娘?”

韩员外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她即刻就来,这些姑娘呀,涂抹胭脂水粉,可花费时辰呢!”狄公急急环顾四周,众宾客均已落座,品尝着刚刚端上桌的红烧鱼。四位佳丽替众人斟酒,唯独不见杏花。狄公匆匆对牡丹嘱咐道:“快快前去梳妆间,唤杏花姑娘前来,我等在此等她!”

“哈!”韩永涵大声说道,“狄大人对一个村野女子如此垂青,真乃本城之莫大荣幸!”

狄公与大家一同笑了起来。

牡丹回到宴厅,对狄公说道:“怪了!妈妈说杏花早就离开梳妆间了,我到处找她,可不见她的人影儿!”

狄公对韩员外耳语几句便起身离座,从右侧的门走出了宴厅。他沿着花船右侧向船后部走去。

花船的船尾,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更有佳肴美酒。洪亮、马荣和乔泰正背靠船舱坐在一条长凳上,每人的膝间夹着酒壶,手里握着酒杯。六个仆役成半圆形与他们三人相对而坐,兴致勃勃地听马荣绘声绘色地说着什么。身高马大的马荣用拳头猛击膝盖,说道:“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哗啦一声,床架倒塌!”

众人哄然大笑不止。狄公上前轻轻拍了拍洪亮的肩头。洪亮抬头,见是狄公,赶紧用臂肘推了推马荣和乔泰。他们一跃而起,紧随狄公来到船的右舷。

狄公告诉他们有一名舞姬失踪了,可能遭遇不测。他问道:“你等可曾见一位姑娘来过此地?”

洪亮摇摇头。

“没有,大人。”洪亮答道,“我三人一直面对船尾而坐,仆役进出膳房和底舱,我们一览无遗,可从未见过一个姑娘。”

两个仆役正端着汤碗从底舱上来,向宴厅走去。他们说自那姑娘离开宴厅去更衣后,便再未见过。其中较年长的一个接着说:“不过,我们也许遇不到她。按这里的规矩,我们仆役只能走船的右边,姑娘小姐的梳妆间在左边,大客舱也在左边。除非主人吩咐,我们一般不去那里。”

狄公会意地点了点头。他又一次向船尾走去,三名随从在后面跟着。众仆和舵工悄声议论着,他们已经得知船上出了事。

狄公从船尾绕到船的左侧。大客舱的门虚掩着,他朝舱内望去,只见墙边放着一张花梨木的雕花卧榻,上面铺着锦缎薄被,后墙边的一张桌上,两支插在银烛台的红烛尚在熊熊燃烧,左边则有一张精致的花梨木梳妆台和两张矮凳。舱内空无一人。

狄公急忙巡看隔壁的一间船舱,这是舞姬的梳妆间。透过薄纱窗帘,狄公见到一个身穿玄色绸衣的胖妇在椅子上打着盹儿,一个丫鬟正在整理各色舞衣。

最后一间是客房。大门洞开,不见人影。

乔泰问道:“大人可曾去过花船的顶层?”

狄公摇摇头。于是,他急速登上陡直的扶梯,心中不免猜度:杏花会上去透透空气?当他登上顶层便知,杏花不在此处。狄公下了扶梯,站在狭小的过道里,捋着长髯,低头沉思。船右侧的各个船舱,牡丹姑娘已经寻遍,看来杏花肯定失踪了。

狄公差遣他的三名侍从,说道:“你等速去察看船上所有的房间,连茅房也不要放过!”

狄公回到船的左侧,站在舷梯的栏杆边。他两手拢在袖筒内,望着湖面出神。下面是一片黑黝黝的湖水,天气依然闷热逼人,一丝风也没有。宴厅内还是一片喧哗,隐约可闻含混的谈笑声和丝竹声。透过栏杆,他凝望着湖水中彩灯的倒影。猛然间,狄公倒吸了一口冷气。水面下,一张惨白的脸对着他,两眼圆睁,纹丝不动。

一看便知,死者正是失踪的舞姬。

狄公正欲走下舷梯,马荣向他走来。狄公向他指了指湖水中的女尸,没有说话。

马荣一边咒骂着,一边即刻走下舷梯。水深过膝,他用力抱起女尸,上得船来,置于甲板上。狄公示意马荣将尸体移至大客舱内,放在卧榻上。

马荣一面拧干袖子上的水,一面说道:“这小妮子还挺沉的呢!她的上衣内会不会放有重物?”

狄公没有理会马荣的话。他站着,注视着死者的脸,那双睁大的眼一动不动地盯着他。她仍旧穿着那袭白绸舞裙,外面加了一件绿纱上衣,被水浸透的湿衣服紧紧地裹着她美丽的胴体。狄公感到不寒而栗。片刻之前,她还在宴厅起舞,现却遭此不测,真乃祸从天降。

狄公顿时醒悟,现在不是感伤之时。他蹲下身子,查验到死者的右太阳穴处有青紫色的伤痕。他试着合上她的双眼,但是她的眼皮一动不动,两眼仍然盯着县令大人。狄公从袖中取出一条方帕,盖在她了无生气的脸上。

洪亮和乔泰进入舱内。狄公对他们说道:“这就是杏花。她被害了,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马荣,你在舱外把守,莫让别人经过这里。不准旁人来打扰我们,也切不可对别人言及此事!”

狄公抬起死者柔软无力的手臂,在她袖中摸索了一阵。他费力地从中取出一只圆形的铜香炉,香灰已成泥浆。他将香炉递给了洪亮,自己走到案桌边。他看到两只银烛台之间的红色锦缎桌布上有三个凹痕。狄公示意洪亮将香炉放到案桌上,香炉的三只脚恰好落在凹痕里。狄公坐在梳妆台前的矮凳上面。

“真是绝招!”狄公心情沉痛地对洪亮和乔泰道,“凶手将杏花骗到此间屋里,从身后将她击昏,再把青铜香炉置于她的衣袖中,而后将她拖出船舱,放入水中。这样既无声响,又能让她直沉湖底。然而,匆忙之中,凶手未曾注意杏花上衣的衣袖钩住了舷梯的钉子。不过杏花终究还是溺水身亡了,因为袖中重物使她的头部沉于水下数寸。”狄公用手掌抚摩脸部借以缓解劳顿。接着他吩咐道:“察看一下她的另一只袖子,洪亮!”

洪亮仔细摸索死者的另一只衣袖,发现袖内仅有一沓被湖水浸湿的帖子,这是平时杏花访客时用的,还有一张折叠的纸片。洪亮将两件东西一一交给狄公。

狄公仔细展开那张纸片。

“棋谱!”洪亮和乔泰齐声喊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