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礼子贡问第十七 - 孔子家语 - 刘智航音乐家文学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孔子家语 >

曲礼子贡问第十七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篇(白话文)

第十七章曲礼之问

一日,子贡恭敬地向孔子请教道:“老师,弟子心中有个疑惑,想请问什么是曲礼呢?”

孔子闻言,面带微笑,目光温和,缓缓说道:“曲礼啊,这‘曲’字,寓意深远,乃是说要委屈自己,以顺应他人之心。就像用餐时的礼仪,宾客入门,主人便起身迎接;客人起身,主人便恭敬回拜。这便是曲礼的体现,是礼之柔和、谦逊之处。然而,礼亦有直,如坐如尸(指坐得端正,像祭祀时的尸一样恭敬),立如齐(指站得笔直,像军队列队一样整齐),这便是礼之刚正、庄严之处。曲礼之中有言:‘对人要无时不敬,面容要庄重如思考,言辞要安定从容,如此方能安定民心啊!’傲慢之心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至极。对于贤人,要亲近而尊敬,敬畏而爱护。爱一个人,要知其缺点;憎恶一个人,要知其优点。积累财富而能慷慨散施,安于现状而能随时变迁。面对财物,不可苟且取得;面对危难,不可苟且逃避。与人争执,不可强求胜利;分配财物,不可贪求过多。对疑惑之事,不可轻易质问;对正直之事,不可据为己有。至于坐如尸、立如齐,这便是礼之直率、庄严的体现。礼的本质,在于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便是肩挑背扛的小贩,也有值得尊重的地方,更何况那些富贵之人呢?富贵之人若懂得礼,便不会骄横放纵;贫贱之人若懂得礼,便不会志气消沉。”

子贡听后,若有所思,继续问道:“如此说来,无论贫贱富贵,礼都无处不在,是吗?”

孔子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许,说道:“正是如此。先王制定礼仪,是为了让人们在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之间,都能遵循一定的规范。礼,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它超越了贫贱富贵的界限。贫贱之人若懂得礼,便能保持尊严;富贵之人若懂得礼,便能保持谦逊。礼,是社会的基石,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与和谐。”

子贡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对孔子的教诲深感敬佩。他明白,礼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谦逊、恭敬、庄重、从容的态度,以礼待人,以礼处世。

孔子见子贡有所领悟,便继续说道:“子贡啊,你要记住,礼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一个人若不懂得礼,便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国家若不懂得礼,便无法长治久安。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礼的重要性,将礼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子贡听后,深受启发,决心将孔子的教诲铭记在心,努力践行礼的精神。他深知,礼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只有真正懂得礼的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谦逊、恭敬的心,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从此,子贡更加勤奋地学习礼仪之道,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孔子的教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而孔子的思想,也通过子贡等弟子的传承和发扬,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第十七——孔子论日常礼仪(白话文)

引言

在古老而深邃的中华文化中,礼仪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在《孔子家语》这部珍贵的典籍中,我们得以窥见孔子对于日常礼仪的深刻见解和独到论述。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曲礼子贡问第十七》的篇章,聆听孔子关于日常礼仪的智慧之音。

正文

一日,子贡恭敬地向孔子请教道:“老师,弟子愚钝,对于日常礼仪的诸多细节,常感困惑不解。请您不吝赐教,为我解答。”

孔子闻言,微微一笑,目光中透露出温和与智慧的光芒。他缓缓说道:“子贡啊,礼仪之事,看似繁琐细碎,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更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今日,我便与你一同探讨日常礼仪的精髓。”

一、居家之礼

孔子首先谈到了居家之礼:“在家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恭敬父母。每日晨起,必先向父母请安,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情。父母呼唤时,应立即应答,不得有丝毫怠慢。与父母交谈时,要态度诚恳,语气恭敬,不可顶撞或敷衍。”

“此外,兄弟之间也要讲究礼仪。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弟弟妹妹要尊重兄长,听从教导。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安宁。”

二、待客之礼

接着,孔子又谈到了待客之礼:“有客来访时,我们要热情迎接,笑脸相迎。客人入门后,要请其就座,并奉上茶水。在交谈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客人的言语,不可随意打断或插话。”

“若客人有求于我们,我们要尽力相助,不可推诿或敷衍。若无法满足客人的要求,也要诚恳地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客人离去时,要起身相送,直至客人远去。”

三、饮食之礼

孔子还强调了饮食之礼的重要性:“在用餐时,我们要讲究卫生,保持餐桌的整洁和食物的干净。入座后,要等待长辈或主人先动筷,方可开始用餐。”

“用餐过程中,要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夹菜时,要用公筷,不可随意翻动菜肴。若需与他人分享食物,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不可强行推让。”

“用餐结束后,要礼貌地感谢主人的款待,并主动收拾餐具,保持餐桌的整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