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 为将不为妃 - 文一楼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为将不为妃 >

第207章

大皇子死后,元烈帝收回了对三皇子的处置,只安排他在皇城内禁足,削减俸禄,以此抵过,同时,元烈帝派出卿戕去彻查大皇子身死之事,直直就是将卿戕给送到了风头浪尖之上。

原本这事儿卿戕是半分不想参与的,即便元熹已然是没有了争权夺势之心,可是皇位对于一个人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她怕就怕万一有朝一日元熹突然反悔了,想要争一争皇位来做,到那个时候,没有了大皇子从中协调,若是三皇子与元熹斗了一个两败俱伤,整个大姜怕是都无可用之才了。

卿戕虽是有心推翻元烈帝的统治,却是仍旧愿意身为大姜臣子的,毕竟从来亏欠卿戕的,也只有对她不够信任和眼红她的小人,大姜可是从未有何对不住卿戕的地方。

而在得了这个消息的时候卿戕便是有意与虞阳商量一番,虞阳却是早早的就想到了这一点儿,只是如今元熹早也就不见了踪影,即便是虞阳也是找不到元熹的所在地的。

只是此时此刻,卿戕非得要与元熹当面见上一见才是能够安稳几分的,与虞阳商讨之下,两人决定要把元熹给引出来。

做人,总会有弱点,而若是被人知晓了自己的弱点,行事都会非常不便,不仅如此,或许还会使得自己做事步步受限。

虞阳是了解元熹的弱点的,即便在卿戕看来,元熹这人的弱点其实显而易见,只是在与虞阳的交谈过程中,卿戕陡然发现,虞阳对于元熹的了解,好像并非只是那么片面,因为他甚至是可以说出元熹性格深处的劣性。

只是虽然心中起了疑惑,卿戕却是不愿意过多的去猜忌虞阳的,更何况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询问虞阳与元熹的关系,而是要让元熹主动出来。

卿戕甚至都没有动手,只虞阳不知从什么地方拿了一个通体碧绿色的玉佩出来,四方宣告了去,国师大人向邵之生前遗物被盗,流落在昭通,同时将这玉佩的模样给描绘了出来。

元熹很快出现的,时间快的甚至让卿戕都有些难以置信,虽然她知道向邵之这个人对于元熹的重要程度,只是此时此刻他分明应该明白有人拿这个东西出来,就等于是用鱼饵把他调出来,可是他还是心甘情愿的上钩了,这样执着的模样,甚至让卿戕觉得有些可怕。

虞阳表现得很是平静,好像原本他就笃定了元熹会来一样,当元熹一脸阴狠的走到虞阳的跟前的时候,虞阳也只是轻飘飘的笑了一笑,同时唤了元熹一句,“四哥。”

也是从那天开始,卿戕才是真正的去相信了,元熹是真的已经是没有了任何想要夺取皇位的打算了,这点儿,都用不着旁人说,卿戕自己都能够看得出来,因为看起来这样憔悴的一个元熹,好似向邵之的离开同时也是抽走了他的生命力一般,他还哪儿有什么别的精力去考虑那么多的事情。

只是元熹离开的时候,深深深深地看了虞阳一眼,那一眼看上去平淡无奇,却是让卿戕直接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她好像感觉到,元熹似乎是知道了什么,可他不说。

也是那个时候,卿戕才知道,原来从始至终,卿戕所认识的那个元熹,都只是一个伪装而已,是,作为四皇子的元熹,身后没有势力支持,自己也不得元烈帝的喜爱,看上去势单力薄,可是从来没有人去真切的思考过,像他这样的一个存在,究竟是怎样从那个杀人如麻的皇宫里逃脱出来,并且能够活到这么大年级的,卿戕并不认为,皇宫里的那些看起来和善至极的娘娘们,会因为原因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稚子也就放过了他,若是当真那么简单的话,也就没有二皇子的惨剧发生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四皇子的背后,靠的是忠勇侯府。

四皇子和虞阳有着同一个外公,这个外公跟随大姜开国皇帝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只是年迈时却是不愿意入朝为官,便是特意告老还乡,去做了一介打铁匠人,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这打铁匠人的门生,遍布了整个大姜,而这些人里,包括了向邵之的父亲。

只是这老人却是没有子孙之福,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在她十多岁的时候才是知晓她的存在,也就是虞阳的母亲,另一个则是被元烈帝娶到了后宫里,却又因为不擅权谋,早早的被人害死了。

老人心思单纯,不知后宫妇人的阴毒之术,所以从来也就没有给自己的女儿留下什么可以保全自己的东西,直到女儿身死,老人才是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做起了亡羊补牢的事情出来,在四皇子元熹的身边安置了些许眼线,随时随地保护元熹的安全,却是从来不让元熹发现。

而向邵之,完完全全就是老人给元熹安排的人,他自小跟在老人身边长大,在老人身边学会了一切的权谋之术,年长几分时又是被老人送到四方去游历,就是为了在自己逝世之后给元熹留下些什么。

毕竟不管怎么来说,元熹都是皇家的孩子,身为皇子,即便自己无意去争夺,却也是会在无意识之中陷入这权谋漩涡的。

只是在向邵之尚未回来之际,老人便是身亡了,只是在此之前,老人只是若有若无的提起过自己这个外孙的存在,却是从来也没有告诉过向邵之,需要他去辅佐他登帝。

只是向邵之心存感激,知晓元熹是老人的外孙且在皇宫里边的日子过的并不算少,索性也就暗中做了几件大事,让元烈帝知道自己这个人的存在,毕竟身为男儿,谁又能不想在史书上篆刻下自己的名字呢,即便骄傲如向邵之,私下里也是会有这样一年的。

所以向邵之成为了大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大人,只是在遇上元熹以前,他想的也就是依靠自己国师之能,将这个孩子护着也就罢了,大抵不让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没了命,荣华富贵过一生,也就能够抵得上老人给自己的恩情了。

只是向邵之没有想到的是,他只是想不咸不淡的把这样一个恩情关掉而已却是硬生生的将自己的命都是给陪了进去。

前一世的元熹,也的确是懵懂而无知的一个少年,因为老人若有若无的在一旁护着,他也实在是没见过太多的龌龊事,只是少不得被人奚落几句,什么风言风语的,听听也就罢了,宫里也不敢克扣他的吃穿用度,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常年不曾出来走动,少见阳光的缘由,元熹长得有些过分的苍白,只是偏偏他这人又是长得俊秀至极,这苍白之色非但没有给他减分,反而是增添了一丝若隐若现的美感。

元熹真真切切的争权夺势之心是在向邵之出现在自己跟前的时候,因为在此之前,即便自己有心,却也无力,而向邵之则是将自己的目的表现得很光明正大,我想要的也就一个你,只是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两人这样的交换,也谈不上什么亏了赚了,只是说起来还是一句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人都乐意,而从向邵之这里,元熹体会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名叫权利的滋味儿,那种高高在上的滋味,一时之间让元熹甚至都不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每一次,都是向邵之将他冷冷的打醒。

每一次,当元熹沉浸在权力之中无法抽身的时候,只要触及到向邵之的视线,自己满身的热火都会熄灭,正是这样一次次的触发,熄灭,直接是让元熹对权利的渴望到达了顶峰,直到,向邵之的离开。

向邵之的离开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当元熹越来越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越来越得到元烈帝的青睐,向邵之也就明白,自己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老人交给向邵之的东西,向邵之也都是十成十的交给了元熹,未有一丝一毫的保留,元熹也不愧是老人的外孙,学习领悟能力都是超强,向邵之看着,只觉欣慰。

只是元熹一点一点的攀向高出,向邵之却是停滞不前了,除却皇位,整个大姜最高的位置也就是国师了,向邵之早早的坐到了这个位置,也就表明,他永远都没有再前进一步的资格了。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向邵之,亦或是元熹,都把两人之间的做法当做是一个平等的交易,而不是当做一份真情实意的感情去做交换,所以他们谁都对对方没有信任,为了不让元熹登上大统之后主动遣走自己,向邵之先行一步离开了,只是孑然一身,什么都没给自己留下,全部给了元熹。

只是向邵之不知道的是,他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给了元熹更大的冲击,元熹原本就不是一个那样坚强的人,所以他不会知道,也永远不可能知道,他的离开对于元熹来说,意味着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