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身子好酸痛啊,金宝起床时三公子已经离开了,她红着脸抚着身上斑斑红痕良久才起身。
李婆子已经等候在门外了,听到里面有动静便上前敲门道:“三少奶奶起来么?”
金宝慌忙的收拾着床上沾染血渍的床单,“进来吧,嬷嬷。”
李婆子推开门就看到金宝一脸窘相的抱着床单子站在床边,放下洗脸盆后她掩嘴偷嘴,走到金宝面前抢过床单道:“我让洗衣的下人去洗。”
“不……不用了,我自己洗。”金宝的脸儿发烫的想抢回那床单,却被李婆子躲开了。
“三公子早早就去敲下人的房门,说今儿一定要好好的照顾三少奶奶,说你身子不舒服……呵呵,没想他还真是体贴。”李婆子投了帕子递给金宝。
拿着湿帕子在脸上胡乱的擦着,金宝被李婆子调侃得不知所措,“嬷嬷……你不要笑我……”她终于成了三公子真正的媳妇了,但初为人妇的她还难脱羞涩。
坐在椅子上,李婆子为金宝梳着乌黑的秀发,怜爱地说:“我不是在笑三少奶奶,好人有好报,二公子在天之灵一定也会感到慰寄的,总算没有害了你的一生,像他那么善良的孩子……”说到二公子,李婆子的眼角不禁湿润起来,用袖口擦了擦了眼角。
“嬷嬷……”金宝的眼神一黯,她不能告诉李婆子说二公子还活着,但一想到他的无情,她的心还是会刺痛,“嬷嬷,从今天起就将头发都梳上去吧……”她已经不再是少女了,不能再梳双鬟了。
**
“我也是为你们好啊!”独孤九从小跨院跑到花园里,围着青石躲避火冒三丈的三公子,他气喘嘘嘘地半趴在青石上盯着咬牙切齿的三公子,“别……别追了,就算你追上我,把我打个半死,但……金宝……金宝姐姐肯定会伤心的……”
“我先杀了你,然后剁碎喂狗!她不会知道的!”三公子眯着黑眸,握成拳的指节咯咯作响。
一夜欢爱,春药让他无法对初经人事的金宝温柔,虽然她先是痛呼,但后来便慢慢便婉转娇啼……早上,他浑身清爽的醒来,看到怀中还在沉睡的金宝除了懊恼外也有一丝满足,但在看到金宝身上被粗鲁弄出的红痕时,他不禁想到促成昨夜好事的独孤九。
“金宝姐姐可是会很感谢我的。”独孤九得意洋洋的说,“我听她说很想成为你名符其实的媳妇哦。”
“金宝会和你说这些事?”三公子不相信地挑眉,他才不会相信独孤九胡说八道,昨晚这小子骗他喝春药时可是面不改色,一脸的无害的模样。
“这个嘛……我只是碰巧听到而已。”一只手拄在青石上托着腮,独孤九的眼神飘移开,不看三公子咄咄逼人的视线。
啐!就是偷听!三公子伸掌用力在青色巨石上一拍,手掌印清晰的印在上面。
两相对峙了一会儿,先是三公子肩膀垮了下来,都已经是事实的事了,现在怪罪独孤九又能怎么样?况且,三公子相信独孤九所说的话,金宝是自愿成为他的人的……一想到这里,三公子就觉得心里怪怪的、闷闷的。
一甩袖子,三公子决定放过独孤九这次“暗算”,但从今以后不能再全然的相信他,这一次是他大意了。
想到这里,三公子觉得独孤九现在这样住在他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是该考虑如何更妥善的安置独孤九了。
“小九,长安城对你来说太不安全了。”三公子突然脸色一转,由恼怒换上沉思状,“我老家在距离长安城不远的乌鸦镇上,不如你去那里……”
“我不去!”独孤九跳起来,“我就要留在长安,留在金宝姐姐身边!”
他竟然想赶自己走!独孤九气愤地想,他不想离开长安,离开了这个繁华的长安城他不知道该怎么生活。
“你觉得我这里是你永远的归宿吗?”三公子转过身向园外走去,“小九,你才十六岁,还有太长远的未来,我和金宝不可能永远伴着你。”出园前深深的看了一眼独孤九,三公子离开了花园。
他的未来?独孤九爬上大青石,呆呆的望着那几株竹子,“如果我继续留在你们的身边监视着,我就会有很好的未来啊。”一想到金宝红润的脸蛋,独孤九不禁傻笑起来,“到别处去也可以,除非金宝姐姐跟我一起走,但是……富爷你会答应吗?”他自言自语道,目光落在青石上那明显的掌印上。
**
“太子瑛是这么说的?”武惠妃抬起手腕轻捋了一下自己宽大的纱袖,斜卧在软榻上的她依旧是一身的雍荣华贵,双峰呼之欲出,虽然已经是近三十多岁的女人,但仍是肤若凝脂、白嫩如昔。
新驸马杨洄垂着头恭顺的站在一旁,目不敢斜视,虽然他的丈母娘长得如此美艳,而她的女儿却一点也没继承到其母的风情。
“回娘娘,微臣不敢撒谎啊。”杨洄接着把自己在张九龄寿宴上听到话的添油加醋的胡诌道,“张相爷……哦不,张九龄问太子近日在读什么书、在学什么学问。太子答最近读的是太宗先皇留下的遗录,学习其中治国之道。”其实太子瑛只是说近日对太宗皇帝留下的几篇诗词感兴趣而已。
武惠妃描绘精致的凤眼眼皮一挑,“太宗先皇的治国遗录?太子这么快就想治国了吗?皇上可是壮年,太子他也太急了吧。”
听出武惠妃话中的不悦,杨洄忙道答:“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当今圣上身体健康,万年长寿,太子这么早便学治国,明明是心怀叵测。”
“哼!”武惠妃在榻上坐起身,马上有宫女上前轻抬她的玉腿将之放到榻下的软垫上,并将绣着金线的鞋子套到如玉脂般的脚上。
武惠妃由宫女扶着走下台阶,杨洄忙侧身让开。
“张九龄罢了官怎么还赖在长安城没走?”还办了寿宴,真是令人不舒爽。
“回娘娘,听说一些大臣们正在向皇上进谏,希望能让张九龄复官。”杨洄跟在武惠妃身后将自己收罗到的消息呈报。
“复官?”武惠妃冷笑一声,“他们当皇上的圣旨是玩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