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劝慰
“你说的轻巧!”刘氏哼了声,“不给,不给你喝西北风啊!小车就两个,你爹那个他用了一辈子了,不给你们啊,我们还得用呢。驴两头,我们还得用呢。犁杖什么的都是一套,你说,你们咋分!还有那些牲口的干草,还有零里八碎的,不给你们你那个媳妇还不反了天,不给他们的,那个冤种还不给我们拼命!”
“娘,这都是小事。他们愿意要就要,你没有用的,我给你。”张氏道。
“我要是要你那个东西,你婆婆还不找上门来,老王家也不是什么好种!”刘氏冷哼道,“明阳,我待他像亲儿子一样,可你看看他,就这么走了,找他来干啥的,不就是帮着拿个主意吗?真是的,走路都怕树叶砸到脑袋上!”
张氏叹气。
“娘,谁叫你待他像亲儿子了?人家姓王,不姓张,你要求那么多干啥!”
“那分家那天叫姐夫来吗?”张小叔道。
“别叫他来了,我回来。”张氏道,“这是咱们张家的事,咱们自己解决!”
张青山嗯了声。
“那就这样吧。”
张小叔探视地问道。
“爹,那我说的那个分法你同意吗?”
张青山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习惯去拿烟袋。
张氏看了道。
“爹,别抽了,都抽了好几袋了。”然后对小五道,“你说的那个分法,大哥会同意吗?”
没想到张青山没好气地开口了。
“他要分家,我答应了,就这么分,不同意就拉倒。”
说着就叫小叔趁着天色早,去给住在近处的杨明送信。
张氏等小叔走后道。
“爹,要不还是跟大哥通个气吧,问问大哥的意思,别到时候大哥不愿意当着外人面闹起来,就不好了。”
“他敢!”张青山下炕穿鞋,“他不是说听我的吗,那就按照我的意思来!他要分家就分,怎么分还要依着他吗!”
说完拿着烟袋背着手走了。
张氏看的出来,爹还是不愿意分家的。
不跟大哥说,这是置气,或者是想看看这个儿子眼里有没有他这个爹?
她叹了口气,很是担忧。
张青山走了,刘氏开始哭诉,当然少不了的对赵氏和小婶子两个儿媳妇的怨恨和不满。
张氏只好劝说着母亲。
……
张青山心里憋闷,出了家门,来到村外的河边大石头坐下,看着水流,拿出烟袋慢慢装烟,半天都没装上。
“老哥好闲啊,坐这看景呢!”
张青山回头见是李大夫,背个篓子,手里拎着小锄头。
“是李大夫啊!来,快坐着歇歇。”张青山起身让位。
“我坐这就行,你快坐,别起来了!”
李大夫把篓子从背上拿下来放在一边,坐在张青山对面的一块石头上,左脚蹬右脚,把草鞋脱了,伸进了水里。
太阳出来了,水很暖和,泡在水里舒服极了。
“你这又上山采药了?”
张青山把药篓子拿过来,伸手翻了翻里面的药草道。
一般的乡下人都认识几种常见的草药,特别是张青山这种经常跑外的人,有个头疼脑热外伤什么的,自己也知道吃什么药。
“是啊,进山看看,顺便采点,总是去药堂卖不划算啊。”
张青山放下篓子,继续装烟。
“来,抽一袋吗?”
李大夫摆手,笑着道。
“我离老远就看你在这坐着,动也不动,咋了啊,看景看入迷了?”
“有啥景好看的。”张青山叹气道,“我这是心里难受,过来坐会。”
“又因为你家的小五?”李大夫劝道,“你呀就是太能操心了,我那儿子开始也懒得要死,可你看看现在,还不是起五更爬半夜地干吗?慢慢就好了。”
张青山知道李大夫以为他是为了小五锄地睡觉闹心,摇摇头。
“不是为这个。我早就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能活几年,能管得了多少?”
“那是为啥啊?能说不?”李大夫半开玩笑道。
“有啥不能说的,还寻思着到时候叫你帮忙呢。”
“啥事啊?”
李大夫好奇地道,张青山可不是轻易开口求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