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我良心不安啊…… - 重生之先声夺人 - 吹个大气球9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百三十三章我良心不安啊……

淼爷一支穿云箭出去,庞毅和丁少仪立马就到。

只有孙玉燕公务在身,说要晚点再到。

庞毅和丁少仪眼下确实挺悠闲,老庞是因为学校放假了,虽然还有点琐事需要处理,但一点都不着急;丁少仪则是基本已经做了甩手掌柜,出版社的业务全都由各个业务科室盯着——现在出版社行情火热,在奖金的刺激下,根本不用担心员工们偷懒,除了最近一个月被圆韩的《万物生》抢了风头,国内的商业图书市场,基本就是东瓯市文化出版社和另外几家老牌出版社抢份额,寡头垄断的局面已经隐约可见。所以老丁现在只负责谈大项目,以及部分项目最后的拍板,其他方面,能放权的通通放权,生产力解放得相当彻底。

林淼家装修过后,庞毅和丁少仪都是头回过来,林淼闲着也闲着,就带着两个人从楼上到楼下逛了一圈。庞毅和丁少仪猜不出林淼叫他们过来的意图到底是什么,但林淼不说,他们也不着急问。闲聊了几句《羊城南方报》拿圆韩和林淼的无聊报道,目光已经放到北美图书市场去的丁少仪,直言《羊城南方报》比已经倒闭的《曲江南都报》还傻逼。

显然在丁少仪的眼里,圆韩和参加《红苗》征文的孩子,完全就是一个性质。

要不是《红苗》编辑部做事比较低调,始终没有帮获奖的孩子做宣传包装,黄高伟现在说不定跟圆韩差不多红。《万物生》这本书她看过,市场上对这本书的评价很显然名过其实,存在着严重的“文学价值溢价”的现象。但是三四线城市没读过太多书的小孩,现在显然很吃圆韩这一套,圆韩的市场号召力已经初步形成,社会影响力貌似也在《羊城南方报》的加持和有意宣传下有了那么一点点,所以丁少仪也就懒得出这个头,平白无故去得罪别人。

毕竟《万物生》写得好不好,跟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她也没必要吃力不讨好地去跟那些三四线的小青年科普文学作品的价值到底要怎么判断。甚至丁少仪站在市场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感觉圆韩红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东瓯市文化出版社现在每天都能收到大量青少年寄来的投稿,抛开文字风格不谈,能达到圆韩《万物生》水平的,多了不敢说,但二三十个绝对是能找得出来的。

所以她打算下一步也尝试一下让那些孩子学学大人讲话,针砭一下时弊,参与讨论一下社会问题,一捧二捧的,说不定也能捧出圆冰、圆温、圆热来。

再然后,有了市场认可度,还怕书卖不出去?

不求卖到《万物生》那样的热度,只要能写出本百万销量的书来,那就很可以了,也算是出版社的一种自保策略。毕竟全社600号员工,不能真的只靠林淼吃饭。抗风险能力过差的局面下,还得有自己品牌作家才行。有鉴于此,丁少仪甚至想过,要不要去把圆韩签下来……

所以说到这里,圆韩和林淼在丁少仪心里的高度差,就一目了然了。

一个只是纯粹的打工仔,而另一个,则是手握出版社生死的大魔王。

而事实上,不光是丁少仪,其实在京沪两地某个较高层级的圈子里,大家也全都很认可,《羊城南方报》的报道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区别只在于,丁少仪是真的能切身体会林淼的厉害,没把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的圆韩放在眼里,而京沪两地的圈子所承认的,则是林淼的核心实力。

首先是林淼有个级别不低的师门圈子,下下下个月开代表大会,林淼的师门一系里,有至少两三个人在大会堂里有座。十几亿分之两百,什么分量,等闲觉得自己级别高的人,心里头必须得有数。当然了,这人两三个人里,肯定不包括荀建祥。老荀还差了点。

郭鹤龄倒是曾经只差半步,只可惜这半步一辈子都迈步过去。

师承的力量之外,其次就林淼兜里的二十个亿,这可是实打实的,能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的资源,按条块结合的思路看——从块的角度,这笔钱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计划,从条的角度,这笔钱能直接影响某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所以哪怕现在不少人都知道林淼在互联网产业上烧钱,可到目前却没有人敢随便开口,高呼娃娃你不要乱搞,这东西没前途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刺激到林淼,这小家伙把资金从互联网的坑里一抽,转头扔到别的行业里去——不管扔去哪个行业,哪个行业都必然受到冲击。

因此京沪两地的高维圈子何止是不把圆韩放在眼里,那是眼里根本就没有圆韩。

一颗棋子而已,傻子才会把他当回事。他们之中能看清事情本质的人,关注的仅仅只是这件事背后的操纵者。鉴于淼爷的战斗力有目共睹,他们真正希望能看到的,还是红方的内部斗争,最好借林淼的手把某些红方人士搞下台,这样以来,他们这些既不红也不蓝的,才有机会多安插几个自己的人上去。祖国处处是山头,斗来斗去的,可特么有意思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淼跟庞毅、丁少仪三个人,在三楼的乒乓室里轻微活动了半天,等到中午11点出头,孙书记终于姗姗来迟。林淼让林婉如去跑了个腿,让华侨大酒店送了一桌酒席过来。

一小时后,林淼在自家5楼宴请三个人,终于谈起了正事。

“少仪阿姨,我想停办《红苗》征文比赛。”

林淼一开口,丁少仪就愣住了。

庞毅和丁少仪也是面面相觑。

《红苗》征文比赛办了两年,可以说深得东瓯市体制内家庭孩子和家长的欢心。哪怕去年教育局发了文件,要求每年自招名额不许超过10个,但10个名额也有10个名额的玩法。

比方说比赛结束后,不在短时间内宣布比赛结果,等中考结束后再按需分配。

已经凭本事考上东瓯中学的孩子,自然用不着这10分,分数差得不多的,也还可以找其他更简单的路子,比方体育加分什么的。最后《红苗》征文名额这口肉落到谁的肚子里,那就看各位家长各显神通,看谁能先摆和名额相关的主要人物了。

具体来说,就是庞毅、丁少仪和孙玉燕。

因此在这件事上,林淼真的很庆幸自己和《红苗》切割得早,不然中考过后,肯定烦都要被学生家长烦死。要知道为了孩子的升学问题,那些家长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包括贿赂慧兰、黄清清、王斌、洪鹏甚至是江萍,只求给他们创造一个能和林淼见面,然后嚎啕大哭跪求林淼帮忙的机会——这种情况,一点都算不夸张。

“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要……”丁少仪支支吾吾。话说今年的名额,她才刚刚出手了两个,礼都收了,包票都打了,林淼突然来这么一句,让她相当措手不及。

庞毅和孙玉燕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倒不是真贪那点东西,实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不收,别人就信不过你,而如果收下的话,那事情自然就必须得给人办好。

见丁少仪表情纠结,林淼马上又道:“今年已经比完的就算了,我是想从这届比赛之后,就此打住,以后就不要再弄了。”

“出什么事了吗?”孙玉燕微微皱着眉头问林淼。

林淼盯着孙玉燕看看,微微一笑:“必须得出什么事,才能取消这个比赛吗?”

“不是……”孙玉燕笑道,“没出事情,你好端端的说这个干嘛?”

林淼安静片刻,缓缓道:“之前我们办《红苗》的征文比赛,说到底跟比赛本身也没关系,超盈阿姨还没去政协的时候,我们的计划是通过征文比赛,把《红苗》的项目做起来。

现在《红苗》的项目也算走上正轨了,广告投放运转起来,账目上也盈亏持平,说不定还额外有点盈余,那按我们原本的方案,出版社没亏钱,团市委也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干嘛还留着这个比赛,给自己增加工作负担?”

孙玉燕立马笑道:“淼淼,你都退出这个项目了,有工作负担也轮不到你身上啊。”

林淼却看着孙玉燕,反问道:“阿姨,你的单子,该不会都接到明后年了吧?”

孙玉燕表情微微一变:“什么单子?”

林淼直接点破:“市教育局每年给的10个东瓯中学的名额。”

孙玉燕心里微微尴尬了一下,随即就换上语重心长的口吻,对林淼说道:“淼淼,你都快一年没管这个事情了,干嘛给自己找麻烦?再说你管这件事,名义上也说不过去吧?”

“名义上?”林淼笑道,“《红苗》是东瓯市团市委少先总队的队刊,我现在既是东瓯市少先分队的分队长,也是省总队的总队长,论对《红苗》这本队刊的管理名分,谁能跟我比?”

孙玉燕被林淼一句话噎住,林淼去杭城参加就任仪式,还是她陪着一起去的。《东瓯日报》和东瓯电视台都做了报道,这事情,她确实拿不住林淼。

孙玉燕不禁有点烦躁了:“你到底是图什么啊?”

“不图什么。”林淼淡淡说道,“就是觉得这个比赛本身,对其他人不公平。就算只有10个名额,也是仗着特权欺负老百姓。原本有些孩子明明就能考进东瓯中学,凭什么就因为家里没关系,爸妈不是当官儿的,就平白无故让别人把他的名额占了?”

孙玉燕急了:“淼淼!这比赛可是你自己弄出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