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晕轮效应 - 通过心理学效应 - 天瞳梦想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通过心理学效应 >

第11章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或“日晕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edwardthorndike)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这一效应描述了人们在对他人进行认知时,往往会从某一显著特征出发,进而推论出该对象其他特质的现象。换句话说,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

###解析

1.**定义与基本概念**: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它基于知觉的整体性,即人们倾向于将不同属性的对象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外貌出众时,可能会不自觉地认为他/她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

2.**形成原因**:

-**知觉整体性**:人们在认知事物时,倾向于将不同属性的对象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如果我们闻到苹果的气味,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苹果形象。这种整体性导致我们往往基于某个显著特征(如外表吸引人)来评价一个人的其他所有特质。

-**内隐人格理论**:人们相信某些品质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例如,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热情的,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认为他们也友好、幽默并乐于助人。因此,基于一个人的某个核心特征(如热情或冷漠),我们会自动填充他/她的其他相关特征。

-**主观偏见**:晕轮效应反映了一种绝对化的倾向,即“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表明晕轮效应是受到主观偏见支配的,人们容易因一个特征就全面评价一个人,而不是客观分析所有相关信息。

-**推己及人的倾向**:也称为投射效应,指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特点、感情或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可能会认为其他人也是善良的。

3.**特征**:

-**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于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注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形,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知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所带来的选择性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

-**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

-**普遍性**:晕轮效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影响所有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人。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个方面都可以观察到,包括工作评估、学校成绩、社交互动等。

-**持久性**:一旦形成,晕轮效应可能非常持久,难以通过后续信息来改变。即使面对与初始评价相反的证据,人们也往往坚持他们的初步印象。

###生活中的举例

1.**人际交往**:

-在与他人初次见面时,我们往往会根据对方的外貌、穿着或言谈举止等显著特征来快速判断其性格和能力。例如,一个穿着整洁、举止得体的人可能会给我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让我们认为他/她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

-相反,如果某人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或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可能会对他/她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评价。

2.**绩效考核**:

-在绩效考核中,管理人员可能会因为员工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而给予其整体较高的评价。例如,如果员工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突出,管理者可能会因此认为他在工作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同样出色。

-反之亦然,如果员工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也可能会影响管理者对其整体绩效的评价。

3.**市场营销**:

-名人代言是晕轮效应在市场营销中的常见应用。企业邀请知名人士代言产品,以期利用名人的光环效应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往往会因为喜欢或信任某位名人而对该名人代言的产品产生好感。

-品牌形象也会产生晕轮效应。一个知名品牌往往能够让消费者对其旗下所有产品产生信任感,即使这些产品并非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

4.**婚恋家庭**:

-在恋爱和婚姻中,晕轮效应也常常发生。两个相爱的人往往会觉得彼此身上没有半点缺点,这就是由于晕轮效应让人将一开始喜欢的那点优点放大了的结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彼此了解的深入,这种理想化的认知可能会逐渐减弱。

-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娶她为妻。但娜坦丽的美貌并没有带来普希金所期望的智慧和高贵品格。相反,她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最终导致了普希金的悲剧结局。这也是晕轮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5.**教育领域**:

-教师在判断学生时也常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例如,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被教师认为勤奋刻苦、一丝不苟、认真踏实等;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能被认为懒惰贪玩、不专心等。这种以成绩取人的做法对所有学生都是不公平的。

6.**社交媒体**:

-在社交媒体上,晕轮效应同样普遍存在。当某个视频、图片或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时,由于人们的模仿和分享行为,这些内容往往会迅速传播扩大形成病毒式传播效应。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晕轮效应导致的跟风行为所致。

总的来说,晕轮效应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提醒我们在认识和评价他人时要保持客观和全面的态度,避免仅凭单一特征就做出全面判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