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谋取益州(6)
刘备捧酒上寿:“多谢吴侯盛情,刘备在江东叨扰多日,幸得吴侯照拂,如今别过,当真舍不得。”
孙权意味深长地笑道:“既是舍不得,莫若多留些日子?”
刘备心中跳起了一颗石子,他不动声色地说:“江东风物再好,到底不是自己家,我还是想回荆州,老马眷槽而已。”
孙权轻轻地含着酒爵,那酒水在他唇边缓缓荡开:“左将军竟如此眷恋荆州,不知荆州比之江东强在何处?”
刘备和气地一笑:“荆州之于江东,各有千秋,江东好不好,吴侯自知也,何必问刘备,至于荆州好不好,吴侯也自知也。不然赤壁一战之后,吴侯何以遣兵攻略江陵,周公瑾又何以牧民南郡?”
孙权把酒爵挪开,两人互相对望,仿佛两只藏着陈酿酒糟的瓦罐,外边却粗糙不着眼,彼此拿捏着声音笑起来,笑声也不尽情放纵,都还要埋下五分心机。
“将军做孙权妹夫,尚还惬意否?”孙权问道,眼底是促狭的笑,像个窥了成人隐私的童儿,手心里攥住了成人的把柄,不肯掖住,却要得意洋洋地展露出来。
刘备干脆地说:“甚好!”
孙权笑吟吟地说:“我那妹子素性顽劣,不好红妆,偏爱舞刀弄枪。她如今做了将军的妻子,将军可得好好管教她,休得宠着她!”
刘备平淡地说:“夫人奇女子耳,刚烈有男子之风,刘备甚为钦佩,何须我来管教!”
孙权作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我却忘了,将军驭人有术,诸葛孔明这般不世大才也为将军驱走。我原还想留下孔明,奈何他却为将军帐下心腹,不好挖将军墙脚。只是孙权心中忧虑,将军不怕如此大才有朝一日生出异心,弃将军而归他主么?”
刘备笑得极妥当地说:“周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能久为人臣耳。然吴侯宠信有加,不枉猜忌,吴侯能信周公瑾,我何能不信孔明!”
两人互相讥讽挑拨,谁也不让步,谁也不服输,笑里藏着刀,背后燃着火,各自都想打压对方的气焰,却如同势均力敌的两把刀,谁也赢不了谁。
正说话时,舱外有士兵报道:“主公,荆州水军逼近我船,大小艨艟战舰二十余!”
孙权被酒意醺红的脸膛微沉淀了墨色,他用力一掐酒爵,骨节“咔”的一声响,眉峰绷着一弹,不阴不阳地笑道:“将军归家好大阵势,荆州水军竟倾巢出动!”
听说荆州水军到来,刘备一直忐忑的心找到了暖巢,冲天豪气膨胀起来,声音也洪亮了几分:“不敢,我离开荆州太久,小子们性急而已。”他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多谢吴侯款待,刘备不可多留,告辞了!”
孙权忍住那勃勃愤恨,到底送了刘备出舱,果见江面上行来数十艘艨艟战船,“关”字大旗仿佛逐渐磨得锋利的钢刀,一片片割开遮挡视线的大雾。
刘备踩着舢板回到舟上,他回身对孙权拱手行礼:“保重!”
孙权也回了一礼,却看见孙夫人立在船头向他张望,他不禁心中伤感:“妹子,你是随我回江东留几日,还是随左将军回荆州?”
孙夫人看看孙权,又看看刘备,她向前踏了一步,忽地,仿佛捕着芬芳的蜜蜂,抓住了刘备的胳膊,她仰起脸,声如金磬地说:“我随他回荆州!”
苍茫雾色从女人坚韧的眉间淌过,孙权长叹一声,怅怅地说:“妹子出了嫁,便是别人家的人,由不得了。”
呜咽号角从荆州水军的战船上响起,一声声高亢畅快,仿若归家的欢歌。江面的雾褪却了浓色,明亮的阳光从遥远的尽头自由地涌来。
薄薄的一片竹简卧在书案上,案角的炭盆里燃着灼眼的火,火星子爆出来,跳在竹简上,把自己毁灭了。
周瑜重重叹了一口气,敲了敲案上的那封信,轻薄竹简像把匕首,割得手背一阵刺痛。
“刘备回公安了。”他不甘愿地说,目光像染了霜的茭白,“士元,你知道么,这是放虎归山,主公太仁慈了!”
庞统正蹲在炭炉边,用小铲子挖掉盆里的积灰,语气淡淡的:“刘备英杰也,岂能久居江东?纵然主公强留他,他也会谋划离开。”
周瑜郁闷地拈着那封信:“本想把刘备留在江东,将他与诸葛关张诸人分开,待得时日长久,诸葛等人群龙无首,必生祸端。我们便可趁乱南下,把荆南四郡收归我有,孰料人算不如天算,到底让他跑了!”
庞统微抬起头,却笑了一下:“将军何必惆怅,诸葛亮何等人,他怎会让荆州群龙无首?他必定会想方设法将刘备捞出来,将军当初设此一策,本也如赌局一般。”
周瑜向后一仰,无奈地说:“罢了,就放过刘备这一遭吧!”他抱着手臂沉吟着,“刘备数次向我江东讨要江陵,我真担心主公一时心软,把江陵让出去,我江东北出长江的要隘怎能许给刘备!刘备得陇望蜀,贪得无厌,好不让人厌烦,到底要想个法子应付他!”
庞统道:“若是能将荆南四郡收归我有,则荆州南北相连,善莫大焉。但刘备怎可轻易让出四郡,唯有一战方能定大局。可江东北有强曹压境,合肥一线屡起烽烟,南面不能再交兵,目下只能不让他再讨要江陵,拖得一时,待得北边烽烟暂歇,再夺四郡囊入辖内。”
“正是这话,北面曹军逼迫日甚,我江东正与曹操争夺扬州北岸要隘,此时不能与刘备陡起刀锋,但不以兵相压,何以震慑敌方?我真担心刘备哪一日挥师北上强取江陵。旬月以来,关羽水军频频出没江上,最近时距我江陵水寨不过一里,叵测之心防不胜防。”
庞统静静一笑,笑容里像掖着锋芒:“若以战止战呢?”
周瑜立起身体:“请言其详!”
庞统铲起一块新炭,轻轻掂掇:“我听说诸葛亮曾在隆中为刘备建下天下三分之策,先夺荆州,次夺益州,而后鼎足中原。刘备为何屡求江陵?其一是想得此长江要隘,溯流入川,践行隆中之策,可知益州为刘备势在必得。若是我江东作出西入长江,攻取益州的姿态,刘备会怎么做?”
周瑜的眼睛亮了,他是睿智的聪明人,庞统不用说得透彻,他便明白了其中的用意,他欢快地称赞了一声:“妙!”
他仿佛觉得不过味,抚掌道:“明为假途灭虢,实为围魏救赵,兵不真交,而江陵得保,庞士元高才也!”
庞统淡漠地笑了笑,又埋下了头,把那块新炭放入炭盆里,他拨了一拨,火燃得更旺了,蓝盈盈的火焰仿佛吐着信子的毒蛇,扭曲着升了起来。
周瑜盯着恭默的庞统,脑子里突发奇想:“士元为孔明故交,为何不助孔明,反而助我?”
庞统的声音淡得没有情绪:“孔明为我旧识,却非故交,此其一;刘备非庞统心中明主,此其二。”
周瑜朗声大笑:“好,有此二者足矣,人道‘卧龙’‘凤雏’得一则安天下,刘备得一‘卧龙’,江东得一‘凤雏’,这一场龙凤之争当真有看头!”他又是一叹,“士元为我郡下功曹,太委屈了,待得江陵之事处置,我定向主公举荐,必要委以重任!”
“多谢将军。”庞统淡淡地说,他对周瑜所谓的举荐没抱什么希望。他在周瑜帐下待了快一年了,数次出谋划策,周瑜有时听,有时也不听,他便一直任着功曹这个不高不低的职位,既成不了周瑜的心腹,也不能在江东谋臣间占据重要席位。
周瑜太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旁人的谏议只是可用可不用的参考,他若下定了决心,没有什么能扭转他的自信,顶着“凤雏”名号的庞统也不能改变周瑜的决断。若是庞统的谋划能作为江东处理内外事务的决策,又将把周瑜放在哪儿呢?
周瑜是江东第一大将、第一谋臣,谁也不能取代他的地位,他在孙权心目中犹如泰山般巍峨,有了周瑜珠玉在前,庞统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孙权毫无保留的重用。因为他要的是一个君主全心全意地信服他、听从他,这一点孙权做不到。
那么,谁能做得到呢?
庞统迷惘了,他甚至怀疑起自己当初的选择。一场赤壁之战,让周郎名传天下,多少赍志抱负的士子慕名拜在周郎门下,连他庞统也不能免俗,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江陵,渴慕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报。可现实却那样令人沮丧,周瑜把他当作那些寄食门下的清客,根本不能尽其才,也许,一颗太耀眼的星辰,往往容不下另一颗星辰和自己争辉。
他要做照耀天下的星辰,却找不到一个足够广阔的夜空容纳他的璀璨。
庞士元啊庞士元,你何时才能翱翔苍冥,凤凰翱于九天,若没有凌云之风,垂天之翼不能展开,飞天之梦便真的只是一个梦。
庞统觉得哀伤,他把脸埋在跳跃的火光里,眼角酸胀起来。
斗智胜庞统,赌命赢周瑜
昨夜一场小雨,淅淅沥沥连绵不绝,直到天亮才停了。微晴的天空放出了白晃晃的阳光,地上积的潦水还未干,亮晶晶地照见匆匆行走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