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蒸馏酒 - 三国之荣耀皇者 - 鱼羲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蒸馏酒

“酒么”洛益踌躇了一下接着道,“耀之,如今民生凋敝、天灾连年,粮食无比珍贵,许多人吃饭尚且成问题。”

洛益没有把话说透,不过云阳何尝不明白他的意思。

在如此大灾之年,酿酒卖酒肯定会赔钱,因为民众喝不起。

不说卖酒,单说收购粮食的钱便是一大笔不菲的支出。

云阳又怎会不知这点,他笑了笑对洛益道,“大汉最底层的民众是买不起,不过我这酒也不是要卖给他们的。”

“哦?你是说往上?”洛益会意,眼睛一亮。

“没错,我们就是走精品路线,我可以保证我产出酒的质量行销大汉绝对不成问题,甚至成为贡酒也不是难事。”

顿了顿,云阳接着道,“民众穷,但是大汉的世家大族,商贾巨贩,官员武将乃至皇宫禁内都是我们的市场,而且这市场还无比巨大。”

云阳要做的就是如后世的茅台一般,先在上层中打出知名度,而后逐步平民化,当然他的初始平民化不一定用蒸馏法酿造的白酒,他可以用发酵酒。

“洛叔我给你说一制酒方法,你且一试,味道肯定比现今诸酒要好上不少,只是现在时月不对,不能发挥其毫巅。”

瞧着洛益跃跃欲试的样子,云阳思索了片刻,当即道:“用曲二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酿……三日一酿,满九斜米止.”

“九酝?”洛益听着云阳详细解释制酒方法不由得眸光越来越盛。他爱酒,自然也会酿酒,云阳讲述的制酒方法绝对是对当今酿酒工艺的一种重大改进。

不过这似乎并非如云阳所说的一种全新的酿酒方式。

没错,这确实不是蒸馏白酒的酿造方式,准确来说,云阳方才讲述的酿造方法还在发酵酒的归类中。

不过,如洛益所说,这九酝之酒,在之后的三国在历史上还极富盛名。

它的名字就是九酝春酒。

九酝春酒,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曾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进献给献帝刘协,并上表说明九酝春酒的制法。这也是九酝春酒作为当时贡品的由来。

还有人说九酝春酒是古井贡酒的前身,不过这种说法已不可考。“九酝春酒“是发酵酒,今天的“古井贡酒“是蒸馏酒,两者之间工艺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不管如何,九酝春酒在三国时期绝对是酒类中的佼佼者。

听着洛益的问询,云阳点头道:“此酒名为九酝春酒,以神曲酿之,现在八月秋酿之不合时宜,当以来年春日酿之最佳。”

“一定要试一试,我觉得的可行。”洛益现在兴致高极了,说着便要急匆匆地去实践。

“洛叔且慢,我说的重点可不是这个,这九酝春酒只是为了一些不适应我另一种新酒之人所造。”

云阳失笑,急忙拉住要跑出屋外的洛益。

“唔,你说的是全新酿造方法的新酒?”洛益停住脚步,有些期待的问道。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心里有些小期待,那么在知晓了九酝春酒的制法后,他觉得云阳一会儿所说的新酒制法绝对会是惊世骇俗级的。

“嗯,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蒸馏酒。”云阳点头。

“何为蒸馏酒?”洛益和蔡邕同时道,蔡邕亦是爱好饮酒之人,不然也不会与洛益志同道合。

“差不多就是以酿造酒也就是咱们现今的这种发酵酒的基础上再过蒸馏器蒸馏而制成的高度酒。”云阳笑道,并且大体描述了一番蒸馏器的构造和功用。

严格来说,发酵酒是以含糖或淀粉的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过滤、杀菌后制成的低度酒,如果酒、黄酒等。

而蒸馏酒则是以含淀粉的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蒸馏制成,大多数属于高度白酒。

之后,云阳详细地解释了蒸馏酒的一些基本制法和工艺流程。

“原来酒还能如此酿造,大开眼界。”洛益与蔡邕相视一眼,惊叹道。

如此制法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耀之,如此匪夷所思的制酒之法你是从何处得来的?”洛益犹豫了片刻还是问道。

他实在是太好奇了,如果是他人想出此种制酒之法,那人定是酒圣级别的。如此创新,不亚于一次酒类变革,其功绩直追仪狄、杜康。

“我也是偶然间从一游方的方士中得来的,那方士好酒也就自己瞎琢磨,没想到还真琢磨出了些许门道。”云阳笑道,他早就想好了说辞。

中国的炼丹术士、方士在古代那是妥妥地科学狂人,出了什么新鲜玩意往他们身上推准没错。传说豆腐还不是替淮南王炼丹的术士搞出来的么。

“哦?耀之可否替我引荐,我欲结交这位高人。”洛益双眼都放光了。

云阳一叹,略带歉意地望着洛益道:“可惜那位方士前年因误服丹药已然身故了。”

“唉,如此高人猝然逝去实在可惜。”洛益遗憾道。他并未怀疑,从古至今,死于丹毒的术士不知凡几,太正常了。

谁叫他们炼丹什么都往里放,什么矾啊,汞啊,各种重金属啊,甚至还有修士往里放砒霜的。

“洛叔,您说我这生意如何,入不入伙?”云阳笑道。

“入伙是必然的,至于造出的酒如何还要等真正产出再说。”洛益想了想道,没有真正品尝道云阳说的琼浆玉液前,他不会轻易下论断。

“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云阳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道:“洛叔,我看天色也不早了,此事要不明日再详谈?”

“瞧我,都没注意时辰,耀之早点休息吧。”洛益微笑道。

“那洛叔与蔡公也早些歇息。”

云阳行了一礼,转身离开偏厅,他是真困了,而且不知为何,今日身体特别困乏,好似有什么在抽取他的身体的力量一般。

云阳走后,蔡邕和洛益相对而坐。

这一晚,蔡邕一直在旁观倒是很少说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